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家庭农场见实效需破三大难题
2013-12-1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姜刚 张志龙 兴越)   

  家庭农场现“井喷”现代农业显雏形

  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山东、安徽等地政府把培育家庭农场作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家庭经营规模,鼓励发展家庭农场。这些地方采取的鼓励举措主要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金融和保险服务、探索家庭农场服务社会化新机制等。以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和认定制度为例,山东省工商局和农业厅于今年5月中旬联合下发了《山东省家庭农场登记试行办法》,允许家庭农场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有限责任公司。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的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山东诸城,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诸城市坚持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四化”相结合,当地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关于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的暂行办法》,目前,全市共认定登记家庭农场572家。

  家庭农场正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身份快步进入市场,其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今年5月,农业部相关部门对安徽、山东两省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显示,调研了解的19个家庭农场,经营规模100亩以下的有1个,100亩至500亩的有8个,500亩至1000亩的有4个,1000亩以上的有6个,其注册资金和投资强度普遍较高。与承包农户相比,家庭农场能显着地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增加收入。此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家庭农场产权关系更加清晰,责任主体更加明确,能最大限度发挥家庭经营的优势。

  三大掣肘待破题扶持政策需细化

  在中央和各地政策利好的催动下,家庭农场的发展迎来春天。但也仍有多重掣肘值得重视和关注。山东、安徽等地的多位家庭农场主反映,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最大掣肘仍在于融资难问题,尽管此次扶持政策中明确提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但也是比较笼统的,若没有具体的激励政策,金融机构限于自身要求,很难真正扶持到农场主。

  基层干部和农场主建议,政府应制定操作性强的金融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研究解决家庭农场在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面临的突出困难。推动金融部门采取联户联保、信用贷款、订单质押、农作物预期收益质押等多种形式,支持家庭农场贷款。

  此外,基础条件薄弱,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能力弱,也限制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目前,家庭农场的专业组织还比较少,但由于流转规模较大,又亟待专业组织的服务,加之政府部门的农技服务力量较弱,对家庭农场缺乏技术指导。对此,专家认为,有待在扶持政策中进一步明确,以逐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家庭农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03180-1.html

标签:农机 难题 三大 家庭

上一篇:河南举行2013年花生机械化收获现场会
下一篇:2013年河南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