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吉林省九台市成立首家雨田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来,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不仅数量逐年增加,而且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逐步拓宽,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呈现出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目前,九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52家,农机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的45家,其中,农机固定资产超过1200万元4户,农机固定资产总额达20780万元,作业面积为48万亩,拥有拖拉机950台,各类配套机具2200台(套),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58台,水稻收割机189台,水稻插秧机186台。入社会员达3105人,常年从业人员1580人,服务农户31200户,年均作业面积62万亩。
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农机大户领办型,二是部分村民入股型,三是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示范型,四是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机化生产作业的份额越来越高,服务农户和农村的范围越来越广,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机化生产作业的主要力量。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九郊新立村,龙嘉红光实现了整村推进。80%以上的劳动力出国出外打工,家里全靠农机化生产合作社组织生产,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是积极参与跨区作业,有效地实现了农机作业服务与市场的对接。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数量多、规模大、维修服务功能完善,实行市场化运作,组织跨区作业对机手吸引力较强,几年来,兴隆张国芳,苇子沟刘中宝等30多个农机合作社组织了98台水稻收割机,从河北、辽宁到黑龙江和吉林各地进行跨区作业,年作业面积达到29.4万亩,实现收入1960万元。
三是创新服务形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订单服务、租赁服务、承包服务、一条龙服务、代耕代种等多种服务形式,以满足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农机化生产需要。上河湾刘庆山农机合作社承包土地980亩,实现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年收入在80万元左右,李雨田农机生产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6000多亩,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