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吉林梅河口市农机工作助推农业发展
2009-02-02   来源: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总站   

   2008年对吉林省梅河口市农机局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他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农机具购置补贴”、“优质粮工程”等扶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保障和推动作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全面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以农机专业组织为先导,全面完成各项农机工作指标

  年初,依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春耕生产农机化作业”工作的部署,该局制定下发工作安排,对各项任务指标做了具体分配,责任到人,保证了各项农机任务指标的圆满完成,全年农机装备总动力为25.8万千瓦。他们还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先导、示范、带动作用,认真细致地组织全市农业机械的生产作业。全市农业生产共出动拖拉机12000台,全市共完成机灭茬55万亩,机起垄50万亩,旱田机播种41万亩(其中:精少量播种12万亩),机耕地62万亩,机耙地55万亩。春季由于气候原因,气温偏低,农时迟后,农业机械在春耕生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粮食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节本增效为目的,积极引进试验推广新机具、新技术

  2008年共完成水稻机抛秧3万亩,该技术的省功、省时、省力、高效、高产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同。大力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春天他们分别在红梅、中和、海龙、湾龙等8个乡镇推广此项技术,共磁化种子10万余斤,推广面积2.5万亩,作物平均增产10%。大力推广国内外知名品牌水稻插秧机。利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加大水稻插秧机的推广力度,春耕生产期间新购进插秧机133台。为保证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他们在备耕生产期间举办了“育秧技术”培训班,400多人参加培训,为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育插秧”瓶颈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水稻生产是该市的优势产业,梅河大米誉满全国。省、市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对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工作高度重视,重点扶持。农机局把该项工作做为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忙期间,选派技术骨干深入“示范区”和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聘请厂家技术专家举办培训班,调动农民机械化生产作业的积极性。召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演示会,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2008年5月24日在福民街和盛村召开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日本井关、久保田,国内延吉、榆树插秧机厂生产的6种机型插秧机进行现场演示。通化市农委、梅河口市领导、各乡镇主管领导以及农机大户参加了现场会,对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促进了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进程。2008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及机械化收割达到了16万亩,为巩固开拓梅河大米的优质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面建设“农机化示范区”为农机化事业再立新功

  “示范区建设”项目国家投资2000万元,农民自筹2000万元,扶持25个农机合作社和33个农机大户。利用项目资金共购置拖拉机142台、插秧机124台、水稻半喂入联合收割机94台、大型农机具110(台)套,极大地提升了该市水稻生产农机化装备水平。

  2008年7月,他们又争取到省委书记“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基地”联系点项目,该项目三年投资400万元,2008年已到位120万元,其中20万元用于场、库、棚建设。该局解放思想,突破常规领域,以小型农机具、渔业牧业机械为重点,圆满完成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争取到中央补贴资金200万元,购买省内厂家生产插秧机的农民又另外得到省补资金4.07万元,农民自筹480.614万元。共购置插秧机9台,大中型拖拉机109台,农机具3部,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5台,水稻育秧播种机8台,种子处理机7台;渔业机械75台(套),牧草打捆机11台。农田作业机械的补贴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大量适用的、先进的作业机具,渔业、牧业机械的补贴,进一步完善了该市的农机化装备结构,使“大农业机械化”思维向更广更深层次迈进。在2008年12月份,他们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80万元“国家优质粮工程”资金下摆工作,调动民间资金210万元;扶持农民共购置30~50马力拖拉机71台、插秧机3台、播种机2台、耕整机23台,直接受益农户75户。为梅河口市“国家优质粮工程”的圆满完成作出了应有贡献。

  狠抓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生产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抓实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充分利用2000万元国补资金,武装了红梅镇福利村、小杨乡九星米业、山城镇正焕农机生产合作社等58个农机化水田示范区,总面积达16万亩,全部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年可实现收入8000余万元,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亮点。规范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使农机服务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迈进。该局协调工商、民政等部门,组织25个农机生产专业合作社在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为合作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在农机各种补贴项目的拉动下,农机大户、联户蓬勃发展。全市农机户已达10616户,固定资产15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联户已发展到113户,他们正悄然地改变着梅河口市的农业生产格局。全市农机维修网点和销售网点覆盖市、乡、村,已发展到175个(其中:农机维修网点96个),从业人员449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机维修网络。全年共检修拖拉机1805台、农具3000台,为农业机械性能的发挥及安全生产作出了应有贡献。

  做好农机化信息服务和农机技术培训,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进村入户”活动

  在备耕生产期间,他们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科技下乡”活动中共发放农机技术手册400多册,技术资料及宣传资料2000多份,展示各种先进机具照片40多幅,抽调两名技术骨干送技术下乡,并深入到村屯、农户家中,给农民送去了农机化发展的新技术和新信息。在“科技进村入户”活动中,该局技术人员及聘请的专家到红梅镇、山城镇、黑山头镇等乡镇进村入户手把手、面对面对农民进行“水稻育插秧技术”、“等离子种子磁化技术”等实用技术以及机具的使用、保养、维护等技能进行培训和传授,共培训500多人,调修机具近万台(套),为新技术、新机具的顺利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注重统一培训的方法,4月10日,举办农机手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共培训农机手86人;5月8日,举办插秧机培训班,聘请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受训人员达130余人;9月11日,组织举办“全市水田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水稻收割机驾驶员培训班,聘请久保田、井关、东洋等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授课,参加培训人员达76人;开展正常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业务,有95人参加了培训。

  强化执法,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打造“平安农机”。以“三法一条例”为依据,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平安农机示范乡、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保证农业机械安全、优质、高效为农业生产服务。目前建立红梅镇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1个,山城镇等市级平安农机示范乡3个;建立福利村等平安农机示范村10个;建立朴承载等平安农机示范户80户。全市新车落籍490台,培训驾驶员224人,安装小型拖拉机夜间显示器300部,拖拉机年度检验3668台,换发驾驶证147人,田检路查纠正违法载人、载货2136起,有效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年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工作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8033-1.html

标签:农机 工作 吉林

上一篇:河北:玉米气吸式单粒精播机不浪费一粒种子
下一篇:武汉市黄陂区七大措施促进今年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