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粮食供给侧改革之思路
2016-04-01   来源:农机360网原创首发   

  近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粮食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15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为历史罕见。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终端消费持续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粮食库存居高难下、进口数量激增、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等问题持续存在,我国粮食阶段性结构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不仅导致国内粮食市场严重扭曲,财政负担也日益加重。我国现行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正在经受巨大考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为下一步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悄然来临。

粮食供给侧改革.jpg
资料图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是三个重点:第一,努力追求粮食总供求的平衡,进一步提高和稳定粮食产能。第二,品种矛盾比较突出,所以要加强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让其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第三,即使总量和品种都平衡,如果价格没有竞争力,国际市场粮食依然会进来。这个意义上来讲,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科技创新能够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要进行农业组织创新,一家一户小规模的生产基础要通过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土地耕地流转集中去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

  一、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存在的突出问题

  好的形势遮不住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我们现行的粮食政策是在2004年开始施行的。如果把粮食体制分解开的话,就可以看到有三个大的板块,一块是价格形成机制,第二块是农民补贴政策,第三块是粮食收储制度。粮食政策作为供求关系调节的政策,它是短期的。到了一定程度,这个政策可能变为弊大于利,到今年这个政策运行13个年头,大家已经理解到了,这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形势告诉你,不改就走不下去。但现在不能因为要改这个就认为当年政策做得不对。具体来说如下:

  (一)国际经济发展形式不容乐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坚挺,最近这段稍微贬了一点,现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和2005年以前相比,我们升值了26%。意味着什么呢?国际市场的农产品是以美元计价的,进入中国,折算成人民币的时候,它要贬掉26%,进入中国,折算人民币,要进一步降价。国际农产品的价格在降价,运到中国还得降,因为美元兑人民币贬值。与此同时,能源价格暴跌,粮食大宗产品,国际贸易要大通多运,基本都通过海运,石油价格跌,海运价格也跟着跌。局面是客观的,我们也要承认我们的农业竞争力不够。

  (二)粮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高”并存。近年来,国内粮食产量连年提高,2015年达到12428.7亿斤,同比增加28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国际粮价较低,粮食及粮食替代品进口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国内粮食消费总量随经济步入新常态而增速放缓,部分品种消费量呈下降趋势。在粮食产量、进口量齐增和消费持续低迷的双重作用下,粮食库存屡创新高,粮食收储矛盾十分突出。

  (三)品种结构供需不平衡。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不平衡矛盾非常突出,玉米和稻谷呈阶段性过剩,大豆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据分析,近几年我国玉米、稻谷连年丰收,产需有余。由于价格低廉的大麦、高粱、木薯干、DDGS等玉米替代品进口量激增,2015年高达750亿斤,各种渠道进口的低价大米数量也不断增加,挤占了国内市场,加剧了玉米、稻谷供求矛盾。由于大豆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种植面积逐年萎缩,而消费需求逐年扩大,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2015年高达1600亿斤以上。有些品种,玉米生产出来了,市场不需要这么多就要进仓,这是我们当前生产中的农业生产面临的一大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推进农业,推进粮食的供给侧的结构改革,至少在粮食生产上要调整品种结构,让我们的生产更加符合市场需要,这是一个问题。整个粮食三量齐增的局面,不单在一个渠道上,更严重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于是价格比他高得多。

  (四)粮食价格“三个倒挂”。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粮食价格处于全球“高地”,呈现产区与销区、原粮与成品粮、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三个倒挂”的局面。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国内市场已连续41个月呈现“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的状态。2015年底,小麦、大麦、玉米三大谷物国内外价差每吨分别为771元、745元、790元。

  (五)托市政策遭遇“两板一箱”。随着生产资料、人工成本的上涨和国家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连年实行,我国粮食托市价格遭遇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农业补贴也已逼近“黄箱”上限,现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处于“提价扭曲市场,降价伤害农民”的尴尬境地。粮食价格补贴空间有限,政策实施成本上升,边际效用递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7160-1.html

标签:农机 思路 改革 供给 粮食

上一篇:您在“农惠通”的投资都让谁受益了?
下一篇:植保无人机推广和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