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资阳市农机部门扎实开展工作助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2008-12-27   来源:四川农机化信息网   

     2008年,资阳市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农机局的业务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积极组织开展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围绕“李冰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活动,大力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震救灾,狠抓农村机电提灌、机耕道和便民路建设;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和教育培训的力度,强化农机市场质量监督管理,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不断加强农机化法制建设,努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取得了较好成效,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有力地推进了资阳市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机部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强化农机工作目标管理,加大保障力度。年初调整充实了局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将农机化工作主要目标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的目标考核;将所有职能目标和单项工作目标纳入局机关对各科、所、室的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政府和农机局分别向市政府和市农机局签订农机化目标责任书,各科、所、室向局机关签订目标责任书,各科、所、室将目标逐级分解到人头,纳入个人年度目标考核。局目标办和局纪检组加强了督促检查和跟踪督办,确保各项目标的完成。

    (二)以项目为主线,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对农机的投入。发展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是关键。为此,市农机局坚持以项目为主线,把握行业动态,找准项目的切入点,发扬不怕跑断腿和磨破嘴的精神,做到传统项目不放弃,寻找新项目不放松,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抢争”农机项目,不断争取财政资金对农机化工作的投入。据统计,全年共计争取国家、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758万元,较上年增长13%。同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关注农机化事业投入,积极支持农机事业发展。简阳市委领导年初率领有关部门亲临简阳市农机局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安排专款用于削减历史债务和用于改善局机关交通、办公条件。各县(市、区)政府继续按资府函〔2006〕145号文规定及时安排提灌建设资金,按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规定比例安排配套工作经费。

    (三)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突出抓好农村机电提灌站新建、改造工作。全市现有电灌站普遍存在建站时间早、运行时间长、老化磨损严重、技术条件落后、高耗低效等问题,急需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为此,市农机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勤宏同志在4月16日召集市农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村机电提灌建设工作,并以资委办〔2008〕6号文件将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工作纳入了市级六大行业重点建设工程任务;市委常委、副市长陈能刚同志4月21日在安岳县主持召开了全市机电提灌现场会,农机部门按要求狠抓了一个“早”字,采取了“三个依靠”、“四个结合”等措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服务突击队,深入基层昼夜抢修抢建机电提灌设施,提前完成了市农机局承担的市级六大行业重点建设工程任务,并完成了春灌机电提水2.7亿方,为缓解农村旱情和确保水稻栽插作业作出了贡献。

    2、突出抓好农村入户便民路建设工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配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国土整治、“金土地”工程、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发动农民群众,按“一事一议”的自主原则,认真组织农民修建入户便民路,并及时派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社,为农户规划设计,进行技术指导和施工质量督查,在全市30个示范村中掀起了入户便民路的建设高潮。

    3、突出抓好农机示范园区建设工作。为迅速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市农机局年初下达了建设农机示范园区的目标任务,要求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园区,引导农民群众走科学农业、机械化农业道路。各级农机部门与农业、国土、财政、发改等部门通力合作,以业主为主体,采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并加强技术指导,帮助业主选择适宜项目,并及时协调调配农业机械装备。截至11月底,全市新建成农机示范园区4个,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典型示范和推进作用。市局与简阳市农机局联合简阳市政法委、科技局、资阳市吉峰农机有限公司、飞龙乡政府等单位和部门,帮助飞龙乡龙王庙村业主郑华明建成核心示范面积300亩,辐射面积2000亩的简阳市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初始投资35万元,购置中型拖拉机配套作业机具、插秧机、提灌机具、植保等各类机械11台套,整治土地200亩、配套渠系2400米、改建田间作业道路800米,今年实现首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200亩,在当地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示范作用,得到业主和当地群众的认同和肯定。

    (四)大力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化农机装备推进项目。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办好群众急需、受益的实事,夯实我市农机化发展的基础,市农机局通过积极申报项目,为每个县(市、区)争取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项目。春耕备耕期间,抓住实施农机装备项目的关键时机,在安岳县组织召开了由各县(市、区)农机局长和当地县、乡干部参加的项目现场会,推进和带动项目有序实施。各级农机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加强宣传,让国家的惠农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因地制宜,帮助农户和业主选择适宜丘陵地区作业的农业机械;三是严格补贴政策操作程序,确保农民得到实惠;四是及时对购机户进行操作培训,邀请农业机械生产商和经销商深入镇乡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业机械;五是争取各级政府将该项目纳入了当年工作目标考核,签订目标任务书,兑现奖惩。与此同时,采取各部门配合,项目资金实行打捆的办法,多措施、全方位推进项目实施。资阳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农机购机补贴项目实施工作的会议纪要》(2007年第202次),资阳市农机局、扶贫办、农综办联合发出《关于做好项目资金打捆切实加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资农机局〔2008〕2号),市、县、乡政府及农机、财政等有关部门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强力推进该项目的实施。安岳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明确发文,将该项目与农田基本建设、农综、退耕还林、扶贫、国土整治等项目进行综合配套,资金集中打捆使用,在中央、省制定的补助30%比例的基础上,再按5%比例累加安排补贴专项资金23.5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户购机热情,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4月下旬,局领导带领了两个检查组分赴各县(市、区),走访农户、农机经销商,开展了专题调研的专项督查工作,查处并规范个别经销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截至今年11月,全市共计推广联合收割机、耕整机、拖拉机、高性能插秧机及植保机械3850余台套,培育农机专业大户1000余户。

    (五)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发生汶川“5.12”8.0级强烈地震后,市农机局在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下,全力组织全市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参加抗震减灾工作。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抗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认识,迅速行动,组织农机救灾人员590人深入受灾基层,对遭受毁损的农村机电提灌设施、机耕道、农业机械、办公、作业房屋及机具棚库等进行摸底调查,统计毁损经济损失,并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研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市局机关干部职工多次带头捐款捐物,据统计,组织第一批捐款3620元、毛毯、衣物等29件(套)后,共产党员缴纳特殊党费2250元,组织工会会员捐款660元,组织机关党员支援三台县新鲁镇贫困党员捐款450.00元,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捐款540.00元,为挂联乡镇灾民送去化肥(尿素)150余袋,价值2万余元。二是市局领导带队,会同各县局农机干部深入乐至县、安岳县等受灾乡镇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并组织农机专家和聘请农技专家向村民传授农机、农技及避灾知识。同时结合购机补贴项目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鼓励购买技术先进且适用的国家补贴农机具。三是农业“双抢”、“三秋”生产期间,抽调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昼夜加班,巡回各乡镇检修各类农机具1730台套,提灌机械850台套,组织挖掘机、推土机、运输型拖拉机和移动提水排涝机组等各型农机具共1562台套,抢运农资,挖运土石方,完成运输作业量6000万吨公里。并先后在乐至县、简阳市召开了全市小麦、水稻机械化收割作业、机械化插秧等各类农机作业现场会,加大宣传力度,确保灾后抢种、抢收顺利完成。四是组织各县(市、区)编制农村机电提灌改造、机耕道建设等项目立项计划和农机灾后恢复生产规划,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六)大力推进农机专合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资府〔2007〕202次会议纪要的规定和要求,市农机局年初以资农机局〔2008〕3号文件下达了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宣传动员,组建一批多功能的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并积极开展跨区域作业,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土地耕作困难的问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和土地利用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市农机局领导带队多次组织相关科室,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农机户,调查了解农民、农业生产需求,分析预测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宣传农业机械化产业政策,扶持办法,引导购机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制度建设,逐步将单家独户的农机分散经营转化为集约化的合作社形式。今年6月在安岳县率先建成安岳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之后,相继在雁江、乐至、简阳等地也成功组建农机示范合作社共4个,为今年的秋收秋种打下基础,为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业集约经营起到积极作用。  

    (七)依法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遏制农机事故的发生。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和“平安农机乡镇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农机作业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和落实整改措施,密切与当地政府和部门配合,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的农机监理职责,认真审查拖拉机入户条件和驾驶员的考核考审工作,严查车、证、牌不符的车辆,坚决杜绝擅自改装、改制、非法拼装车入户,有效地杜绝了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截至11月底,年检各类拖拉机(不含简阳、安岳两个扩权市县)1825台,办理新拖拉机注册登记3783台,转入登记42台,补发号牌22副,补发行驶证37个,转出274台,过户500台,旧车入户42台。严把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考试办证关,新办拖拉机驾驶证197个,增驾13人,补办驾驶证8个,换发驾驶证110个。将3.75KW以上的耕整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纳入牌证管理。

    (八)强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及时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行政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并落实专人负责局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信息联络和报送,多次专题召开局中层干部和全体职工大会,传达了全市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电视直播会议精神。对全体干部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工作纪律、生活作风、工作绩效等各方面作了重点强调。迅速制定了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程序和内容,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确保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继续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在简化行政审批上取得了突破。政务中心农机窗口继续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坚持 “两集中、两到位”,确保了“两个百分之百”目标实现,被市政务服务中心评为年度优秀窗口。推行阳光政务,接受群众监督,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量化落实制、绩效考核制、责任追究制 “五项制度”。在机关中形成了“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上下班制度、学习制度、小车使用管理制度、接待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奖惩制度,确保了机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利用每周五上午集中学习的时间,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业务水平,切实解决好工作执行力问题,杜绝了遇事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现象的发生。

    二、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效果

    据统计,2008年修复改造农村提灌机械6522台/63654千瓦,新建标美电灌站27处/27台/761千瓦,为市政府工作任务的120%;新增提灌作业机械1137台套,17980千瓦,为市政府工作任务的112%;全市新建乡村机耕道533.3公里,硬化81.42公里,分别完成任务的133.3%和135.7%;推广农业机械3850台套,完成市政府工作任务385%;全市农机系统无重伤、死亡及火灾事故发生,创建区设市以来最好安全管理成绩;完成机耕178万作业亩,为任务的178%,机械收获13.25万亩,为任务的132.5%,完成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2269亩,为任务的227%。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竞赛农机项目获省政府表彰的三等奖;农机化目标考核以全省排名第一连续八年获得省局一等奖;局机关保持市级最佳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8243-1.html

标签:农机 全市 现代 工作 开展 部门 扎实

上一篇:自走式棉秆联合收获机已实现一体化作业
下一篇:宝钢上调新年出厂钢价钢市回暖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