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玉米秸秆揉丝包膜青贮技术
2008-11-07   来源:邹城市农机局   

    玉米秸秆揉丝包膜青贮技术主要设备有玉米秸秆揉丝机、打捆机和包膜机。工艺流程为:秸秆存放-晾晒-机械揉搓-添加菌种-打捆压实-裹包存放。技术要点是:

    首先选择青贮原料。传统玉米秸秆青贮大多利用收穗后的秸秆直接去除杂物和根茎进行调制。而该技术则要求秸秆的含水率控制在45%-60%之间。玉米收获后一般秸秆水分含量较大,需晾晒;玉米干秸秆则需适当加水以达到湿度。

    其次挤丝揉搓。就是使用机械对秸秆进行压扁、挤丝、揉搓的精细加工,变横切为纵切,又通过切揉过程破坏秸秆表面的硬质茎节,使秸秆成柔软的丝状物。

    第三添加菌种。秸秆揉搓成饲草后,保鲜存储是个大问题,一般袋装70天后就会发霉变质,而添加了微生物菌种后,可确保饲草营养品质、增加柔韧、膨胀度,并带有浓郁果香。在处理秸秆前,先将菌剂倒入200毫升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常温下放置l-2小时,使菌种复活。复活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不可隔夜使用。配置菌液时,要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然后将其均匀喷洒在秸秆草丝上,充分搅匀即可。喷洒菌液水时,要有计划地掌握应喷洒的数量,使秸秆含水率在45%-60%之间,否则过湿易烂包,过干则效果不佳。

    第四打捆压实。主要是将物料间的空气排出,最大限度地降低秸秆的氧化。该工序是由打捆机来完成的,一般草捆容重为500~600kg/m³,压缩率40%左右。

    第五裹包。草捆需用专门青贮塑料拉伸膜包裹,这样将处于一个最佳的密封发酵环境。经3-6周,最终完成乳酸型自然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

    上述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秸秆青贮过程的有氧阶段,否则既损失养分,又影响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3-86123-1.html

标签:农机 技术 青贮 包膜 秸秆

上一篇:山东常林推出4Y-1A型玉米收获机
下一篇:进口高质量高性能久保田拖拉机在睢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