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山东菏泽五项措施推进农机管理
2008-01-26   来源:华夏农机网   

  主持人:本报记者 汪文

  嘉宾:北京市农业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 翟金津

  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着10亿亩耕地,占到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由于水资源紧缺,这10亿亩耕地的农业生产一直饱受干旱的威胁,同时,缺乏水分的土壤也成为大风起尘的重要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这10亿亩耕地的干旱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自2002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力求在始终保持耕地植被覆盖的前提下完成农业生产过程。这样,既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也遏制了大风起尘的发生。显然,保护性耕作与我国农民的传统耕作模式大不相同。由于不能翻耕地表土,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后的播种、施肥、收获等各环节的技术均必须更新,农民要适应这种重大变化面临一系列困难,这也正是保护性耕作推广难度较大的原因所在。为此,北京市在推广保护性耕作问题上进行了大力探索,从加大农机装备投入着手,成功地带动了各区县农民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2008年,北京市的所有耕地有望全部实现保护性耕作。因而,本期对话请来了北京市农业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翟金津处长,就保护性耕作推广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主持人:目前,全国范围内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工作已经启动,但是推广的速度并不快。而北京市的保护性耕作面积却在迅速增长,并将在今年实现全市覆盖,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翟金津:北京市对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两年前,农业部与北京市达成共识,决心以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时间,使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示范市。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确保2008年示范市目标的达成,北京市以加大农机装备投入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的突破口,制定了农机购置的高补贴政策,即农机购置户只需支付售价的50%,另一半费用由市财政支付。在这一高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2007年,有2万多个农民、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获得了价值7400万元的农机,其中政府补贴为3700万元。农机装备的迅速到位,有力地支持了保护性耕作面积的扩大。因为,在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农机与人工相比较的生产效率优势空前加大,留茬播种、田垄侧施肥等程序更是少不了专用农机装备。2007年全市共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212万亩,示范点涉及9个农业区县的900多个村。由此,一些农机大户已开始把保护性耕作中的农机服务,作为新的增收途径,农机服务组织也获得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主持人:从千百年来的传统耕作模式转向保护性耕作,面临一系列技术细节问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如何保障农民的生产水平稳定呢?

  翟金津:这确实是一个关乎保护性耕作推广能否顺利进行的重大问题,而北京市之所以敢于承诺在2008年成为第一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市,一个重要的条件在于,北京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经验积累方面已有多年的历史,可以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已提出了保护性耕作问题。90年代末,以小麦、玉米两季生产为重点,开始立足北京耕地的不同特点,系统地展开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目前,已形成了夏玉米秸秆青贮―――小麦免耕播种、夏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小麦免耕播种、夏玉米秸秆粉碎覆盖―――小麦少耕播种、夏玉米深松免耕播种―――小麦免少耕播种、留茬覆盖免耕播种春玉米、留茬覆盖春季耙地少耕播种春玉米共六种技术模式。目前,夏玉米的免耕播种已在北京实施了9年,占到播种面积的97%。随着示范点、示范面积的增加,各种技术模式会更加成熟,可以充分保障农民生产水平在新技术模式下的稳定。大兴区对中低肥力耕地的调查表明,夏玉米免耕播种的亩产量为369公斤,高者可达450公斤。总的来看,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玉米、小麦的亩产量能提高10%以上。另外,为帮助农民顺利地转变生产模式,一定要耐心地示范,让农民切实掌握技术细节。为此,我们曾一年内发放了10万多份技术资料,派农机、农艺专家现场指导,并大力培训农机作业骨干。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增强了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信心,而农民的信心是推广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

  主持人: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北京的保护性耕作产生了哪些生态效益?

  翟金津: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益是一个持久的过程,目前比较直接的成果,是烧秸秆问题已彻底解决。北京市有关方面曾做过测算,实施保护性耕作三年后,与传统翻耕相比,土壤水分流失减少60%,土壤流失减少80%,土壤风蚀减少60%,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517%增加到1.811%。根据这一数据,按2006年的177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计算,减少土壤流失690万吨,减少灌溉用水7000万立方米。从当前的经验来看,保护性耕作对于土壤的改良效果是很稳定的。大兴区的耕地多为沙性土地,现在以小麦、玉米两茬作物的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为主,配合以定期的土壤深松,从而在沙土上形成了地表植被覆盖,保墒蓄水,同时促进了沙质土壤的熟化,为治沙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主持人:当前的保护性耕作能为农民带来哪些经济效益呢?

  翟金津:从实践经验来看,农民从保护性耕作中获得的最显著效益,就是降低成本。首先,传统耕作中,一茬作物所需的田间作业为6次至7次,保护性耕作只需3次,即免去了翻耕、重耙、镇压、施底肥程序。这样,一亩玉米可节约成本45元左右,一亩冬小麦可节约成本60元左右。其次,免耕覆盖的节水效果突出,以往一亩小麦需要240吨水,现在用量不会超过80吨。房山区的情况表明,实行保护性耕作后,种1000亩地能节省成本10万元左右。另外,在传统的三夏大忙时节,由于免去了麦收后的翻耕、镇压程序,后期播种可提前2天至4天,有利于种子发芽,为提高单产创造了条件。

  主持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还面临哪些障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翟金津:目前,保护性耕作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小块土地经营与大型耕作机械的使用不匹配。保护性耕作中的农机作业次数并不多,但却至关重要,而大型农机在小块土地上是施展不开的。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有意识地培养了300多名保护性耕作经纪人,请他们向土地相邻的农户做工作,使分散经营的土地实现化零为整、联户作业,便于大型农机统一提供作业服务,而经纪人则从农机服务中得到收益和有关部门的奖励。另外,要注重发挥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目前,全市50%以上的保护性耕作面积,是由大兴区的“兴绿禾”、房山区的“绿海鑫田”、昌平区的“新世光”、密云县的“陈向阳”等农机服务组织承担完成的。农机服务组织的壮大,为转入保护性耕作的广大农民提供了廉价而全面的机械化服务,成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工作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其次,保护性耕作是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的整套技术体系,因此,面向保护性耕作的农艺研发必须跟上,形成农机研发、农艺研发相互支持、相互引导的态势,才能保障我国保护性耕作水平不断提高,迅速跟上国际水准。就此而言,目前保护性耕作中的农机研发、农艺研发还很落后,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主持人:在北方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是巨大的,同时,在从传统耕作模式向保护性耕作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广大农民遇到的实际困难也是巨大的。北京市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成功表明,这一成果确实来之不易。第一,必须针对各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建立起符合当地条件、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第二,必须政府大力投入,支持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和实体,建立起完整的保护性耕作农机服务网络,确保农民得到廉价、及时的机械化服务。第三,推广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认真示范,耐心引导,以使农民充分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获得实惠。总之,推广保护性耕作还有很长的路要求,需要国家给予更大的支持,而所有这些巨大的投入和艰苦的努力,都将是值得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6542-1.html

标签:农机 管理 推进 措施 菏泽 山东

上一篇:北京人大代表建议取消超市商场购物班车
下一篇:市农机化局雷公塔镇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