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全市农机维修管理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在禹城市召开。市农机办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科站人员,各县市区农机局分管领导、农机维修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具体负责同志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农机办修配管理站张玉美站长、王世杰副站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苏爱萍副主任主持,魏洪斌主任做总结讲话。禹城市政府王玉东副市长到会祝贺并致词。
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农机维修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表彰了2007年农机维修管理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总结交流了2007年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后做好两项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会议认为,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全市农机维修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扎实推进,农机维修管理和行政许可有了良好的开端,“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有了突破性进展 ,鉴定业务规范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技能鉴定机构体系得到了初步健全,鉴定人员数量保持了全省前列,两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市共发放《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164份,其中二级网点10个,三级网点139个,专项网点15个。共完成鉴定人员数量为2350人,列全省第4位。
会议同时指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的力度还不够大,纳入行政许可管理的维修网点还不够普及;二是领导支持力度和协调配合力度还不够大,与相关业务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吸附性和渗透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基础设施薄弱,宣传力度、开发力度和社会认知度不够,鉴定范围还不够广;四是在县级分站机构、基础和队伍建设尚需充实。
会议强调,今后要切实抓好十项具体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农机维修管理规定》。要严格《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定、核发,坚决消除无证经营的现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要加强与工商部门的协调,确保先“证”后“照”。二是着力解决好补贴机具的维修问题。要积极组织协调生产企业、维修网点等各方面力量,着力解决好补贴机具特别是高性能补贴机具的维修问题,保障国家机具补贴政策的强农惠农效果。三是切实发挥好农机维修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要积极探索和挖掘农机维修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农机维修服务创新。四是进一步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要认真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全面推进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要发挥生产企业技术优势和培训资源优势,着力开展高新农机具维修技术传递活动。要大力开展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提升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比重。五是积极开展农机维修市场的治理整顿和星级文明维修网点的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促使农机维修者提高维修服务质量,鼓励农机维修者积极争当“星级文明维修网点”。年内,力争创建“星级文明网点”30个。六是加强职业技能开发与农机化各项工作的相互结合。七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鉴定工作程序,遵守鉴定工作制度,认真填报业务报表,完善鉴定人员档案,健全资格证书台帐,加强对鉴定业务专用发票的管理。八是突出加强县级职业技能鉴定分站基础设施建设。要认真实施《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有关要求,积极建立农业机械职业技能培训考评基地。提高全市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九是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拓和创新。继续在农机从业人员内进一步挖掘潜力,努力把鉴定范围向社会通用工种拓展。要主动参与、积极争取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试点等项目。十是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学习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