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机械经营成柳毛湾农民增收点
2007-11-21   来源:华夏农机网   

    双峰县地处湘中丘陵,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125万亩以上,总产58万吨以上,4次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连续16年亩产过吨粮,共提供商品粮达400多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贡献。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粮食生产效益相对较低的今天,双峰的粮食生产为何始终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呢?

    双峰县委、县政府把农业作为基础和重点,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确定全县粮食生产任务,并分解到乡镇,县里与各乡镇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政府一把手为粮食生产直接责任人,把粮食生产列入乡镇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做大粮食产业,必须借助政策这个“酵母”来激活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县里编印了《一号文件要点》及有关补贴政策的“明白纸”20多万份,分发到每个农户手中。为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一方面直接测算,逐户兑现粮食直补资金;一方面做好良种推广、农机、种粮大户等专项补贴资金工作。近3年,全县共发放种粮补贴、良种补贴达7000多万元,仅此一项使农民人均增加政策性收入达85元。县里每年还从财政上拿出20万元资金,专题用于5个粮食生产先进乡镇的评选奖励。2006年,全县共投入各项粮食生产工作经费500多万元,今年将超过700万元。

    “抓粮食生产是党委政府的第一职责”,县委书记、县长经常督查指导和帮助解决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今年5月,为发展壮大双峰粮食产业,县委书记李大剑亲自与娄底市同星米业有限公司联系,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娄底市唯一一家年产5万吨精米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终于落户双峰。县长彭爱华作为“梓门―印塘―青树坪”5万亩高档优质稻产业带的总指挥,今年已先后5次到基地督查指导,确保了基地的高标准建设。

    近年来,双峰县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006年该县杏子铺镇发生“7•16”特大洪灾,县委、县政府及时部署抗洪,举全县之力帮助受灾群众,组织清除砂石,恢复粮田生产,并做好了灾后重建工作。今年7月以来,该县又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全县降水量和蓄水量不足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二,县委、县政府把抗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先后6次组织召开抗旱工作会议,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先后20余次深入抗旱一线,现场督查,协调矛盾,解决实际问题,全县各级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抗旱,各部门齐心合力、积极支持,全县4000多名干部奋斗在抗旱前线,把旱灾对粮食生产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该县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近3年,全县投入60余万工日、3100多万元,兴修水利工程3.5万多处,加强标准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在调查走访中,梓门镇八仙村村民肖再长的“农业局的干部作风真好,农技干部真是咱农民的贴心人”的话令人感触尤深。他告诉我们,他家今年承包了12亩地,年初到县农业局咨询了一次生产技术,高级农艺师宋仁德接待了他,后来宋仁德经常到他那去,既指导水肥管理,又搞土壤化验,提供施肥配方,还搞病虫调查,指导适时合理用药,今年他家田里亩用农药成本比别人的少一半,而亩产量比别人的高一成。

    “从2004年起,双峰县粮食局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每位班子成员联系2个乡镇,每名农艺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干部联系30个农户,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40多名农技员成年奔走于田间地头、农家屋舍,或调查、或指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年下乡200余天。

    在我们走村入户时,有三样东西是农民提得最多的:一是《农事指南》电视节目;二是《农业科技》小报纸;三是《病虫情报》宣传单。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戴治平告诉我们,《农事指南》是由县农业局和县电视台联合推出的联系生产实际、讲授农事操作的农业节目,每周一期,每期播放二次;《农业科技》是由县农业局组织农技专家编印的、全面介绍农作物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和各种新技术、农业信息的小报纸,一年二期,免费发到每个农户;《病虫情报》主要介绍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和防治对策,由县农业局统一发放到村民,这三项工作县财政都安排了专项经费。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6980-1.html

标签:农机 柳毛 经营

上一篇:农民日报:邓州土地托管制催生农业机械化
下一篇:港北培养“田保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