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东北农民愿花10倍价格买德国进口犁 为啥?
2017-04-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款德国五铧翻转犁

一款国产五铧翻转犁.jpeg

一款国产五铧翻转犁

  近日,一则关于东北农民宁愿花10倍价钱购买进口德国犁的新闻着实刺痛了国人的神经。人们禁不住感叹:虽然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有着古老农耕传统的中国,仍然不能制造出引以为豪的的犁具等高端农业装备,农民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价格购进“洋犁”。

  “洋犁”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国产犁为何技术进步缓慢?包括犁在内的中国农业装备如何走出一条自强之路?这是这则新闻提出的亟待解答的问题。

  发展水平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

  中国农业装备的发展水平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为什么在现阶段凸显出来呢?这其实是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贯彻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向纵深推进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同时不断采取综合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比如,禁止秸秆焚烧、鼓励秸秆还田,这就要求改变原有耕作方式,要求农业机械如犁具进行适宜绿色生产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农业传统家庭联产承包的小规模经营正在向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转变,越来越多的资本特别是产业资本陆续进入农业领域,成本核算、增加效益等市场经济的要素和理念向农业领域渗透,激发了对大型、高端农业机械装备的需求。

  与上述日益提升的需求相比,我国农业装备供给层面显得滞后。这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人才短缺。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指出,在高校中,农业装备学科发展滞后,一些专攻农业机械的院校呈弱化势头,一些学校的农业机械专业为提升吸引力改为机械工程等专业。这就造成我国农业装备学科在原始创新、学科高端人才配置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农业装备学科世界前20名高校中,中国高校无一入围。

  二是产品水平不高且不平衡。国产农业装备中低端产品比例过高,高端产品不足;粮食作物机械过剩,养殖业等方面的机械产品不足;耕作类机械产品多,收获类机械不足;适合平原的机械产品特别多,适合丘陵山区的机械产品严重不足;很多高端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

  三是基础机具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专家范云涛指出,农业装备的科研方面,项目多面向大型、多功能、智能化复式作业,对犁具等基础机具研究相对不足。同时,由于仿制侵权付出的法律成本较低,一些农机企业走上抄袭之路,形成“行业兴起—模仿抄袭—高速增长—产能过剩”的恶性发展模式,反过来又导致企业更不愿意搞研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204917-1.html

标签:农机 进口 德国 价格 农民 东北

上一篇:以展窥企,春季展看2017年农机市场热点
下一篇:深刻认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