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钢铁链”捆绑着的舞步 中国制造如何成为领跑者
2008-08-01   来源:[我的钢铁]   

  中国制造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骄傲。凭借成本和规模的优势,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迈动着轻盈的舞步,展示着中国经济的勃勃生机和强大竞争力。但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升高、人民币升值、原材料的涨价,中国制造的脚步开始变得沉重起来。近期,铁矿石的大幅涨价又使制造业的成本压力雪上加霜。以铁矿石为龙头向下串联起钢铁、家电、汽车等一个环环相扣的钢铁链条。在这个链条捆绑下的制造业又会迈开怎样的舞步呢?

  一、铁矿石“锁”住了谁

  6月的广东,遭受着暴雨袭击,记者来到顺德乐从时,也赶上持续下雨。雨水给南方闷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清凉,但涌上钢材经销商心头的却是一股寒意。面对佛山市顺德区浩日钢材贸易有限公司的杨润坚,记者问:“今天交易了几单?”“都是零零碎碎的。”“跟以前相比,生意没有那么好了?”“肯定了。”“但是我们看外面还挺红火的?”“挺红火?可能是老客户那些吧。”“就是没有办法也得接受这个价格?”“对,那个量也相对进购比较少一点。”

  杨润坚的店一上午还没有一个客户光顾,他告诉记者,珠三角是中国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乐从钢铁交易中心位于这个地区的核心区,是珠三角钢材贸易最大的集散地,这个市场商户多,品种全,几乎珠三角所有的用钢企业都是从这里采购钢材。以前每天钢材的交易量在5万吨左右,虽然眼前的场面还挺热闹,但交易量比起以前少多了。杨润坚告诉记者:“客户反映的那个价钱都是蛮难接受,所以现在也是很难做。”“那你们这些给客户是哪些?他们是做什么的呢?”“哪一样都有,机电、钢结构那些多一点。”

  客户难以接受的原因就是价格涨了,比如杨润坚经营的这种钢板,每吨的价格从1月份的4000多元涨到现在的6000元。作为贸易商,进货价涨了,卖出去的价也跟着涨,只是占用的资金更大了一些。但对于用钢的企业来说,压力比他们要大得多。记者就见到了这样一位客户,他抱怨说:“价格天天有变化。”“今天的价格是多少?”“5500多。”“你感觉天天都在涨,那天天涨的话,你们的压力在哪里?”“在那个成本那里核算,把那个板卖薄一点。”“只有把板卖薄一点?”“嗯,能够用呢就要卖薄一点,不然的话没办法。”“您是做什么的?”“我自己回去做那个门,那些东西的,那些铁门什么东西的。”“那现在是不是要把铁门质量降低了?”“是的,如果客户需要,说这个板就是这样的材料,这样价钱,你能够要就要,不能要拉倒,就没的做。”“以前门可能厚度更厚一点,现在就薄一些,要不就得涨价?”“不涨价,你跟人家说,怎么涨价?”“不能涨价?不能涨价就把那个门做薄?”“是啊。”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若按照65%的上涨幅度粗略计算,钢铁企业每年将为铁矿石多支出84亿美元的成本,而事实上,2008年度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基本结束,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涨幅最高达到了96.5%。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表示:“澳大利亚以它铁矿石对亚洲的比较优势,主要是海运比较近,同时量也比较大,想索取更高的价格,应该讲这样做全球铁矿石谈判的格局已经打乱。”

  对于钢材企业来说,则是“高来高去”的打算,铁矿石上涨的大部分成本上升都将通过钢价转嫁给下游企业。5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56.86点,同比上涨38.40%。

  记者在乐从了解到,乐从钢铁贸易城4月份销售钢材125万吨,6月份的销售量还不到100万吨,减少了20%。与此同时,不仅现货贸易市场交易没有增加,电子交易也在相对减少,乐从的电子交易平台最长可以做5个月的现货交割,但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敢在高价位上囤货,无论是贸易商和下游企业都在减少仓储。顺德区乐从钢铁贸易协会会长陈礼豪说:“本来贸易商都可以把那个货放到工厂那里,过一段时间才收钱的。现在呢,因为那个投量,就是投资的资金大了,大了以后呢,现在很多贸易商也不愿意把货拉到工厂那里去,过一段时间再收钱,这样一来呢,工厂的压力就更大。所以现在很多工厂也在,都减了量吧,减了一些量。”

  其实上涨的绝不仅是钢材,几乎所有的原材料价格都在涨。PPI――工业品出厂价格这个名词开始如同CPI一样让大家耳熟能详了,PPI也就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它是由国家统计局通过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对社会再生产中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出厂价格进行价格评估,这些生产资料包括石油化工原料、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建筑材料、纺织原料等,评估后形成的价格指数就是PPI。

  今年以来,PPI指数涨幅不断攀高,2月份同比上涨6.6%,增速创出3年来的新高,而3月份PPI涨幅窜到了8.0%,之后4月份8.1%,5月份8.3%,一路走高。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PPI同比上涨8.8%,再次刷新了记录。

  另外,在最新的PPI数据中,上半年涨幅最高的是原油,大型钢材位居第二,其次是黑色金属冶炼、煤炭开采等。

  而按照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PPI必然向下游传导,时间间隔一般不会超过6个月。以钢材为例,钢材的产业链相当长,钢铁的价格变动必将下游企业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认为:“由于钢材处于高价位可能对下游持钢材的这些企业,比如机械制造企业、家电、造船、集装箱这些行业,他们也会带来成本上升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保持高价位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PPI不断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投机资本在原油和粮食市场兴风作浪,美元贬值和国内供求关系失衡,垄断利益集团对铁矿石等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的操纵等四大因素推高PPI。代表欧洲钢铁生产企业利益的欧洲钢铁工业联盟5月30日发出抗议:大幅提价是国际铁矿石供应市场过于集中的结果;钢铁企业由于提价而增加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欧洲乃至全球的钢铁产品价格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上扬。

  在这些成本上涨压力的影响下,国内工业企业利润已经受到了影响。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

  PPI连创新高,加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给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期中央、国务院一些主要领导前往我国东部制造业集中的一些地区进行考察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要想研究PPI对制造业的影响,汽车是一个很好的标本。这轮推动PPI上涨的绝大多数因素我们都可以在汽车身上找到。制造汽车的钢材、橡胶、塑料、金属等材料价格今年都有了大幅上涨,面对众多原料价格的上涨,汽车行业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二、进退两难的价格

  什么都在涨价,一贯与涨价无缘的汽车这回也不能例外了。奇瑞和江淮两家自主品牌汽车在4月份相继宣布涨价。奇瑞的QQ、瑞虎和东方之子等多款车型涨价,幅度在1000到3000元。

  奇瑞这轮涨价是以厂家通知经销商的形式实施的,并没有大肆宣传,相比之下江淮显得要大方得多,4月20日,江淮汽车公开宣布旗下宾悦轿车从5月1日起涨价5000元,同时旗下的商用车也上调了价格。北京瑞征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店长康虎告诉记者:“5月份就给我们下达了这么一个涨价一个通知,普遍地涨了两千块钱。”

  近年来,降价一直就是车市的主旋律,涨价的现象从没有真正出现过。然而,这两家企业“敢为涨价先”的行为并未在市场上掀起太大的波澜,更多的汽车企业对于涨价讳莫如深,降价促销仍然随处可见。涨价究竟能不能被市场接受呢?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认为:“从市场真实的反应情况是大部分在降价,造成这个原因呢,我觉得厂家的成本压力确实是大,比如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涨价、各种社会资源都在涨价,这也是实实在在的。那么,他这个成本压力呢,如果到市场来释放,如果我想通过涨价这种形势来消化,至少从目前的形势,市场不太接受,或者说广大消费者不太接受。”

  俗话说,“买涨不买落”,但这样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面对一些企业的涨价行为,消费者表现得十分冷静。“我估计可能还得多少还得跌,因为现在这个也是受这个供求规律的影响。”“最终市场决定它能不能涨,是涨是跌是由市场决定的,不是由它成本决定的,不完全取决于成本,所以说最终我想还是要降的,肯定要降,不会涨的。”

  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涨价有可能意味着失去已有的市场,汽车厂家只能寻找别的方法化解高成本带来的压力。涨价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吆喝,而许多消费者对市场上的汽车又有了新的担心。“如果在这种高成本的压力之下,那么涨价是一种必然,如果厂商没有涨,那么势必消费者就会引起一些不断的一种猜测,那么你这个利润,或者你这个成本的高压力是如何摊派的,如何消耗的?这是我们消费者比较关心的一个。我感觉最深就是钢板,你看,原来上回是,我忘了什么车了,就是过去的他一按那个钢板,就比如说这个车,按不动,他说你再又开过来跟这一样牌号的车,一样的,呼扇呼扇的,明显就薄了。”“同样一个品牌,同样一个车型?”“对,对,这是肯定的,这商家他也不容易。”

  曹亚林是北京亚运村一家4S店――北京华日菱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干汽车销售这一行已经6年了,对自己销售的几款车十分了解,可今年以来,细心的小曹发现他们销售的汽车价格虽然没有涨,但车里面的一些细节有了变化。“打个比方,这个车前盖都有个叫隔音棉的这么一个东西,可能成本也没有多少,可能十几个欧元也就这个样子。但是之后再过来的车,这些小的地方可能就把它取消了。这个可能也就是说厂家考虑到这个成本的因素,可能是他控制成本的一个方式,但是对我们来讲呢,他这个进货价格没有变。

  而这种隔音棉的取消,来买车的消费者根本不会知道。“使用的话可能就会觉得发动机的声音大一些,也就是这样,但是在后期我们可能,因为给客户建议的话,你可以加装一个隔音棉,相对来说也是我们利润一个增长点,也算一个汽车装饰。”

  本来应该有的配置现在减少了,小曹告诉记者,5月份以后进来的车,与以前的同一款车相比,除了隔音棉,至少还有5、6处都不一样。“原来这个都是这种亮银色的,可能现在又少了一道工序,就是这种不在塑料上喷漆了,等于又少了一道喷漆的工序,这个按钮原来应该跟内饰是同色的,你看现在都统一采用这种黑色塑料了,他就减了一道工序。就是说因为他如果做这种同色处理的话,可能又要多一道工序,多一道工序的话,可能要多一部分成本,包括里面这个小的地方,原来这边也有一个饮料杯架,可以放一个大的东西,现在也取消了。包括这块还有一些防滑的橡胶垫现在都没有了。原来在这个位置上,有一个这个备胎的支杆,是个铝合金的,可以把它支在这个位置,现在这个东西也取消了,你要是拿备胎的话,你只能说手托着,或者拿个什么东西把它卸下来只能这样,原来它有一个支棍,就像机器盖子上有个支棍,现在这些都取消了。”

  记者注意到,小曹介绍的这款车是进口车,价值大约80多万元,进口车的利润空间比起国产车,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汽车,利润空间要高很多,进口车完全有能力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可是却仍然采取了暗涨的手段。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目前在车市,各种暗涨的手段并不少见。北京亚运村北辰汽车市场总经理苏晖说:“最明显的就是厂家商家联合,优惠幅度降低,原来优惠6000元,现在优惠3000元等于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价格回升了。”网上车市总经理张文娟也表示:“汽车减配的角度呢,可以变相地进行涨价。其次它可以每年不断地推出一些新车,那么来也是达到一个策略涨价的一个目的。”

  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最新统计报告预测,从今年开始,每辆车的成本增加1500元到3000元左右。中国汽车业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国产汽车正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成本考验”。但是业内也认为,对于汽车行业的高利润,“成本说”不是致命的打击。苏晖表示:“中国的厂家具有授权资格的已经达到三万五千家,还不包括二级代理商,如果都不赚钱,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厂家,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商家,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专卖店的建设。我想它一定是赚钱,只不过在某一个特定时机,赚得多与少,盈利大与小的问题。”

  苏晖认为,原材料涨价影响最大的是10万元以下的汽车,特别是5万元左右的微车行业,单车利润微薄,涨价的意愿最为强烈。

  但汽车业的整体利润较高,对于10万元以上的汽车来说完全可以消化上涨的成本。另外,人民币升值、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了购车意愿,这些因素还将间接推动汽车价格继续下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销售汽车879万辆,而产能已经到达1300万辆。供大于求是这个行业的基本情况。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认为:“我们的下游的产品,往往是像一般的日用消费品、汽车、家用电器,生产能力是过剩的。你想涨的话,由于它的生产是供大于求的,想涨很难涨上去。”

  和利润相当丰厚的汽车不同,在高成本的面前,家电业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有人说,家电是制造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激烈的竞争,连年的价格战导致这个行业的利润率不断地降低。早在几年前,张瑞敏就曾经说过:家电的利润已经像刀片一样薄了。而现在,不断推高的原材料价格也成为了悬在中国家电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刃。

  三、“白电”的“黑色”夏季

  空调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6月的北京,和往年相比热得晚了一些,天气的凉爽对于普通人是一种享受,对于空调的从业者却是一种煎熬。

  祸不单行,北京苏宁电气一家卖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原材料、天气等不利因素外,空调行业还面临着一个新的难题。“这种就是五级能效的一个产品标签,这是四级的,包括这边这是三级的,二级的,那从目前来看,明年很有可能四、五级这两个等级的能效标识的产品就不允许再上市销售了。”

  空调上都贴有一个能耗标签,能耗标准分为5级,数值越大表示空调耗能也越大,明年2月份国家要强行推出一个新的能效比标准,3级以上能效低的产品,明年将不允许上市销售,厂家迫于库存的压力只能降价抛售。这个现状也得到了生产企业的证实。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俞尧昌告诉记者:“现在整个渠道里面就是一千多万台的库存,绝大部分都是四、五级能效,也就是到了明年肯定要淘汰。所以现在很多企业就是说原来规模很大,大部分都是在生产四、五级能效的这一些的企业,实际上都在抛库存,也就是一定要把它消化掉,今年不消化明年就麻烦,明年还不能上市。”

  高成本亮起的红灯,使得制造业前行的脚步纷纷驻足。和许多家电制造业的同行一样,格兰仕常务副总裁俞尧昌也明显地感受到了库存和成本的双重压力。“今年的压力,作为制造业来说,应该说从我们建厂以来,可以说是最困难的一年。我们过去所有的家电行业在充分竞争过程当中,它的毛利空间本身就很小了,就是说它不足以去消化。那么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办?”

  顺德是中国家电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这里汇集了格兰仕、美的、科龙、TCL、长虹等众多的家电品牌,而且这些品牌在顺德的生产基地大多以生产空调、冰箱等白电产品为主。这类产品要使用大量的钢材、铜等金属材料,也对PPI持续走高更为敏感。在顺德最大的燃气热水器生产厂――广东万和新电气有限公司,分管销售的宫培谦调出最近的一份市场报告,这份报告针对全国两千多个零售卖场进行了调研。“那么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得见,由于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生产成本增加,国内燃气、热水器总体市场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03%,那么达到了每台1602元。”

  产品价格上涨达到12%,而成本上涨的幅度却超过20%。成本涨得多,价格涨得少,多数在PPI煎熬中挺过来的是那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而许多中小企业却在一波一波原料上涨的冲击中倒下。宫培谦告诉我们,最近一两年就有数以百计的中小热水器企业因为抵挡不住成本上涨压力而悄然消失了。“有接近两百家企业现在不在了,消亡了,那么这些企业那确实是就被困死了,劳动密集型,或者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当材料成本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就找不到生存的空间,那么他们才感受到这种困难,这种困局就对他们来说就变得非常的凶猛,非常凶猛。”

  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压力,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都需要面对的一个考验。同样的压力,反应却不尽相同。比如,作为钢铁生产大国的日本也接受了铁矿石涨价的这个现实,但日本企业就远没有中国企业的反应强烈,原因就在于,今天中国企业遭遇的难题,早在几十年前他们就经历过了。针对原材料成本上涨,许多日本企业都有一整套完善的应对方案。

  四、日式“舞步”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制造也曾经是低价、低质的代名词,他们也依靠廉价产品的出口迅速壮大。然而,上世纪70年代,一场突然的变故让他们原有的经济模式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告诉记者:“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后,出现了世界性的能源危机,这样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在7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以前的价格相比,上涨了将近300%。”

  油价飙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员工工资上涨,矿石价格、焦炭价格上涨迅速吞噬了曾经的低成本优势。长期研究工业经济,先后5次到日本考察的吕政告诉我们,和今天中国企业遇到的挑战相比,三十多年前,日本面临的生存压力显得更为严峻。“日本99%以上的(原材料)要依靠进口,对于他发展制造业,发展重工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

  巨大的成本压力、极度匮乏的国内资源迫使日本走上一条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节能”二字是日本企业应对资源紧缺成本上涨的第一招。日本丰田汽车总工程师小木曾聪告诉记者:“七十年代经历了能源危机,从这次能源危机之后,我觉得用长远的目光来看,能源的问题、环境的问题,必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最重大的问题。正是因为七十年代的能源危机,使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为了节能,1997年,丰田公司第一辆双动力汽车研发成功。吕政说:“比如说利用氢气和油混合动力,利用蓄电池与汽油的混合动力,他已经开始逐步地批量生产,甚至逐步达到了商业化的水平。就是说事情往往是逼出来的。”

  运用科技,调整生产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是当年日本企业的第二招。吕政告诉我们,运用计算机管理技术,丰田汽车生产中零部件可以做到零库存。“所需要的零部件的供应时间,是在哪一分钟,或者是精确到分,精确到秒,所需要的零部件,当需要的时候,零部件就能够及时地通过流水线到达这个工序,当不需要的时候,绝不会把零部件积压在这个传送带上。”

  没有库存也就意味着可以节省一笔数额客观的流动资金,这项措施只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缩影。日本企业无止境的压缩成本,生产过程中的精益求精,把许多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到了极致。日立副总裁八丁地隆告诉记者:“过去我们老的公司,老的总部,每一盏灯下面都配一根灯绳,如果你离开座位的话,就把灯关掉,来的时候再打开,这就是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张欣,北京迈创环球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日本工作了10多年,他说不断创新是日本企业的共同特点。日本的家电企业早期也是从引进技术开始,以松下为例,当时生产电视机引进了300多项技术,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从海外购买的,但他们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创新。“他们每生产一台电视机,要付一千多日元,在当时的时候可能是4美元这么一个专利费,那么经过他们自己不断创新完善,生产出来的电视机所赚取的利润,要远远高于他们所支付的专利费。”

  为了摆脱资源匮乏的困扰,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走出海外开发资源。“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上大型的铁矿石,包括像有色金属大的矿业公司里面,有很多都是有日本公司的股份在里面。那么这样的话,就对于他们在原材料的保证,和他们的产品供应方面,原材料的供应方面,就是给他们一个非常有力的一个支持。”

  海外战略不仅压缩了成本,保证了长期原料供应的稳定,还可以间接打压竞争对手。近年来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中国钢铁企业每年都要和必和必拓、淡水河等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进行铁矿石价格的谈判,而这些公司中都有着日本企业合作或合资的身影。日本企业一方面可以从铁矿石价格上涨中直接获利,同时还增大了竞争对手的生产成本,可谓是一箭双雕。

  战后40年,日本进行了5次产业结构的升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背后的一个主要推手,每一次升级,是企业的一次阵痛,同时也是一次涅磐。新日铁、丰田、索尼等一批全球知名企业,就是这样锤炼出来的。吕政说:“随着技术进步也不断地淘汰一些小企业,淘汰了一些技术落后的企业,最终形成了,不像中国现在有几百家炼钢厂,日本就是三五家,最多不超过十家,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导的这样一些大规模的生产和先进技术的这样一些大企业和世界进入五百强的这些大企业,中国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日本企业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化解成本上涨压力的方法有很多,涨价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决定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供求关系,而不是成本。由于许多制造业产品处于一种供大于求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看,现阶段涨价不太可能成为制造行业的主流行为。涨价不能成为企业的长久之计,而成本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要摆脱这个困境就还要想想其它的办法了。

  五、和高成本赛跑

  钢材是汽车的骨骼和外衣,每辆车都不能缺了它,但能不能精打细算节省一点呢?在江淮汽车,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正在使用一条新的板材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江淮公司投资6000万元从德国引进的。使用这种新设备,废品率只有以前人工剪裁的十分之一,同时整张板材在经过切割后产生的废料,也做到了物尽其用。江淮乘用车制造公司总经理助理汪振东向记者介绍:“我们把比较大的板件,分拣到我们的二级供应商,我们周边的这些小型冲压件(生产厂),生产江淮汽车的一些部件,大大降低了成本。

  汪振东说,这种汽车用钢板去年每吨的价格是7500元,今年已经涨到了9000元,这样高的价格让他们对材料一点也舍不得浪费。“不能利用的这些小件,我们把它进行回收,最后送到我们江淮自己的铸造公司,来生产我们的缸体缸盖,基本上实现了循环经济再利用,实现了整个制造过程中钢材的零浪费。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表示:“资源的要素成本很高的时候你就不敢浪费了,你没法浪费了,你没有这个空间了。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是推动我们发展或者叫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一个催化剂。”

  在高成本这个催化剂的推动下,江淮在工艺改善、废料利用上,今年将降低成本7500万元。不仅主机厂要降成本,零部件厂家也要协同作战。这家去年7月投产的汽车空调厂是江淮和美国一家专业的汽车空调公司合资成立的。汪振东说:“它离我们江淮的生产基地只有10分钟的车程,这个在成本上有很大的比较优势,一方面10分钟的路程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同时它也可以按照我们现在的生产模式,也就是JIT准时化生产模式,能直接到工位进行生产,大大降低了包装的成本,库存资金的占用基本上实现了零库存。”

  将资本直接注入零部件生产企业,降低了采购成本,就近生产使得供应商与主机厂的沟通更方便,需求的信息传递速度快了,遇到问题处理得更及时。左延安说:“我们到配套企业一起做改善降成本,你分一点,我分一点,现在江淮搞了一个学习型的供应链体系,也就是说让一些一线的水平非常高的配套企业,把他们的经验给很多配套企业来分享。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一项工作,使得我们主机企业能采购到价格合理,质量很好的零部件,同时零部件企业又能和江淮一起成长,这就是形成一个协同的概念。”

  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是北汽福田推出的最新一代重型卡车。福田汽车集团党委副书记赵景光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福田旗下生产的商用车,各种车型都涨了价,涨价幅度从2000元到20000元不等。“我们也提了大约3、4次价了,不断地提不断地提,你比方以这个欧曼为例,这个车平均提了6、700元钱。”

  赵景光表示,涨价的一个原因来自成本,相对于轿车,卡车的用钢量要大得多。像这样一辆卡车,自重有10多吨,其中80%以上的原材料都是钢材,钢材每吨涨1000元的话,这辆卡车的成本要增加2万元。不仅是福田,整个商用车行业都已经上涨了5%到10%。“我并不是把钢材上涨的压力完完全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各个环节都得消化一些。”

  在福田,我们也看到,这款叫欧曼的重型卡车,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了,被赵景光誉为是高端中的高端,因此提高了价格,但市场上销量没有减少,相反还有了大幅提高。“应对这个成本的压力有这么几点,第一点首先提高高端产品的销售率,提高比率,比如说这个欧曼,以这个欧曼为例,今年1―5月,国内销售了32000台,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0%多,这是我的第三代产品,附加值比第二代还要高。提高高端产品的附加值,这是我应对的一个措施。”

  为了对抗高油价,福田也开始在卡车的节能新技术上下功夫。他们对这辆重卡的车身造型进行了改造,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重新设计的车身大大降低了风阻系数,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匹配,整车油耗降低了大约5%,污染物排放也减少将近25%。最近几年,每年福田都拿出销售收入的3%――4%来投入研发新产品和老产品的改善,研发费用比国内汽车企业平均的研发费用高出了一个百分点。赵景光说:“除非你是合资企业,拿来主义,否则,自主品牌的汽车不搞研发,只有死路一条。”

  高投入带来的是高回报,提高了福田新产品推出的速度。福田研制生产的国内第一款油电混合动力客车也在一月份投放市场,这款混合动力客车,与传统柴油客车相比,油耗降低了30%。

  六、原料的“减法”

  欧阳波,格兰仕(中山)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格兰仕工作了8年,专门负责空调技术研发,虽然没有从事采购工作,但原材料价格一有风吹草动,他是最先知道的。“我们的那个业务部门,可以说是分批地每天每个时刻都过来找我,找我们研发部门,说今天这个价格在涨了,这个小时或者这一天价格在涨了等等。希望就是说给我们找对策,给我们研发部门施加压力,希望我们能找到对应的策略。”

  为了应对原材料涨价的压力,格兰仕刚刚组建了新材料研发中心,欧阳波是这个研发中心的带头人,如何化解原材料上涨的压力,就落到了欧阳波和他们刚组建的这个团队身上。当时急需解决的是塑料的问题。“今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塑料,就是我工厂生产室内机所需的塑料件,今年的1月份左右,我们的国际油价,石油价已经突破了一百美元,然后当初它的那个塑料件的价格大概是,我以PP为例,是做到一万一千块钱一吨左右,但是到了现在国际油价已经达到135美元,然后它的那个对应PP的价格已经涨到一万八,所以这个涨幅是非常惊人的。我们供应商也不断地过来跟我们联系,同样反映了同样的一个问题。

  曾斌的塑料厂――佛山市顺德区高怡新塑料公司是格兰仕的原材料供应商之一,塑料价格涨得太快,5月份之后,他就没敢再进货。涨价之前,囤了一些货目前还能维持2个月。“这个就是我们在5月中旬最后进的一个聚丙烯的单价,一万四千多,但目前为止已经到一万八了,所以一万四我们进了以后,后面的材料就不敢再进了,因为客户要接受,我们才可能下订单来生产。对于这块的话,去年年底的时候,材料的单价才一万一千多。”

  曾斌的塑料厂是塑料的深加工企业,空调室内机的原材料以塑料为主,塑料的成本占到了空调成本的40%左右。曾斌也很担心价格继续涨下去,自己的公司和下游企业同样会陷入高成本的困局。“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你的材料还是高位,我还是要面临要买这些贵的货。问题是我们现有下游企业到目前不能接受这个价格。”

  刚组建的新材料研发中心把办公室搬到了车间里,从每个生产环节观察发现,塑料车间每个月产生200吨边角料,都以低价卖出了,如果直接把他们运到曾斌的工厂,添加相应的配方生产后,与直接采购原材料的质量没有任何差别,而成本却降低了很多。欧阳波说:“我用这个两百吨的废料去重新加工的话,我可以节省的成本大概是在五千块钱一吨左右。那好了,两百吨的话,等于一个月我可以通过这个废料的处理,我可以为公司节省100万。”

  欧阳波测算了一下,这项研究,摊在每台空调成本上可以降低3块钱,今年他们通过各种这样的研发和改善,使每台空调的成本降低了50元,但由于材料成本上涨,每台空调的成本上涨了120元,还有70元还不足以完全消化成本,因为涨价的原材料多得让他应接不暇。“不单单是这个钢材,还有塑料,还有这个小产品,包括这个纸箱,包括我们的海绵垫,它的成本,它的材料成本都在涨,都在涨,我们的一个纸箱以前7、8元钱一套,到现在已经涨到了10多元了。”

  在家电业曾被称作“价格屠夫”的格兰仕,早年间依靠价格战这把利刃在家电市场确立了微波炉的霸主地位,“低价格”曾经是格兰仕的代名词,但现在这已开始发生转变。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俞尧昌说:“我们现在是调整过来了,就是说要去追求有价值的市场份额,就有价值的市场占有,所以整个现在随着生产要素的通胀以后,我们的经营策略都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真正的低端这个市场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已经打得很透明了,或者说已经无利可图。像这一种的市场里面,我们不愿意再进去了,因为捞不到什么油水。”

  现在格兰仕销售的微波炉中5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占到了60%,而在两年前只有40%。俞尧昌告诉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格兰仕已经掌握了磁控管等微波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我们的自我配套,包括核心技术都是自己在做,我们的核心技术也开始逐步地向欧美、日韩出口的时候,我们的微波炉已经做到一种天花顶了,就是产业的天花顶。那这个时候,你不是说我们种了一棵树,我们就可以乘凉了,我们现在希望成一片森林。”

  七、营销的“加法”

  5月1日,万和热水器的网上商城开业了,作为家电生产企业,厂家自己开办网上销售,这还是第一家。网上销售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网上下单,然后由各地的销售商就近配送和安装,货到再付款。“北京东城区毛家湾的,这个就是她提交的电话订单,周小姐她就要求我们先去上门设计。”“像北京这个周小姐,她订的这个室外机如果在北京的一些卖场去买的话,和这个价格有多大的差别?”“要贵1000块钱。这个户外机24升的,是5500元。”“那如果在卖场买的话,在那边要卖到6000多是吗?”“6、700元钱,6800元都不过份。”

  家电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大卖场来销售,而进入卖场的渠道费相当高也是业界一个不争的事实,万和营销总监宫培谦告诉记者,万和的毛利率是25%,但是营销费用占到了毛利率的15%以上。“尤其是现在整个家电大连锁系统,费用其实是由于竞争得更加激烈,那么这个费用是一年比一年更高。”

  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是目前家电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导致多数厂家都要看卖场的脸色行事,除了原材料上涨,日益增高的营销费用,又不断地加重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在这种重压下迫使企业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宫培谦说:“比方说我们也在全国开一些专卖店,同时也在跟一些家装市场来做一些直接的联系,包括煤气公司,同时我们也在这个叫做网上来做网上商城,总而言之把渠道的长度缩短,这种方式来销售的时候,我们零售价可能在降低,但是事实上可能工厂所获得的这个利润,反过来还比一般的,因为比一般的传统的这种销售模式,利润反过来还会高一些。”

  万和经过测算,网络营销,产品价格比大卖场要便宜10%左右,而对于公司,营销成本和大卖场销售相比较要降低12%。虽然目前网上销售才刚刚开始,还看不出对整个利润的影响,但这无疑是家电业销售渠道的新尝试。宫培谦表示:“高成本下制造企业的困局,其实我认为不是困局,而是带来了一个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这一年来看,原来从三百多家这个制造业,做我们这个行业的制造业,那么现在降到一百家左右了,那么其实整个品牌集中度在加大。”

  当原料涨价通过一环一环的产业链条传导到制造企业时,他们最希望的是能够把这种成本压力顺势传递给身后的环节,但面对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终端市场的激烈竞争,这种愿望只能是一厢情愿。从长期看,原材料价格将呈现出一个上涨的态势。戴着镣铐跳舞可以说是制造业面临压力的写照。而在这种压力中谁能举重若轻、长袖善舞,谁就将有可能成为新一轮竞争的领跑者。(来源:中国财经报道)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9627-1.html

标签:农机 成为 如何 中国制造 舞步 铁链

上一篇:受益重组加速 上半年钢铁产业集中度提高5.28%
下一篇:申请已交我商务部 “两拓”合并案将接受反垄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