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孙桥镇农民看到了农业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省钱的好处,尝到了增产、增效、增收的甜头,2009年又掀起了购机的热潮。“现在国家政策好,购农机有补贴,农民买得起,1万多元的插秧机,农民只需花六千多元,一年就可回本,很划算,又改变了农民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也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这是近日笔者在该镇农机门市部听到友利村农民熊山林在购买插秧机时说的一段心里话。据农机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特别多,尤其是购买插秧机的农户比往年多一倍,县分配该镇插秧机40台,现已卖了36台,最多的一天卖了7台。
几年来,孙桥镇政府把农业机械化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孙桥镇政府采取系列措施:一是年初与各村签订责任状,水稻机插面积由去年1.85万亩今年增加到3万亩,机插率达到45 ;二是抓机插新技术培训,采取集中与上门、现场与机插演示培训相结合,共培训农机手达600余人;三是狠抓好水稻机插试点。官桥铺、古堤埂等4个村作为“整村推进”示范村,实行“培训、耕整、选种、育秧、机插、管理”六统一服务;四是培植机插农机大户4户。如尖峰岭村的毕刚与周边20多户农户签订了250亩机插合同,官桥铺村的冉义炳与周边36户签订了1320亩机插合同,并成立了水稻机插育秧公司,机插大户少则20亩,多则达60亩,机插逐步向县内外延伸。
国家补贴,措施得力,促进了农机化进程。全镇现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2万千瓦,拖拉机455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84台,联合收割机140台,插秧机86台,水稻机插面积达3万亩,小麦、水稻机收率达90%。4月1日,县农机局赴官桥铺村召开了水稻育秧及机具操作现场会,到会学习人数达12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