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解析趋势 分享经验 中外专家聚焦农机合作社与葡萄机械化
2014-04-16   来源:农机360网   

  山东省农机管理局副局长战嘉波:

  经济作物机械化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机大省,还是经济作物大省,经济作物在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与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机械化明显滞后,全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是山东省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接近山东种植业的“半壁江山”,产值更是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三辣”(大蒜、生姜、大葱)、薯类、林果、黄烟、茶叶等。当前,山东各类经济作物的生产作业机具都已拥有一定的社会保有量,专用机械作业的高效性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显现。

  但山东在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其中既有认识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农民对标准化种植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山东经济作物机械总量少,科技含量高,机械研发生产滞后;山东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模式多样,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难度较大;此外,对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还不够。因此,推进山东经济作物机械化,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2014年,山东的目标是全省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其中棉花机播要基本普及,花生机播要全面推广普及,马铃薯机播面积要达到30万亩以上。在此过程中,山东将积极鼓励创建以经济作物生产为重点的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政策扶持措施,还将争取尽快在重点经济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急需机具的研发生产上取得突破。

  青岛市农机局局长陈志颖:

  青岛对农机合作社优先扶持

  近年来,青岛对合作社购机补贴资金有明显的追加,国家规定农民买农机补贴30%,而对合作社补贴40%,高了10个百分点。合作社成员买的都是大型机械,如联合收获机等,价格较高,因此这10个百分点意味着他们可以少花不少钱。另外,青岛市财政专项资金对农机合作社扶持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主要是以合作社为载体,专项资金投入6000多万,共投了一个多亿资金用于发展合作组织。

  为什么要采取倾斜式发展?农民靠几亩土地搞原始积累非常缓慢,所以才要采取不平衡的发展战略。通过5年的时间,全市合作社发展到420多个,每个乡镇达到7―8个,承担大田作业量达到60%―70%以上。这420多个合作社平均资产规模达到200多万元,服务农民56万多户,营业总收入达到了30多个亿,成效非常明显。今年,我们将按照购机补贴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过去对合作社采取的是普惠式,所有合作社都可以得到发展,下一步将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发展。

  德国农机环副总裁G?ran Abrahamsson:

  农机环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机环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德国,当时德国农场主经营土地的规模一般很小,实力较弱,无力购买昂贵的农业机械,为了以最小的成本使用农业机械,他们开始建立农机环。此后,农机环在德国不断发展,目前已有近一半农业生产者是农机环的成员,拥有近20万成员,近3000名员工,12个州级区域协会,超过10亿欧元的年营业额。随着农机环在德国的成功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也开始在欧洲其他国家及澳洲等地流行。

  农机环之所以成立并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机械作业成本。农机环的建立,使农业生产者有机会使用到价格昂贵先进的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并可优化配置农场生产机械,有效节省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成本。同时,农机环在解决农业劳动力季节性不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促进了区域间的合作和农场主之间的联合。

  农机环将农场主、合作社和农民联合起来,在这里农民可以共享他们的机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使农民得到现代技术,使得用资本代替劳动力成为可能。当然,新技术是有成本的,农民必须共同分担成本。在农机环内部,农业机械的合作共用为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造了条件,解决了有机械的农民与无机械农民之间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与市场的问题。通过恰当的物流方式以及新技术的使用,即使是小规模的农场或个体农民都能实现利润的增长。农机环还能提供全套的IT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生产文档、物流、数据统计分析等,还可提供个人租赁等业务,为农民家庭提供额外收入。

  中国一拖副总经理王克俊:

  让产品更加适应合作社的需求

  合作社是今后中国农业向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一拖也非常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大家知道,黑龙江是我国大型农机合作社最多的地区,为了使农机产品能够更加适应合作社的需求,一拖在黑龙江建立了农业装备制造基地,其目的就是让研发、服务和对用户需求的感知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用户。

  这几年来,围绕合作社发展特点,一拖集团在产品研发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首先是在拖拉机的研发方面,让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实现了动力换挡的商品化。其次,围绕全程机械化,一拖从农机具配套,包括田间管理以及正在研究的育秧技术出发,目的就是为了我国在全程机械化方面更加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一拖将会围绕合作社的发展,研发满足合作社发展特点的产品,使农机农艺更好地融合。

  沈阳会怀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于会怀:

  合作社为农民承担风险

  我有两个合作社,一个是粮食种植合作社,另一个合作社叫会怀农机合作社,拥有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育苗机等400多台(套)。

  2006年,我通过大伙的帮助成立了一个农机合作社,最后在2007年彻底宣布失败。原因是当时脑袋一热,大家合伙成立了合作社,但农户开来的都是20、30马力的拖拉机,我自己也有东方红704、804拖拉机20多台,最终合作社由于小马力拖拉机太多,作业质量无法保证的原因而宣告失败。到2008年,国家出台了合作社的相关政策,我们重新组建农机合作社,目前带机参社的占80%,入股社员占20%,这20%的农户每人拿6万元进行统一购机,分配比较合理,这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我们合作社无论是种植还是农机作业发展的都比较好,首先是有自己的土地,不愁农机没活干。我还提出了合作社要承担风险的问题。我们代育苗、代购种子、代买化肥、代插秧、代收割,以最高的粮食价格从种植合作社中回购粮食,然后又将粮食推向市场。可是一旦遇到大灾之年,风险就会全部由合作社承担。所以说合作社带领大家增产增收,农民才会和你合作。一方面,合作社每年为种植业农户增产节资300元/亩。如,每年生产化肥的厂家都会和我们沟通,农户化肥的费用也可以降低20―30元/亩。我们还是要给老百姓树立一个信念,要让他们有信心,更要对得起合作社社员。

  福田雷沃重工总经理助理王宾:

  “大农机”联合“大农场”

  当前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整体水平并不低,但是机械化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福田雷沃重工通过“大农机”联合“大农场”,建设雷沃示范农场,不但实现了对土地的顺利流转,对于推动农业机械标准化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对于福田雷沃重工来说,雷沃示范农场的建设运营能更好地对产品做适用性研究,结合土地的规模、农艺条件和作业工况,对产品做更好的优化与匹配,设计开发更加适用农业标准化的作业机械,推动产品升级。通过在示范农场中实施的农机具作业,可以对农机具使用效果进行持续对比实践,从而为先进农机具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输入,从技术层面推动农机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的标准化。

  雷沃示范农场的成立,能够解决“农机农艺融合”这个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大问题。雷沃示范农场的成长原动力来自于农机化作业,农机合作社对农机化生产技术的掌握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在过往一家一户土地分散经营的状态下,农机只能被动适应各地千差万别的农艺,不利于规范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的开展。但在规模化土地上,可以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农机农艺融合的先进经验,以科学规范的农艺来更好适应大规模农机化作业的要求,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深度结合,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种植,实现标准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山东高密宏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庆伟:

  深度施肥机和喷药机性价比高

  我们合作社主要进行的是非常传统的种管收和深加工,近两年,合作社开始了葡萄机械化作业服务,主要是源于高密有十多家大小不等的葡萄深加工企业和葡萄种植园。现如今,高密裕丰机械针对葡萄种管收的现状开发了一些产品,我们将其产品作为应用的载体。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我认为深度施肥机和喷药机性价比较高,从劳动力成本到农户使用效率和收益方面比较满意。对于葡萄专业知识我了解的不多,很多内容也是从网上了解的,在实际观察中发现它的根系比较深,肥到哪里根就扎哪里,喜欢深施肥。

  专家领导也分析了葡萄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现状,我认为,对我们来讲这种形势既是压力也是目标,对合作社来讲也是一个挑战。希望展会主办方可以为合作社学习国外公司的技术、机械应用以及管理提供一些机会。同时,国内合作社可对其体制和分配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学习。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

  葡萄机械不能放弃自主化

  葡萄生产劳动力成本是非常大的,在我国劳动力成本大概占到60%―70%,因此迫切需要解决机械化问题。根据现在农机工业发展的模式,我想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是不能放弃自主化问题。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飞速发展,国外有很成熟的实用机械,但是由于我国独特的农艺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不能完全依靠或者依赖进口农业机械来解决我国的问题。比如甘蔗收获,实际上在美国、巴西甚至印度,甘蔗种植收获都有非常成熟的装备技术,但是我们国家包括很多研究所、企业花费了将近10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好地解决甘蔗收获问题,主要是我国农艺特点和种植方式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葡萄机械化生产也是一样的,应在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装备上立足自主化。

  另外是经济作物尤其要注意系统化工程。要想很好地解决葡萄机械化生产问题,需要农机装备制造者提供机械产品,更需要作为农业生产主力的广大用户和合作社共同解决整个系统,包括葡萄的标准化种植、生产的流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或者花费比较低的成本尽快解决葡萄机械化生产的难题。

  青岛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尚书旗:

  葡萄机械化生产是迈向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葡萄生产过程复杂,包括栽植、除草、施肥、松土、施药、建架、修剪、整形、收获等环节,农艺要求严格。而传统的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用高,因此葡萄机械化是葡萄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传统观念和传统栽培技术与现代化发展理念和技术不相适应,现有基础设施尤其是葡萄园建设与轻简化发展不匹配,因此机械化程度较低,局限于几种农业通用机械,不能适合管理需求,针对葡萄园大面积应用的只有埋藤机。但目前,我国葡萄种植面临三大困境,一是生产成本上升,劳动效率低;二是生态灾害频发,干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化学产品过度使用,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因此,葡萄机械研发与应用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程度。

  葡萄机械化生产包括挖坑建园、田间管理、修剪机械、收获机械等方面,作业对象是土壤、果树等有系统组织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客体,它与果树科学和生命科学技术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才能满足现代葡萄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同时,由于葡萄生产系统的开放性,要求葡萄机械适应农业生产环境的时空变化、作物生理生态的变化,采取精确、恰当的作业,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必然成为葡萄机械技术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

  Thilo Heuft:

  葡萄合作社在德国非常普遍

  Weing?rtner Stromberg-Zaberg?u合作社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最大的葡萄种植合作社,现有1150名葡萄农,耕种750公顷葡萄。合作社社员和葡萄供应商在生产中根据葡萄质量确定交易价格,而经选举产生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定生产、质量和销售规则,还负责市场监管和合作社管理。合作社负责葡萄加工、葡萄酒生产和葡萄酒营销,其任务与目标是增加成员的收益,重视成员的个人利益,应对德国的市场行情,提高葡萄价格。

  过去,有些小规模的合作社经营状况不佳,引发了合作社的兼并浪潮,而现在,大规模合作社这种经营模式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已经非常普遍,该州大约70%的葡萄种植地是由合作社管理的,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现代企业模式。以Weing?rtner Stromberg-Zaberg?u合作社为例,每年约能产出570万升葡萄酒进行销售,营业额达1700万欧元,其主要销售对象包括专业葡萄酒批发商、私人客户和食品零售商等。

  每到秋季葡萄收获期,合作社的葡萄运输、加工和酿造基本都是靠机械化完成的,制成品质独特的葡萄酒。合作社还通过了ECOVIN标准管理认证,是德国第三大有机生产地。合作社每年都会举行秋日红酒节、热葡萄酒派对、品酒盛宴和葡萄园之旅等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品尝到纯正美味的葡萄酒,起到维护客户关系的作用。

  山东省农业机械研究院院长骆琳:

  要建立机械化的葡萄种植体系

  葡萄机械化产业应属于一个朝阳产业,它以及其衍生的产业应该有一个很好地发展,但是现在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整个葡萄的全程机械化如果细分可将作业环节分为20多个环节,要求作业环节精细化。如果没有机械作业,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时间,同时劳动强度很大。所以随着土地的流转和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化的种植和劳动力短缺矛盾非常的突出。

  去年,我们接到了一个酒庄的电话,说4千多亩的葡萄没有人来作业,能不能给他们提供适宜的机械。面对这种迫切的需求,山东省内的企业都在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现如今,葡萄机械化发展的状态从整体上讲是不平衡的,但如果按层次来讲某一些环节能够满足目前葡萄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比如土地的中耕、除草、排灌等,当前机械水平可以满足现有生产需求。另外,大家共同努力研发新机械,新品推向市场后对葡萄生产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些机具还不太成熟,还需在今后的研发过程中逐步成熟、完善,以更加适应生产的需要,比如嫁接机械,开沟水平机,包括埋藤机等。除此之外,全程机械化过程中部分关键的环节还是空白的,迫切需要填补,比如葡萄的捆绑机械、葡萄剪枝机械等,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很成熟,而在我国还没有使用,这些技术对于葡萄全程机械化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加快进度,希望有成熟的机械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加快全程机械化的步伐。

  ●评论:

  经济作物机械化任重道远

  作为种植业来说,产中、产前、产后环节,特别是产后加工的环节,一体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这种趋势在经济作物机械化方面尤为突出。据德国专家介绍,德国的很多合作社,既种植葡萄又加工葡萄酒,是自己加工而非提供给专业的酒厂。这种模式对于生产的规模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又如台湾地区,在糖业方面一个台糖集团一手完成了从甘蔗的育种到成品白糖销售的整个流程。反观我们,糖厂和甘蔗种植者往往还存在矛盾。因此,要想让经济作物机械化得以顺利发展,产中管理和产后加工必须结合起来。

  要想实现机械化,特别是经济作物机械化,研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且不能等到农民的需求表现出来了再开始研发,而要未雨绸缪,走在需求之前。现在已经不是爱迪生的时代,不能靠一两个人的聪明才智解决行业内巨大的技术难题,因此研发需要集团攻坚。包括生产者,也应该参与到研发中来,这不仅仅是专家学者、科研院所以及生产企业的事情,也是所有农机使用者的事情。

  另外,农机一定要与农艺融合。这个问题说了多年,但到具体的环节,有时候还是会说不清到底谁来适应谁?虽然农机只是工具,但有些问题是通过农机的方式不能解决的,这时还是要农艺来适应农机。(马世青)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33723-1.html

标签:农机 葡萄 聚焦 专家 趋势 分享 经验 中外 解析

上一篇:小块并大块 广西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必由之路
下一篇:吉林省设施农业农机农艺融合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