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泰安:加强领导 强化服务 确保三夏农机用油
2008-05-31   来源:中国农机新闻网   


 

    由于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因机械故障造成晚点,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朱良、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总工程师张铁军和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产发处处长姚春生,5月29日晚上10点才抵达成都。次日一早,宗锦耀司长一行不顾旅途疲劳。立即投入工作,上午8时30分,在四川省农机局5楼会议室举行了“全国农机系统抗震救灾恢复生产捐赠仪式”。随后,在四川省农机局局长母世杰、副局长刁学锋陪同下,于9时30分出发,前往重灾区都江堰市和绵竹市,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深入灾区慰问农机系统受灾干部群众,指导农机系统做好抢收、抢种,了解农机系统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关问题。

 
    中国农机化导报记者用镜头记录下宗锦耀司长一行5月30日全天在灾区的活动。
 

    在都江堰市蒲阳镇蟠龙村,宗锦耀司长(中)、母世杰局长(右二)、刁学锋副局长(右一)
在机电提灌站查看被损毁的泵房。

听取成都市农村发展局副局长鞠石(右二)、都江堰市农发局领导(右一)介绍农机系统的灾情。

在从德阳市前往受灾严重的绵竹市途中,宗锦耀司长在汽车上听取德阳市农机局局长
刘忠顺(左)汇报灾情。

在绵竹市东北镇,绵竹市张副市长(右一)热情欢迎农机化司、省农机局领导。

在绵竹市东北镇双盛村,宗锦耀司长走上田埂,检查水稻机插秧工作。

双盛村一位姓张的机手正用久保田步行式插秧机插秧。

在田边,宗司长与机手交谈,询问当地水稻机插秧的情况。

在绵竹市农机局,宗锦耀司长视察已经成为危楼的农机局办公大楼。

同样成为危楼的市农机局职工宿舍楼。

宗锦耀司长来到绵竹市农机局临时办公的帐篷,慰问坚守岗位的市农机局干部职工。

宗司长向绵竹市农机局许文金(右一)了解农机局受灾以来的工作情况。

在绵竹市东北镇农机站查看被震塌的办公房。

宗锦耀司长勉励东北镇农机站站长李文贵树立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的信心。

宗锦耀司长同正在为机手结算小麦机收费用的东北镇农机站会计握手。

 在结算点的帐篷里,宗锦耀司长手拿机手的作业结算凭条,和前来结算的绵竹市东北镇广和村机手吴顺林(左二)交谈。
 

查看绵竹市农机局驾校和农机检测中心的损毁情况。

在受灾最严重的绵竹市汉旺镇的农机站门前,地震以来,温家宝总理曾两次来到汉旺镇指导抗震救灾。

宗锦耀司长在检查农机站临时办公帐篷的工作条件。

在彻底被毁坏的绵竹市九龙镇农机站办公房前面了解灾情。

绵竹市遵道镇农机站建设的秸秆汽化反应罐经历地震依然屹立,去年,宗锦耀司长曾经来到这里考察。

遵道镇农机站设立的机收结算处。

在机收结算处遵道镇农机站站长张培(前右)向宗司长汇报地震发生以后,农机站组织农业机械双抢进展的情况。

绵竹市遵道镇黄金村十组农机手杨国华(左)地震以来抢收小麦139.6亩小麦,按每亩70元的价格计算,他应收入9772元。在宗锦耀司长面前,他兴奋地数着刚刚从农机局工作人员那里结算的钱款。

绵竹市板桥镇党委书记陈旭斌(左)热烈欢迎部、省农机管理部门领导。

由于当地农民有保存原粮的习惯,受灾以后,大米普遍不够吃,板桥镇农机站5月14日起,在镇中心位置为灾民设立了免费粮食加工点,免费为灾民打米,以解决灾民吃饭问题。

宗锦耀司长一行来到粮食免费加工点前询问每天的工作情况。

近距离观看打米机作业加工过程。

地震发生后,板桥镇灾民安置点饮水发生困难,农机局捐赠给板桥镇人民政府一台省农机研究设计院设计的移动喷洒送水车,由农机站负责用拖拉机牵引向灾民安置点送水。

移动送水车水箱一次可以装水3.8吨。

距板桥镇不远的这个灾民安置点全靠农机站移动送水维持生活。

送水车来到时,人们用水桶等各种容器排队依次接水。

有限的送水只能解决人们饮用和做饭,洗脸洗衣还要另想办法。

宗锦耀司长来到移动送水车前详细了解基层农机部门在安置灾民生活方面发挥作用的情况。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5871-1.html

标签:农机 三夏 用油 确保 服务 加强 领导 强化 泰安

上一篇:刘宪副司长率工作组督导陕西“三夏”农机化工作
下一篇:莱阳10万亩黄连木年可榨4万吨“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