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车用轮胎:在竞争中成长 行业整体状况不错(二)
2008-01-10   来源:中国橡胶网   

  轮胎成本构成

  橡胶是轮胎的主要成本构成,约占轮胎总成本的50%左右。可见橡胶价格的波动对轮胎成本的影响较大。其中全钢子午胎和斜交胎所消耗的天胶比重要大一些,而半钢子午胎消耗的合成橡胶的比重要相对大一些。

  全球轮胎市场:行业三甲牢牢把握市场半边天

  在全球轮胎市场中,行业集中度较高,50%以上的市场份额牢牢把握在前三家轮胎生产企业普利斯通、米其林、固特异中。且远高于第四名的大陆公司,三大厂商的销售额均超过了180亿美元,前十家轮胎企业拥有75%的市场份额。

  轮胎行业属于技术、资金、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优势。高端品牌产品被全球十大轮胎企业把握。

  三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在2004年达到高点位69.2%,但总的看来自2000年开始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2006年占比达到50.63%,低于1997年的水平,全球轮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低端品牌生产企业正在稳步前行。

  国内现状:全球轮胎企业争夺中国市场

  目前国内轮胎市场分为三大方阵。第一方阵是以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优势在于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以及高档、高速度级等子午胎市场;第二方阵则是以韩泰、锦湖、佳通等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其优势在于中档的轿车、轻卡子午胎市场等;第三方阵为国内企业,其竞争优势仍局限于以低廉的价格占领部分市场轮胎主要生产消费国家美国轮胎市场萧条,据美国橡胶生产商会公布的数据,2006年美国的轮胎销量比2005年下降4.5%,各种规格的原配轮胎销量为3.1亿条,比2005年减少1400万条。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工厂设备老化、与联合工会谈判困难等原因,跨国轮胎企业正逐步减少其在美国的投资或关闭工厂;而中国轮胎市场正直繁荣阶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4.33亿条,同比增长15%,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轮胎生产国,但我国的轮胎技术、质量及品牌目前还无法与美国、日本等轮胎强国抗衡。

  我国轮胎工业的技术水平不高,消耗大,这除了与我国的产品结构有关,即载重胎比例大外,我们同规格胎也比国外重。有报道指出,按轮胎材料的消耗计算,国产16层级11.00-20规格轮胎均重48.8公斤,而日本普利司通同品种规格轮胎重44.3公斤;国产185/SR14轿车胎重10±1.2公斤,日本三个厂平均为9±0.3公斤,法国米其林225/65R15轿车胎比我国同类胎轻3.2公斤。

  我国轮胎市场的强劲需求吸引了外资企业的进入,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外资轮胎企业已有20多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初方式是通过合资或收购国内小型轮胎企业,发展到目前主要通过投资建厂扩大规模,凭借其自有品牌的优势地位进行竞争,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国轮胎企业中,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韩泰等9家落户中国,而最近,之前唯一未设厂的德国大陆公司也宣布准备在中国投资建厂。国内80%左右的轿车轮胎被外资企业占据,外资企业在轿车胎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并且,外资企业牢牢占据着国内高端市场,与国内企业不到10%的利润率相比,一些外资企业的利润率高达20%以上,是国内企业利润的两倍。

  我国轮胎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2006年销量第一位的佳通集团销售额还不足米其林轮胎的8%,目前,我国轮胎生产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仅为40万条/年,生产能力在100万条/年的大企业仅有15家,超过300万条/年的有3家。目前我国有轮胎生产企业370多家,据了解,仅山东省轮胎小企业就有上百家,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的小厂家占70%。轮胎行业并购整合需求强劲。

  2006年度世界轮胎75强排行榜中,中国有21家企业入围,成为入围75强最多的市场区域(其中台湾地区5家入围),这21家轮胎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73亿美元,超过全球轮胎销售收入的7%,尽管与2005年相比减少2家,但中国大陆的16家企业的总销售收入达到52.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7.7%。

  目前我国子午线轮胎仍处在投资增长期,不论内资还是外资企业都看好这个市场,不断增资扩产上项目,这个过程还将持续几年。到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将达到5.5万km,汽车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增加到6200万辆。根据我国公路、汽车、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规划,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轮胎总需求量约3亿条,其中子午胎2.1亿条,子午化率达70%。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70908-1.html

标签:农机 整体 状况 不错 行业 成长 轮胎 竞争

上一篇:车用轮胎:在竞争中成长 行业整体状况不错(三)
下一篇:越南天然橡胶近七成销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