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机收痛点不突破 蔗糖难有竞争力
2015-12-0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收痛点不突破蔗糖难有竞争力.jpg

  ——由于国内外食糖价格倒挂,导致进口激增,危及我国糖业安全。要破解这一困局,必须依靠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本增效,关键在于突破机收环节。这一系统性难题需要整体解决方案

  提补贴、强配套、定规范收获机推广才能更给力

  “广西是我国甘蔗最主要的产区,约占全国产量的60%。广西2012/2013年榨季种植面积为1584万亩,而2015/2016年榨季种植面积只有1190万亩,两个榨季减少种植面积高达394万亩。”广西农机局甘蔗机械化办公室主任莫荣旭忧心地说。

  造成这个局面,食糖进口过快过猛导致糖价低迷固然是重要因素,而甘蔗生产成本过高却是主因,广西每吨甘蔗的生产成本普遍是巴西、泰国的一倍以上。而生产成本高是因为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低,尤其是机收环节。甘蔗的人工收获费用能占收入的1/3以上,蔗农有句话说叫:“甘蔗赚钱不赚钱,就看能不能机收。”

  甘蔗收获机价格昂贵,国产的要100多万、进口的要200多万,蔗农根本负担不起。“今年,农业部提高了广西甘蔗收获机的补贴额度,从20万提高到40万,还推行农机金融租赁业务试点。广西财政每年安排4500万元农机购置累加补贴资金,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出调整,补贴资金优先满足蔗农对甘蔗收获机的购买。”莫荣旭说。广西农机局还帮助甘蔗收获机生产企业开展新机型试验、示范工作,以扩大甘蔗收获机的推广范围。

  甘蔗收获机的高效运行需要甘蔗种植整齐、田垄整齐以及田间转运设备的配套。“今年,广西安排科技经费380万元进行对相关配套机具进行研发。”莫荣旭说,这主要包括宽窄行甘蔗种植机、预切式甘蔗精量自动播种种植机、入行作业式小型甘蔗中耕培土机、切段式甘蔗田间转运斗等。

  “针对甘蔗收获机重量太大而压坏甘蔗宿根的难题,今年广西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在部分‘双高’(高糖高产)基地开展甘蔗机械作业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建成基于北斗卫星的信息化试点8个,基于GPS卫星的信息化试点2个。”莫荣旭说,试点利用北斗(GPS)导航系统,实施拖拉机、甘蔗种植机组自动驾驶,达到甘蔗种植开行直且行距均等,确保蔗株、宿根免受碾压。

  “甘蔗机收虽然提了有十多年,但真正下大力气推广是从2013年自治区提出‘双高’基地建设以来,严格意义上说现在还是仍处于探索阶段。”莫荣旭说。今年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制定了《甘蔗宽窄行机械种植作业技术规范(试行)》、《甘蔗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规范(试行)》、《甘蔗机械联合收获作业技术规范(试行)》,对甘蔗从种到收给出了明确的规范。

  捋顺利益联接机制才可激发正向合力

  我国甘蔗机收很快就从整秆式为主发展到切段式为主、整秆式为辅的阶段。“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发展太快,使得我们的切段式收获方式的推进不如人意,比想象的困难得多。”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区颖刚说。

  这是因为,甘蔗机械化生产是一个系统问题,核心是收割机械化系统。一个系统不光是一两台机的问题,除了有好的机器,还需要种植园区的地形地貌、地块情况等环境条件、作业方式、管理方式等很多的系统因素配合,才能发挥机械的效能。近两年,各地对甘蔗机械化生产系统逐渐形成了理性认识,愿意将力气花在改善系统环境条件上,比如广西提出了一个5年整治500万亩“双高”示范地的规划,对土壤等环境条件开展大规模整治。

  “但是,由于整杆式制糖设备运用由来已久、设备改造成本高昂以及切断式甘蔗不耐存放,糖厂并不太愿意收购切断式机收甘蔗。”区颖刚说。一些地方政府无奈采取分配蔗区的方法来促使糖厂采取机械化,与糖厂签订协议,要求糖厂保证接受机收的甘蔗,否则就减少给他们提供蔗源的蔗区面积。虽然这是一种权宜之计,也显现出甘蔗机收推广的难度。

  “这其实是蔗农、机械化服务组织、糖厂、政府四者之间还未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表现。这中间关键是糖厂。”区颖刚说,糖厂配合,农户就不会给服务组织添麻烦;糖厂给服务组织和机械研究单位及生产厂家试验示范的机会,就能促进机械的快速改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3641-1.html

标签:农机 竞争力 蔗糖 突破 痛点 机收

上一篇:中国企业家在汉诺威收获了什么?
下一篇:“互联网+农机”起步 前路漫漫 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