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伊犁察布查尔县将告别撒播水稻历史
2007-04-24   来源:华夏农机网   

    田畴沃野,阡陌纵横,绿浪起伏,生机盎然。拖拉机、耕整机、抽水机等耕作服务队在田间地头来往穿梭,一块块黑油油的沃土在犁铧的身后翻卷,一辆辆运送化肥农药的机动车在笔直的机耕道上欢快地奔驰,一台台抽水机正喷洒着清清的泉水,飞溅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这是谷雨时节,在被誉为“贵州高原第一大坝”的惠水涟江坝区的一幅现代农业的壮丽画卷。

    近年来,惠水县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化,农业装备机械化,农业服务专业化,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和农业产品市场体系,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户增收,成为全省重点商品粮基地。

    三都镇三都村姚忠国父子俩,筹资数十万元,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扶持下,购买了联合收割机、拖拉机、耕整机、脱粒机等10余种农业机械,租赁100余亩稻田当起了种田大户,人均种田20余亩,产粮近3万斤,加上帮人代耕收入,年收入5万多 元。他的儿子兴奋地说,有了农业机械,种田不仅省力、省时,而且提高了科技含量,加快了速度,不用为节令催人发愁。为了多发展象姚忠国一样的现代种粮大户,用农业机械化逐渐取代牛拉马驮,犁耙并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惠水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农机促进法》,不断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补贴的力度,积极邀请省内外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开展耕作演示,现场指导培训农民操作。同时,划拨一定额度的农发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加速了全县整体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全县总计完成农机补贴资金448.7万元,其中县级投入近200万元,总计补贴农机600余台,全县现有农机(具)达到36310台,全县已成立农机服务小组16个,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每年机耕面积超过12万亩。

    让农业科技领跑现代农业,这是惠水县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一以贯之的重要举措。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三都镇金田村,一株株礼品西瓜仿佛象按固定尺寸制造的一样,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近200亩连片种植的基地里,种植记录和作业流程一目了然。党委书记杨靖辉介绍,种瓜大户是按照工业化理念种植的,修建塑料大棚、整地、选种、播种、管理、收获、销售全程采取标准化生产措施。由于科技程度高,亩产有望突破万斤,效益超万元,是常规粮食种植的10倍以上。象金田村这样的科技大棚和种植大户,在涟江坝区随处可见。

    该县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目标,通过培育、引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不断推动龙头企业生产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以此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至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4家,加快和推动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扩张和品质提升,有效盘活了全县原有的低附加值的相关农产品,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这些企业每年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种植合同就达6万余亩,带动2.5万农户创造产值500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500多个,实现工资性收入21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800多万元,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国家级龙头企业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与312户农户签订养牛协议,累计发放牛犊725头,回收育肥牛7200头,促进每户年增收2000余元。                     

    为了化解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该县以建立专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载体,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效地组织农民闯市场,拓宽了增收渠道,还提高了农产品抗风险能力。几年前,和平镇惠明村从外地引进西葫芦种植技术,收益良好。次年,当地农民纷纷仿效,导致产品过剩,销售价格下滑。针对这种情况,该村探索建立了蔬菜协会,组织农户将西葫芦运输到广州销售,价格增长了数倍,使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实惠。目前,全县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20余个,内容涉及种养殖、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售和信息提供等多个领域。

    农业现代化发展释放了涟江大坝的潜能,使全县粮食产量实现年年增长。2006年,在遭受严重干旱和病虫害袭击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仍然取得了好收成,粮食产量达到15.74万吨,比上年增长5.1% ,再创历史新高。其他农产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6年,全县出栏肉牛2.35万头,增长10%,出栏肉猪25.87万头,增长14.98%,其他畜禽产品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实现肉类总产量2.4万吨,增长14.28 %,畜牧业产值4.56亿元,比上年增15.15%,占农业总产值的40%;种植商品蔬菜8万亩,同比增长17.65%,总产量达到15368万公斤,总产值达11984万元,同比增幅为18.94%和20.7%,平均亩产量达到1921公斤,亩产值达1498元以上;种植花卉1500亩,品种100余个,产值1500多万元。种植果树67243亩,产量61450吨,产值6500多万;种植烤烟9299.5亩,生产烟叶24183担,上交烟叶税247万元,实现担均价464.78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9054-1.html

标签:农机 历史 撒播 告别 伊犁

上一篇:湖南洪江市继续列为中央级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县
下一篇:农机跨区作业 受油价影响效益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