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用柴油机“国二”升“国三”白了谁的头?
2015-08-28   来源:农机360网原创首发   

  经销商,同样面临着库存如何消化,补贴政策具体如何操作的问题。

  由于农机使用的季节性,厂家往往提前备足用于下一季销售的产品,一般来说提前半年或者一季度开始备货。因此,由于备货原因以及生产数量大于销售的现实情况,导致很多企业积聚了不少“国二”机器。而这些库存多数会积压在厂家的销售渠道--经销商手里。

  湖南省常德市潇湘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尹惠兰表示,“我们不可能零库存,我们的库存怎么办?现在配套国三发动机的产品有吗?我们自己不知道怎么办,还要和我们的用户做大量关于价格上涨和补贴流程的沟通工作。”天津市宝坻福星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德武则表示,“国二升国三是好事,也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政策对我们消化库存、备货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国三“势必带来成本的上升,”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如何备货还不知道,备配套‘国二’的货,用户都是先提机,再申请补贴,如果补贴申请不下来,将会为经销商和用户都带来较大压力,而如果备‘国三’的货,万一‘国二’还可以销售,将没有竞争优势”。吉林吉峰金桥农机公司总经理林国富在表示“我最关心的是配‘国二’发动机的农机什么时候不再补贴,不再落籍”?担忧的同时,还结合本地的情况对现行的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程序和时间提出了质疑,“东北下半年主要销售的是收割机,而补贴从5月份才开始,4月1日,我们的库存肯定消化不完啊”!

  对于消费者来说,“物美价廉”永远是第一选择,在农机市场也不例外。从“国二”到“国三”,成本的上升必然会传递到我们的终端用户身上,此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体操作的不确定性也必然会增加用户的疑虑。作为农机生产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的桥梁,经销商还要承担着做好就价格上涨与用户沟通解释的重任。

  用户,一方面要承载价格上涨,一方面要承受补贴政策错位带来的后果。

  首先,显而易见,无论是柴油机生产企业的技术更新成本,还是农机主机厂的产品升级压力,最终都会以“涨价”的形式转嫁给终端消费者。以玉米机为例,配套160马力以上的柴油机,同型号(4行摘穗剥皮型)配套“国三”柴油机的要比“国二”柴油机的贵1万多块钱,但是目前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是按照行数来定标准的,这个柴油机价格的上涨,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由农民用户来“买单”几乎成为必然。这还只是一次性的购置成本上升。

  其次,农户的农机生产运营成本也会造成上升。由于国三排放需要消耗的柴油硫含量要求在350ppm以下,而目前我国多数区域的柴油含硫量在2000ppm左右,这对农户等终端消费者获得符合标准的高品质柴油是个挑战,也将被迫用更高的运营成本应对变化。国家虽然对于农用柴油也有一定的补贴,那么此次因为环保升级,该政策如何落槌,截止目前也没有任何消息。

  此外,目前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还存在着补贴操作实际滞后于补贴政策,不能及时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等政策错位问题。在“2016年4月1日,所有制造、销售、进口和装用(不允许主机厂装机)柴油机的,必须达到‘国三’新标准”的要求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如何操作的细则并没有明确,终端用户也必然要承担补贴政策进一步错位的结果。因为各省补贴政策实施,几乎都在每年的四、五月份以后,黑龙江省2015年农机补贴政策7月份才公布实施意见,8月24日才公布补贴产品目录和标准。

  在调查中了解到,河北涿州的用户李绍全今年在麦收结束后却购买了一台小麦收割机,这一反常举动背后的原因就是担心明年“国三”产品价格会上升,在补贴额没有相应提高的情况下,导致购机成本增大。而用户每年下半年购买的农机产品,尤其是补贴资金短缺的省份,都存在着“寅吃卯粮”的情况,即今年购买的农机等明年的补贴资金来补,如果今年10月1日以后2016年3月31日前购买的“国二”配套柴油机的产品,没有在2016年4月1日前办理补贴,是否允许在2016年4月1日以后办理补贴,也是个不确定的政策隐患。如果政策制定者不及时明确政策如何实施,大量的购机用户不能办理购机补贴,可能会导致各地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

  对于用户来说,发动机“国二”升“国三”只看到了价格的上涨,如果政策上没有及时到位,环保的成本从群体上看,最后无疑将落到整个产业链的最底端人群,也是最弱势的农民用户群体;从产业上来看,工业升级农业买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本身高企的成本来说,也是不合理的。笔者认为,这本不是国家环保升级方案的初衷,也许只是疏漏。

  前文提到行业人士评价,“靴子落地幻想破灭,农业部坚决按‘非道路柴油机排放升级时间表’执行”,但又有谁能够及时站出来回答我们农机企业、配套的发动机企业 、经销商、用户的关切,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说法,而不是让他们空等急白了头呢?

  笔者看来,在“国三”排放标准实施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用柴油补贴等政策,应该早谋划、早安排,便于企业早准备、农民用户能早安心。而就在前不久《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发布,相关部门是否结合这一意见的实施,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粮、油、糖、棉等主要农作物机具、对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急需的农机具实行农机布置补贴政策的市场化(普惠制),这无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政策改革窗口期,彻底改变当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年年等、年年变、年年骂、年年盼”的局面。

  执笔之意,为各方呼吁。

  版权声明:农机360网原创首发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3871-1.html

标签:农机 柴油机

上一篇:“补贴公文信息采集员”眼中的2015农机补贴各种“最”
下一篇:如何让烟草行业向现代农业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