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重庆石柱县农机局“五个改变”促农机
2007-03-14   来源:华夏农机网   

    2006年,贵州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中心任务和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创新,规划长远,狠抓农机管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带动下,全省农机化事业呈现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206万千瓦,增幅达19%;全省拖拉机增幅达 29%;完成机耕服务面积608万亩,机收面积263万亩,机械灌溉514万亩;建成各级农机服务组织达1310个;全年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6.94万人次,为年计划的130.3%,全省农机化事业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
    一、购机补贴政策投入大效果好
    2006年省农机局进一步加大了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力度,农机购机补贴增幅较大,全省投入农机购机补贴资金达7000万元,比上年增加4000万,其中中央补贴资金1800万,省级补贴资金1700万,各地、县资金2500万,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扶贫、烤烟等部门购机补贴的资金为1000万,全省86个县获得了购机补贴资金。
    为发挥购机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各级农机部门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多渠道争取投入。金沙县财政投入农机化发展资金达235万元,争取烟草、移民等部门购机补贴资金40万元。仁怀、黄平、道真、贞丰、兴义、开阳等35个市县投入的购机补贴资金在3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争取到的补贴资金也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购机补贴工作进展快、效果好。
    为将这项支农惠农政策贯彻好、落实好,省农机局规范制作并发布了2006年贵州省农机购机补贴产品选型目录,结合贵州实际拟定《2006年购机补贴实施方案》,积极采取措施提前启动农机购机补贴工作。经过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精心组织,2006年全省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26212台,加上农民自费购机,全省新增农机具达41100台,比上年增长28.1%;农机总动力达到1206万千瓦,增幅达19%。特别是耕作机械,比上年增长40%。广大农民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对补贴政策的实施欢欣鼓舞,农民购机热情持续高涨,购机补贴资金供不应求。
   二、机插秧百万亩试验示范推广工程顺利实施
    水稻机插秧是实现贵州水稻全程机械化战略目标的关键,2006年贵州机插秧工作在9个地区的57个县实施,占全省县区数的66%。省农机局超前组织了机插秧培训会,启动机插秧百万亩示范工程,及时下达了《贵州省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推广计划》,并积极组织商家、厂家做好机具储备。
    为确保机插秧试验示范工作取得成功,各示范县农机部门负责人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竭力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按照“培训工作要抓早、技术到位要抓实、示范和补贴要抓好”的要求,加大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力度,做到面积落实、人员落实、机具落实、措施落实,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试验、示范,确保机插一亩,成功一亩,带动一片,影响一方。贞丰县财政拨出15万元专项经费,对试验示范每亩补助农户50元,农机技术人员分片包乡包户,责任到人,全县完成机插秧面积1500多亩;乌当区农机中心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区政府通过签定目标责任书将1000亩机插秧任务下达13个乡镇,区农机中心建立了中心干部职工“包乡责任制”,一个职工包一个乡,机插秧工作成效与奖惩挂钩。
    为使机插秧工作大面积推广应用,省农机部门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创造出 “三膜一网木格育秧技术”,加大对全省57个县机插秧示范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全省利用补贴资金新购置插秧机200余台,开展技术培训和机具演示会770次,培训人数10万人次,共完成机插秧面积32372亩。
    三、重点农时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升
    2006年省农机局把“春耕”、“三秋”作为农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战场提前进行安排部署,各地农机部门从实际出发,积极组织机耕、机收服务队、抗旱专业队,从机械化插秧、跨区机收、小麦机播试验示范、马铃薯机收、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狠抓落实,以推进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提高作业水平为重点,积极组织有机户为无机户、无牛户开展机耕服务,提高机耕质量,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服务。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的组织力度,全力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使全省跨区机收面积大幅增长。全省完成机耕服务面积608万亩,机收面积263万亩,机械灌溉514万亩,机械半机械化脱粒423万吨,机械加工488万吨,农用运输2826万吨,组织农机科技人员下乡2.4万人次,农机出勤达80万台次,组织机耕服务队580个,抗旱救灾服务队230个,投入抗旱救灾机具13.6万台,检修各类农机具11.6万台套,促进了春耕、三秋生产和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试验示范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马铃薯优良品种种植技术在贵州得到了普及推广,尤其是脱毒马铃薯已推广400多万亩。但贵州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技术薄弱,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要把马铃薯产业做强做大,使之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在农机作业适宜区大力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为此,贵州农机部门在2005年引进马铃薯挖掘机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又引进甘肃、青海等厂家生产的马铃薯挖掘机、马铃薯种植开沟起垄机,2006年3月18日和7月21日分别在兴义市和龙里县试验示范,再次获得成功。12个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县全年完成马铃薯机械化作业6万亩。2007年全省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将扩展到30个县。
    五、小麦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启动
    由于贵州小麦栽种时与其它作物套种,为小麦机收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贵州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协商和配合,改进农艺措施,按机械化作业要求对小麦栽种进行改革,为小麦机收创造了有利条件。2005小麦机收取得突破后,黔西南和黔南州农机部门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开阔思路,认真抓好小麦机收工作,联合收割机机收小麦的作业规模和作业面积大幅增长,达50万亩。2006年10月又引进小麦机械化精量播种机在龙里、惠水等县试验,获得成功,有力推动了贵州小麦生产机械化工作的开展。
    六、玉米机收技术实现新突破
    玉米机收技术在贵州还是一项空白,为使该项工作取得突破,省农机局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引进了福田雷沃重工生产的谷神牌三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和河北冀新农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冀新牌二行玉米联合收割机,在龙里、金沙、贞丰、威宁四县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今年,全省玉米机收示范县从4个增加到10个。
    七、农机化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凸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找准农机工作的切入点,省农机局党组从全省农机系统工作实际和农机工作特点出发,提出了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八项举措,在全省对102个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调研工作,对102个试点村制定了农机化五年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平均每个村安排25万元农机发展资金,地县配套25万元,每个村增加100台套以上的农机具,使小康型试点村农机作业水平达到70%,温饱型达到60%,贫困型达到50%,农机服务领域逐年拓宽,从产前延伸到产中、产后,从种植业拓宽到畜牧业、加工业等,平均每个试点村新增2―3个农机服务组织,新训和复训各类农机手350人次,50人取得绿色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
    此外,省农机局还利用农机购机补贴对每个试点村安排3万元,对省局牵头负责的试点村和协办试点村分别安排资金30万元和20万元,共投入资金350万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帮助试点村选择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为农户开展机具操作使用、维修保养和培训指导服务,广大农户在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中学到了更多的农机知识,对农机需求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各试点村新增各类农机1500多台,新增机耕面积50万亩,建立和完善农机服务组织80个,农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示,在突出的村,农机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达到15%。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9546-1.html

标签:农机 改变 重庆

上一篇:湖南省现代农业八大示范工程启动
下一篇:江西新干县全力以赴抓好农机春耕备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