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机器换人”亟待技术提升
2016-06-07   来源:东阳日报   

  【现状】

  农业机械应用覆盖率提升,“农二代”成“中流砥柱”

  调查队在全市承包耕地面积较多的种粮大户中,抽选5户进行了粮食生产领域农业机械化情况问卷调查,并向农机主管部门、种粮大户进行了实地走访了解。

  本次调查的5家样本单位,包括4家农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2016年共承包耕地面积4757亩,计划种植粮食作物面积8219亩。

  5家样本单位共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144台,育秧中心4家,育秧大棚19354平方米,高品质大米加工流水线4条。

  随着种粮大户承包耕地面积的逐年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应用覆盖率的提升,近三年,农机作业量都以10%以上增长。随着今年全市5条高品质大米加工流水线的投入运行,每条生产线日处理稻谷60吨,今年的农机作业量将继续以两位数增长。

  去年,市农机管理总站重点推广植保、烘干设备。2015年新增粮食烘干机75台,在去年秋冬季长期的阴雨天气里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种粮大户可以不愁雨天,按时收割,直接烘干进入仓库,效益明显。

  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农二代”正在迅速成长,他们在农业“机器换人”的大潮中,成了无可取代的中坚力量,他们前卫的思想和对机械化生产的坚持,加速了“机器换人”时代的来临。他们都还年轻,但他们对“机器换人”在农业生产领域上的应用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坚持。

  市碧得丰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东美家庭农场“农二代”王美君,在不久前刚参加了“檀公馆杯”奇思妙想2016浙江行暨东阳市青年创业大赛决赛,她提出“要把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带进农村”,该项目取得了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而她对农业生产经营中“机器换人”的看法和态度颇具代表性:“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减少了劳动力和成本投入,工作效率上去了,效益也就出来了。种粮就应该全程机械化。”

  恒丰粮食专业合作社“农二代”蒋健的意见与王美君不谋而合:“离开了农业机械化,规模粮食生产无从下手。”

  永良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永良提出的对比更加直观,现在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植保机,3个人半天就能完成的打农药工作量,人工则需要4个人用两天时间才能完成,节约了82.5%的劳动力。种粮大户们普遍反映,在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机械化都比人工节约70%至80%工作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90197-1.html

标签:农机 提升 技术 亟待 机器

上一篇:关于解决耕地丢荒的建议
下一篇:制造业是“互联网+”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