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谁能啃动“互联网+土地”这块大奶酪?
2015-05-26   来源:投融界   

QQ截图20150526092535.jpg

  在“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互联网+土地”已经开始了实践和落地。但是,始终没有触及到“土地”这一骨髓。在投融界一位观察员看来,最近诸多农业项目表明,“土地”开始成为农业领域创业的热点和核心,围绕着“土地”而上线的农业互联网项目有增多的趋势,并且被寄予厚望。

  “互联网+土地”的“玩法”

  互联网公司其实早就开始关注土地。

  早在2011年的时候,网易宣布在浙江湖州安吉县租用1200亩土地建养猪场,并且开创“第三代养猪模式”“敲键盘养猪模式”。

  2012年,褚橙火了,科技和互联网大佬纷纷为褚橙站台,褚橙一时间一箱难求。跟随褚橙的,还有柳桃以及潘苹——柳传志投资的桃园以及潘石屹投资的苹果种植。这些项目背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选土地。

  在2013年之前,“互联网+土地”的“玩法”,准确地说应该是“互联网公司+土地”,即互联网以及科技公司出资,获得土地使用权,然后开展农产品生产。

  在2013年之后,电商大潮涌起,“电商+土地”的模式兴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商对土地上获得的农产品进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销量。这种“玩法”主要改变的是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对于农业生产环节影响有限。

  当下,互联网开始触及农业的核心——土地。根据投融界的监测,平均每一个月都有一个知名的互联网农业项目上线或者获得融资,这些项目或多说少开始改变传统的土地组织方式。例如淘源生活,让用户决定一块土地上种什么;比如一地一味,大力推广农业单品。引起更多热议的是阿里聚划算推出的“聚土地”项目,直接指向土地流转制度,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决策的顺序。

  “聚土地”项目的基本做法是先将土地流转至电子商务公司,然后流转给用户,可以私人定制,也可以众筹,用户支付使用费用,同时获得土地上的农产品“,投融界一位分析师解释说。

  “互联网+土地”还能有哪些“玩法”?

  “聚土地”项目的上线,至少有三种意义。第一,第一次以互联网思维触及了我国农业的核心资源——土地。第二,改变了我国农业的生产顺序,将原本生产-销售的顺序变为销售-生产,也就是所谓的农业定制。第三,加速了我国土地的流转,而土地流转一直是我国农业落后的根源。

  当然,“聚土地”项目属于“高大上”的农业土地玩法,例如“聚土地”不仅仅让用户获得土地使用权,同时还提供种植技术、农产品物流、农产品电商、农业旅游等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但是,一旦“魔盒”被打开,机会将会脱颖而出。

  在“土地”这一农业核心被触动之后,一些围绕“土地”进行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开始涌现。

  一类是土地流转信息互通的互联网项目。农业土地通过流转,一方面集约化种植,降低成本,提供效率;另一方面引入专业管理,提升农产品品质。但是我国的土地流转却长期在低效率徘徊,关键点就在于信息不对称。农户土地流转之后,农户对土地用途、现状,一无所知。而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填平信息鸿沟,加速农业土地的流转。

  二类是本地化和小规模的“聚土地”项目。阿里财大气粗,租赁土地是千亩级别,可以在八个城市同时展开。但是,这并不妨碍小型创业者在本地开展小规模的“聚土地“项目。因为农业土地实在太多,作为一个新的“互联网+土地”模式,市场才刚刚兴起。如同十年前的电商以及两年前的P2P。

  三类是农村的非互联网项目。农业、农村、农民的核心是土地,一旦土地受到触动,势必“牵点带面”,带动农村其他相关项目的兴旺以及活跃,例如定制农业之下的农家乐、农村休闲、农业基建等等,在“互联网+土地”带动起来的领域,有意在农村创业的,也可以重点关注。

  我国拥有18亿亩可耕土地,每年产粮食6亿吨,每年产蔬菜7亿吨,每一个数字都是天文数字,“奶酪”大小可见一斑。

  “互联网+“能否啃动“土地”这块奶酪,为未可知。但是这样大和诱人的一块奶酪,没有人愿意熟视无睹,包括互联网企业、包括创业者、包括投资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3967-1.html

标签:农机 土地 互联网

上一篇:辽宁分行“金融引擎”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升档提速”
下一篇:促进农村移动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