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刚刚起步
京东集团总裁蓝烨指出,创业和创新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未来,电子商务是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撑重要平台。当前,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在于它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流通成本并提高产业链的效率,使节约下来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和供应商,从而促进产业的共同繁荣。
1999年,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子商务公司诞生,尽管电商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并且形成后来居上之势。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购人群,网络零售额已经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据预测,中国将逐渐拉大对其它国家的距离,到2018年,中国的网络零售额将占到全球的40%。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和英国的网络零售额占总体零售额比重超过10%,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9%,其中美国为6.5%。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商潮流培育了更多的龙头企业,目前全球市值超过100亿的电子商务企业共有11家,中国占了四家,分别是阿里巴巴、京东、携程和唯品会。
中国网库董事局主席王海波认为,当前,电子商务看起来很繁荣,但是大多所关注的只是IT和网购,或者说在关注“双11”、少数几家做网购的电子商务,实体企业还没有在电子商务大潮中获得红利。目前,虽然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实现了颠覆性的革命,但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还只是刚刚起步。
中国网库董事局主席王海波认为,中国提出“双创”不是鼓励所谓的创意公司拿着概念去融资,而是要实体企业进行创业和创新,但实体企业做不做这个事情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增量经济。目前,有两个要素可以做到增量:第一个是高附加值。未来电商对实体企业最重要的价值就是真正的增量经济,希望有很多实体企业关注电子商务,能够使得电子商务走高端价格,不能让电子商务成为低价代名词。第二个增量经济,就是服务经济。所有实体企业面临的巨大机会就是现代服务业,当前所有的实体都是基于某一个品类发展起来的,一个平台能否抢先很重要,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单品平台的逻辑将会是未来所有实体企业最好的资产,就看企业是否能抢先进入。
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可以说电子商务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对全方位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电子商务虽然势头不减,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和问题,例如:中国电子商务对传统经济的转型作用尚待挖掘、电子商务模式尚未成熟、电子商务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电子商务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
高品质服务能力的体现
京东集团总裁蓝烨展望,未来电子商务将促进线上和线下的深度融合,其中O2O、农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是三个重要的方向。对此,中国电信集团政企事业部总工万军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应用,现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产业的各个环节,这就是国家现在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未来一些商业行为带来了很多新的特点和变化:第一,过去实体店受空间限制和成本约束,摆的货物有一定局限,有了电子商务后,消费者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小众化产品在购买、生产、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变为可能。第二,过去工业产品的核心是规模,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随着线上体系的构建,现在小范围、小规模的工业品生产也带来了大量的需求,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对生产所有体系的改造,使得小众的产品生产越来越成为可能。
蓝烨认为,未来的经济形态和市场需求在变,为了实现电子商务,不管是供应链、金融或者信息服务公司还是传统企业都在关注和研究电子商务。未来国家转型中值得研究和从事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业态:
第一种业态就是很典型电子商务。现在大量库存的产生是因为工业生产是先大规模生产后再通过实体或线上渠道销售,过去高档商品在线下可以做到,按订单生产,未来很多产品都会走到这个领域。虽然很多消费品还是会批量生产,但是越来越多的产业升级的产品会按需求生产,就会解决现在生产中的许多问题。
第二种业态就是B2C。未来很多产品要个性化,个性化的核心是设计,很多个性化产品和创意需要专业设计人员和客户互动来实现的,未来会出现一大批以设计为主导的公司。未来工厂只是一个按照设计公司提供的设计来做生产的车间,现在很多产品是个性的,部分个性的产品可以按需有规模的生产,完全个性的产品则是按单生产。
第三种业态是现在国家在推进《工业制造2025》里的一个核心领域,就是站在实体经济、制造企业来看,未来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未来的制造企业一定会是大量规模标准生产,但也一定会出现一大批企业是按照国内外客户的订单、定制化设计进行生产。
因此,电子商务并不是一个低价、便宜的概念,而是一个高品质、个性化、专享化服务能力的体现,在整个服务过程的三个业态中,第一个和第二个业态中已经有大量成功的企业,第三个业态则是大量企业在推动《工业制造2025》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