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名优茶加工自动化水平全面升级
2016-12-1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农业部日前制定下发了《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在其发展目标中提到,要提高茶叶质量效益,加快品种改良,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叶机械化水平,以质增效。

  如果说杀青机、揉捻机、炒干机等加工装备,拉开了茶叶第一次加工革命的序幕。那么,今天在浙江,渐入佳境的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则吹响了浙江制茶模式的二次革命。

  茶叶是浙江最具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如何通过加工机械的升级换代,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推进标准化和规模化,成了浙江名优茶绕不过去的门槛。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3年,浙江就启动实施茶厂优化改造工程,目的就是解决名优茶加工过于分散落后、设备陈旧简陋、生产场所卫生状况差等问题。2006年,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设计研制的第一条针形名优绿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在浙江嵊州建成投产。在接下来的五年内,自动摊青室、可调式连续理条机、脱水及回潮多功能机、电磁杀青机等关键设备的成功研制,全面克服了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的一系列技术瓶颈。

  2012年,茶产业的瞬间遇冷,加上劳动力成本的日益抬升,双重夹击之下,让茶企对“机器换人”有了根本动力。随着浙江启动“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在六大子项目中,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的应用与示范赫然入列,则彻底点燃了引擎。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相关成果的落地,浙江锁定16个产茶县市区为项目实施范围,并组建由省种植业管理局、科研院所、茶叶机械厂等构成的项目团队,形成了“政用产学研”一体的系统工程。

  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告诉记者,浙江名优茶种类繁多,每种茶都有独特的加工工艺,而每家茶厂也有个性化要求,因此生产线在实际应用中,有的需要进行参数调试,有的还需要对某个特殊环节进行重新设计,正是有了这种“协作攻关”模式,为快速落地发挥了作用。

  比如,绍兴玉龙茶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实施初期,由浙江大学、中国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完成生产线建设方案的修改和调整,为其量身定制设计布局图;针对生产线部分环节漏茶明显的问题,由两家茶机厂联合攻关,优化控制体系设计而得以解决。记者了解到,在28条示范生产线中,有20条是通过团队集体会诊而建成的。

  考虑到许多茶场规模有限,浙江主打适用小企业的生产线,成本投入往往需五六十万即可。加上中央和地方农机补助政策,主体最高可获得35万的支持力度,有效地调动了茶企改造加工设施的积极性。据介绍,目前浙江建成投产的生产线,已覆盖包括扁形、毛峰形、针形、条形以及工夫红茶、香茶等所有省内名优茶。

  那么,应用效果如何呢?湖州市安吉县宋茗白茶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万富深有体会。他说,自应用兰花型安吉白茶连续化生产线以来,首先,避免了单机作业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保证了品质稳定,同时提升了生产能力。其次,连续化生产线操作简单,生产同等数量的产品,可降低近一半人工成本。

  尽管各类名茶生产线设备装置已系统成型,但罗列万告诉记者,目前相应加工技术规范和成套装备标准仍亟待建立和完善,接下来将补齐这一短板。另外,对于生产线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专家也在进一步研究。今后,在生产线应用中,对制品的水分含量、色泽及香气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有望成为现实。

  目前,浙江已推广应用140条生产线。在今年浙江出台的《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名优茶的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再次被纳入重点工作,根据计划,到“十三五”末,将推广应用至500家名茶厂。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200889-1.html

标签:农机 全面 升级 水平 自动化 加工

上一篇:我国茶园生产正加快“机器换人”
下一篇:从五大环节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