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拔柴机 拔掉棉农心头“疙瘩”
2012-02-13   来源:农村大众   


农户院中停放的拔柴机

  在烧火做饭以柴草为燃料的时代,收完了棉花,留在地里的棉柴是个好东西,农民会用冬春农闲时间,一棵棵拔出来,拉回家。随着液化气普遍走进农民家庭,棉柴就成了农民伤心的东西――不拔下来,影响下一季耕种;拔下来,耗时费力,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几个钱。

  自创工具拔柴费力

  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湾赵村共有4000多亩耕地,这些年种的全是棉花,人均6亩多。每年摘完了棉花,拔棉柴就成了村民的一件大事。一个壮劳力,一天累弯了腰,磨出两手泡,也只能拔一亩棉柴。就是全家人齐上阵,至少20天的时间,才能拔完地里的棉柴。

  为了拔棉柴,这个村的村民可以说绞尽脑汁。他们最早自制了一种叫“老虎钳子”的工具,夹着拔棉柴,这样至少可以手上少起几个泡。此后,他们又“发明”了“柴镰”,其实就是把长柄的弯镰刀,靠弯部钩住棉柴拔下来,这样至少可以少弯些腰。最后他们又创造出“别棒”,在长木棒上装个铁片,别住棉柴,利用杠杆原理,把棉柴别下来,这样至少可以少用些力。

  拔柴不再靠人工

  2005年,听说市场上有了棉花拔柴机,湾赵村有个村民就买了一台。实际使用中,这种机器容易把棉柴绞断,留在地里的那半截茬子,拔起来更费力。因为有这个缺点,村民还主要靠人工拔棉柴。

  2008年,市场上推出改良的棉花拔柴机,解决了绞断棉柴问题,湾赵村很快就有10多户村民购买了这种机器。

  这种机器市场价格约1500元,配备18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就可以。作业时,拔柴机靠拖拉机推着前行,前部是水平安装的一左一右两个大圆轮子。大圆轮子在动力带动下旋转,边缘的“大牙齿”别住棉柴,在前行的过程中把棉柴拔下来。

  赵建军是湾赵村第一批购进改进型棉花拔柴机的村民。这种机器一个小时可以拔6亩棉柴,赵建军家种的24亩棉花,一上午就能拔完。冬春时节,赵建军更多的时候是开着机器给别人拔,拔一亩10元;如果户主不要拔下来的棉柴,免费。当地秸秆发电厂和造纸厂都收棉柴,一斤0.025元。一亩地能出700斤棉柴,可以卖15元钱。一秋一冬,赵建军帮别人拔三四百亩棉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打碎还田成趋势

  现在,市场上有了将棉柴拔下来后,再打碎还田的机器。这种机器还带有翻耕功能,比起单纯的拔柴机效果更好。“费用太高了,现在还很难推开。”赵建军说。

  赵建军说的费用高,有两个含义。一是购机费用高,这种机器要求配套55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整套费用约10万元,一般农户承受不起。二是作业费用高,一亩地收费60元钱,在植棉效益不太高的情况下,农民不愿掏这个费用。

  由此看来,农业机械的研制、创新及生产,不仅要考虑性能,还要考虑到作业成本,在便利的前提下,让农民使用时尽量少支付些费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64576-1.html

标签:农机 棉农 拔掉

上一篇:江苏黄海农场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成效显著
下一篇:农机4S店被评为首届平湖市“12316十佳服务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