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行业低迷之际不可忘了提升竞争力
2016-08-12   来源:农机360网《农机新观察》   

  提升体系竞争力,偏向质量要红利

  无论市场是好是坏,行业的洗牌也不会停止。“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对于个体的企业同样适用。市场是无情的,你消沉了,竞争对手可能更高兴。因此,在市场下行之际,作为个体的企业时刻不可忘了提升企业竞争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的美誉度、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打造企业的系统优势,是企业永远不可忽视的任务。

  市场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农机市场的集中度还比较分散,行业洗牌还在加剧,有些企业正蓄意在新的领域攫取到一块蛋糕。以拖拉机为例,去年以来有很多企业仍在加大进入力度,在一些企业眼里,做农机,不干拖拉机,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农机(品牌)企业。作为农机行业的动力机械,拖拉机产品是农机行业的龙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产品。纵观国际上农机寡头,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等,都是重量级拖拉机品牌。今年以来,山东巨明和农机行业的上市新秀星光农机正往拖拉机领域发力。对于单一产品企业,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避免单一农机产品的上市空档期和单一产业的风险,打造新的盈利点,是一些企业的务实选择,不把鸡蛋装在同一个篮子里。

  对眼下的农机行业来说,向质量要红利是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在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农机黄金十年”里,由于行业形势好,很多企业都一心抓紧生产、上规模、快速赚钱,都顾不上去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因此,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国内农机企业的发展质量,那些年并没有如同行业整体规模增长一样保持同步提升。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整体差距,也没有明显地缩小。前不久一位东北的农机大户颇为忧心地告诉老朱,当地的一些用户,第一次购买农机时选择了国产品牌,在重新购买时,往往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外资品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是一种强烈的预警信号,不可不察。

  在充分享受农机政策的发展红利之后,我们中国农机行业到了向质量要红利的时候了。从当下的国内农机消费阶段来看,国内企业跟国外先进企业的最大差距,并不是技术、硬件水平的差距,而是产品质量的差距、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差距。近两年来,老朱观察到一种现象,由于久保田在中国的成功,日常工作中连与久保田沾点边的文章,阅读量、点击率都会比较高。久保田承办个什么会,人气也旺盛得多,听说很多想报名的都抢不到名额。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农机行业对久保田的认可,即便有些人嘴上对日本企业不服,心理还是挺服气的。当然,这也说明了我国农机行业没丢掉积极向上、勇于向优秀者学习的心态,值得鼓励。

  说到质量的话题,这方面我们还得向日本人学习。国内企业的质量管理常常演变为一项运动。在一些企业,质量管理是一项“追风行动”,领导头脑一发热,来个“质量管理月”“质量提升年”之类的活动,一阵风就过去了、员工的“质量神经”就松懈下来,质量到底提升了多少,只有天知道。往往质量问题多了、严重了才会强化管理,进行集中式改进,而运动过后又可能重回松懈状态,质量管理未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体系化、全员与全过程化,而是沦为被动化、工具化甚至口号化、样式化。这样的质量管理模式,能多大程度提高质量可想而知。因此,有国外同行对于国内企业喜欢搞什么质量月之类的活动感到疑惑,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品设计、零件采购、生产制造、工艺改进、物品仓储、运输交付等各个环节,需要企业全部人员日积月累的关注与努力,岂能满足于某一时段的提升呢?

  老朱今年去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对该公司总经理王勇的一个观点非常认同。王勇称:“我觉得当前我们农机企业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赶上了一个质量赢得市场的好时代。你看看那些干手机的,各方面变化都非常快,几个月不推出一款新产品企业就可能完了,可是我们农机行业,眼下你只要扎扎实实地做好产品、做好产品质量,就可以赢得用户、赢得市场。”

  王勇可谓道出了当下农机商业竞争的本质,这番话应该也是勇猛机械近年来在玉米收获机领域,沉潜于做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心得体会。近年来,勇猛玉米机能在对品牌认知度非常高的东北市场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并成功超越一度如日中天的某外资品牌,是与其产品和服务的优良品质分不开的。实际上,勇猛机械的规模、实力在国内农机企业中也只算中等水平,之所以能超越国内其他同行、成为国内大型玉米领域的第一品牌,靠的就是对产品性能、质量和服务的不懈追求。如果你是勇猛机械的供应商、经销商或者每年到勇猛机械去参观调研的人士,相信你也一定会惊叹于勇猛机械自北京搬迁到天津以后所发生的质变。

  无论是久保田产品受国内用户的青睐,还是勇猛机械近年来取得的成功,都给了国内一些意欲投机取巧的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过硬的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和打造品牌的基石,是获取用户信赖的头号要素。重视产品质量,向质量要红利,应该成为国内农机企业恒久的追求。

  此外,人才和技术永远是农机企业的核心资源与竞争力,也是目前很多国内农机企业突破上升天花板需要经过的一道坎。即便在市场不佳的年份,国内企业也不可忽视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与研发的投入。同时,农机企业也要充分利用当下的互联网工具,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一旦市场恢复活力,企业在市场低迷时期积聚的发展势能将释放出让你领先于友商的力量。

  版权声明:农机新观察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93157-1.html

标签:农机 不可 提升竞争力 之际 低迷 行业

上一篇:浅谈农机行业的并购及启示
下一篇:2016年7月内燃机行业受排放标准升级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