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湖北省农机化办赴仙桃市参加能力作风建设年主题实践活动
2009-05-12   来源:安徽省农机局   

  “我们现在正在利用下雨间隙抢收小麦!很紧张啊!”5月12日下午,记者连线远在四川绵阳的宣州农机手万礼再,作为安徽省跨区作业先遣队的宣州40多台农机,已经到达那里好几天,由于一直下雨,他们一直枕戈待旦。

  记者从省农机管理局获悉:为使更多农民享受政策实惠,农业部拟追加安徽省农机购置补贴1.5亿元,使资金总量达到6亿元,比去年中央财政下达安徽省的农机具购置补贴2亿元,增加了2倍。

  政策力度大 农民购机爆

  刚进入夏收时节,安徽省各地农机手纷纷料理农机。在全国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之一的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葛喜子,将一台蓝色东风504拖拉机开进村,一边擦拭,一边合不拢嘴:“价格5万多,补贴2万多,做梦都笑哩。”

  “申请农机补贴的,多得像是井喷。”区农机局负责人,指着一叠材料介绍。仅联合收割机一项,就有500多份申请,比去年这时多了300多份。

  宣州境内,多山地丘陵,农作物品种较多,农机具需求多样化。水产养殖用的“增氧机”,已有100多台申请;茶叶机械方面,申请300多台。在朱桥乡,某米业公司为扩大规模,申请了4台粮食烘干机……各个农机部门,大呼始料不及。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民工返乡,他们中的一些人,有资金,有眼光,转而投身农业机械化服务。陈金喜在浙江湖州印染公司打工8年,是个管理人员了,今年返乡,申请了联合收割机补贴,准备大干一场。杜在寿、周建明、吴庆峰等人,分别申请到5万块钱的补贴。

  农机经销商金华,其店面就在宣城市区某十字路口。今年仅大拖就卖了二三十台。他神采飞扬:“今年生意超好。”

  截至3月底,安徽省农民今年签订购机协议资金3.35亿元,机具69847台套,受益67232户,带动投资10亿多元。

  告别小手扶 组建农机社

  “刚包了江苏宜兴200亩田,6月份耕种。”在水东镇其林村,53岁的刘大祥精神抖擞:“一趟下来,一二十天,能挣五六万元。”

  他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拖拉机手,见证了农机发展30年历史。去年8月,他与另4个村民,成立宣州第一家农机合作社,从事机收作业,不到半年,毛收入10万元。今年,他们与村民签下800多亩耕种合同,其中150多户是长期合同。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合作社能包下那么多田,靠的就是大拖、插秧机、收割机等家当,可以提供翻耕、播种、收割“一条龙”服务。今年,他们趁着农机补贴,又添置2台“大家伙”,底气更足了。

  这种农机合作社,一般凭资金或农机入股,按股份红,共担风险,能享受不少优惠。从手扶拖拉机手,发展到农机大户,再到农机合作社社长,刘大祥很是感慨:“没这政策,咋敢有这么大的胆量。贷款容易些,优惠再多些,就更好了。”

  宣州区有农机大户500多户,农机服务组织62家,包括农机专业合作社10家。2004年成立的农机使用者协会,已有1900多人。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农村“万元户”多是“手拖出身”。那么,农机服务组织的出现,则预示农业现代化的辉煌。

  跨区作业队 闯出致富路

  洪林镇田花冲村民组,被称为“宣州农机第一村”。一幢幢两三层小楼,矗立在绿树翠草间。

  几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村。“掼桶响,吃四两;掼桶竖,吃山芋。”村民夏泽义还没说完,就哈哈大笑。这句顺口溜是说,当年生产落后,年景好时,一天下来只有四两饭吃,碰上不好年景,只能顿顿吃山芋。

  如今70多户人家,拥有30多台收割机。去年,一台收割机能收2000多亩,赢利10万元左右,农机纯收入已占全村年收入80%以上。房前屋后茶园,也都实现了机械化,家家有一台采茶机。

  夏泽义是农机跨区作业队队长,这两天村里村外忙,组织农机手培训,布置农机保养,为跨区作业做着准备。

  2002年,他与2人凑了近20万元,合买了宣州区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开始农机作业服务。 2年内收回成本,赢利颇丰。村民们纷纷效仿,几年下来,田花冲人富了。“村里跑得最远的,北到连云港,南到广东。”

  宣州区拥有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400多台,超过全国该机保有量的1%,农机跨区作业逐步形成规模,到2007年,把“全国跨区作业先进集体”荣誉揽入囊中。宣州农机跨区作业队,以其技术娴熟,服务优质,管理规范闻名。每年5月下旬到11月,他们的业务跨越大半个中国。去年,该区出动1400台联合收割机,奔赴全国机收作业,仅此一项创收1.1亿元。

  安徽省农机大规模跨区作业就要全面启动了。农机手们,又将伴着心爱的农机,奔向广袤的希望的田野。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862-1.html

标签:农机 建设 主题 实践 活动 作风 能力 参加 湖北省

上一篇:陕西安排部署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
下一篇:江西南城:做好农机“三夏”生产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