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成材料市场继续震荡
3月份,合成材料制造业价格总水平同比跌幅5.5%,较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一季度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行走势。
合成树脂市场价格小幅震荡。市场监测显示,3月份,聚氯乙烯(SL-100)市场均价6900元/吨,同比跌幅4.2%,环比涨3.1%;高密度聚乙烯(5000S)市场均价11300元/吨,同比上涨0.3%,环比涨幅0.9%;聚丙烯(F401)市场均价10650元/吨,同比跌幅5.8%,环比下跌2.3%;PA66(1300S)市场均价为32600元/吨,同比涨幅12.0%,环比下跌0.6%;POM(500P)均价为22040元/吨,同比微跌0.3%,环比跌幅4.6%;聚酯切片(长丝级半光)均价为10100元/吨,同比跌幅4.7%,环比下跌7.3%。
合成橡胶震荡走低。3月份,合成橡胶市场价格冲高回落,跌至一年来新低。当月顺丁橡胶(一级)市场均价16700元/吨,同比跌幅40.6%,环比下跌5.6%;丁苯橡胶(1500)均价16000元/吨,同比跌幅33.3%,环比大跌12.1%;丁腈橡胶(26)市场均价19500元/吨,同比跌幅28.6%,环比下跌3.5%;氯丁橡胶(A-90)市场均价35000元/吨,同比和环比均上涨1.4%。
天然橡胶跌幅扩大。3月份,天然胶(SCR5)市场均价22400元/吨,同比跌幅21.1%,环比下跌9.8%;天然胶(SCR10)均价23800元/吨,同比跌幅17.2%,环比下跌5.2%。
合成纤维单体震荡调整。3月份,合成纤维单体市场在连续2个月快速上行后,震荡调整。监测显示,当月己内酰胺(≥99.9%)均价19400元/吨,同比跌幅14.9%,环比下跌3.5%;丙烯腈(≥99.9%)均价14600元/吨,同比跌幅16.6%,环比上涨4.7%;精对苯二甲酸均价7950元/吨,同比跌幅6.5%,环比下跌9.1%。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需求增长总体乏力,但有新变化
今年一季度,石油和化工市场需求增长总体乏力,差异也较大。原油消费三年来首现负增长,主要化学品消费增幅只有5%左右,也创下近年新低。但当前石油和化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放缓将是长期趋势,放缓的幅度可能要超过此前预期;二是大宗化工产品市场容量将相对稳定,扩张难度不断加大,而专用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将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主力;三是政府在引导消费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手段由以往注重投资转向引导终极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较慢,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
从目前情况看,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相对较慢,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是一些行业的过剩仍在加剧。据统计,目前国内磷肥、烧碱、甲醇、电石、PVC等行业产能已过剩,但仍有一些在建项目。而上述大多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有限,且附加值不高,竞争异常激烈,大规模扩能,结果实难想象。二是产品结构老化、档次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国内产品通用化、低端化的格局没有大的改变。三是很多企业对转型升级紧迫感不强。
(三)出口产品结构低,整体竞争力弱
多年来,我国化工出口产品主要以橡胶制品为主,国际竞争力较强,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其次是无机化学品。此外,氮肥、磷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定竞争力。但从整体上看,石化产品出口竞争力趋弱。数据显示,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为8.5%,比2008年下跌了3.1个百分点,呈下滑趋势。今年一季度出口占比为8.1%,比2012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四、经济运行走势分析
(一)行业经济运行主要影响因素
1.世界经济复苏趋缓
美国制造业扩张减缓。4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3月制造业指数为51.3,较2月显着回落2.9点,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政府自动减赤机制启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美国经济年中可能因此出现疲软局面。
欧元区经济加速下滑。4月2日,英国经济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6.8,较2月下降1.1点,创三个月新低。其中,德国PMI为49.0,较2月回落1.3点;法国PMI为44.0;意大利和西班牙PMI分别为44.5、44.2,下降1.3点和2.6点。欧洲市场研究所最新报告认为,债务危机和政治动荡造成的不确定性使衰退进一步加剧。预计,欧元区经济在第一季度将继续收缩,降幅可能小于0.6%。
IMF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于今年全球经济开局未尽如人意,4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降至3.3%,比其之前的预测下降了0.2个百分点。IMF预测,2013年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2%,增速比该组织今年1月份的预测下降0.1个百分点。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复苏旧的危险仍在,新的风险崭露头角。近期风险仍主要集中在欧洲。
2.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2012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比2012年回落0.5个百分点。1~3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81万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5万亿元,增幅12.4%,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9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
价格走势总体平稳。1~3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幅2.4%,比1~2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降幅2.0%,较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同比下降1.9%,与1~2月持平。
制造业扩张加快,景气指数上升。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但较上月提升0.8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6,较上月上升1.1点。一季度,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2.4,比上年四季度提高2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25.6,比上年四季度上升1.2点。
二季度,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预计二季度宏观经济将继续平稳运行,稳中趋快。
3.主要上下游行业增长趋快
1~3月,国内农用薄膜产量同比增长20.1%,增速较1~2月加快9个百分点;焦炭产量增幅9.1%;硫铁矿产量增长18.9%,比1~2月加快13.6个百分点;磷矿石产量增幅18.8%,较1~2月提高10.3个百分点。3月份,相关行业增长多呈加快趋势,显示需求增长有扩张的迹象。
4.国际油价震荡下行
3月份,国际油价冲高回落,较2月大幅下挫。当月WTI原油均价(普氏现货,下同)为92.17美元/桶,环比下跌4.0美元/桶,同比跌幅13.9%;布伦特原油均价109.56美元/桶,环比下跌6.6美元/桶,同比涨幅12.7%。
原油期货价格走低。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均价为每桶92.24美元,环比下跌4.1%,同比跌幅13.8%;5月交货的原油均价为每桶92.65美元,环比上涨0.4%,同比跌幅10.5%。伦敦布伦特4月交货的原油均价为每桶110.2美元,环比下跌5.4%,同比跌幅11.5%;5月交货的原油均价为每桶109.52美元,环比下跌0.6%,同比跌幅10.2%。
由于全球经济乏力,美国能源署(EIA)再度下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测。4月9日,EIA发布报告称,2013年世界石油需求为9000万桶/天,同比增加100万桶/天,比上月预测减少约14万桶/天;2014年世界石油需求约为9130万桶/天,比上月预测减少约20万桶/天。当前国际油价供需略显宽松,大幅上涨缺乏支撑,但继续大幅下挫的可能也较小。预计二季度,国际石油价格将继续震荡走势。WTI原油每桶均价可能在90美元~100美元,布伦特原油每桶均价可能在100美元~110美元上下。
(二)经济运行趋势研判
1.二季度行业经济增速将加快
一季度行业经济增长虽较上年有所放缓,但符合预期。二季度,行业经济增速较上季度将明显提升。一是需求扩张稳步加快。数据显示,3月份石油和化工产品增速已明显较1~2月加快,上下游相关行业增长也在提速,二季度这一局面将会得到巩固发展。随着天气转暖,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活动将趋于活跃,进一步支撑需求。二是效益继续保持向好态势,为行业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内在动力。今年一季度行业收入增速一年多来首次与成本扩张同步,显示行业效益正在步入良性阶段。目前行业价格下滑,更大因素是成本降低所致,对效益基本面尚未构成根本性威胁。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三是去年二季度增速较低,基数较小,因此今年同期增速会显得更快些。
2.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走势
根据当前市场和宏观经济趋势判断,二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市场总体上将以平稳为主,稳中有所回升。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市场仍将继续震荡调整格局,整体上有所起色,但不会很大;无机化学原料市场可能呈现底部震荡走势,有进一步回稳的可能。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成品油市场可能出现震荡下滑的走势。二季度,化肥市场将继续保持基本平稳态势,价格总体可能有所上扬;随着汽车行业生产加快,轮胎市场的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加强。
3.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计
根据联合会快速反应机制系统数据测算,上半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估计可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一季度产值约3.06万亿元,增长9.5%;二季度产值约3.6万亿元,增幅15%。上半年,化学工业产值约为3.9万亿元,增幅14%。其中,一季度1.78万亿元,增长11%。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约2000亿元,增长18%;主营收入约2.95万亿元,增幅9%。
二季度,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1.23亿吨,同比增长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320亿立方米,增长13%;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7100万吨,增长6%,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约4300万吨,增长2.5%;化肥表观消费量约2150万吨,增长5%,其中尿素表观消费量约为860万吨,增幅9%;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2040万吨,增长4%;乙烯表观消费量约430万吨,增长8%;烧碱表观消费量约660万吨,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