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武汉召开油菜机械作业现场会
2009-09-03   来源:安徽省农机局   

  安徽省是中部粮食主产省,小麦、水稻和玉米是安徽的三大粮食作物,虽然最近几年这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在不断提高,但与周边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安徽的小麦平均亩产比河南低100多斤,水稻平均亩产比江苏低200多斤,玉米平均亩产比山东低300多斤。”安徽省农机局局长项安琪在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三大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安徽省农机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粮食生产的“三大行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小麦生产上重点抓种植环节,玉米生产上重点抓收获环节,水稻生产上重点抓育插秧环节。

  安徽省农机局局长项安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省农机化发展紧紧“三大行动”展开,起到了五个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粮食生产,提高了粮食单产和总产;二是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促进了合作组织的发展;四是促进了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五是促进了农民增收。

  “两深一精”农机化技术――小麦高产攻关重要助推器

  围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安徽省农机部门非常有针对性地打出了一张重要的“王牌”――推广“两深一精”农机化技术。这项技术从制约安徽省小麦单产的主要因素入手,通过完善耕作制度,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和小麦播种质量。

  在推广“两深一精”农机化技术过程中,安徽省通过试验、示范,不断完善农机、农艺结合的小麦高产攻关农机化技术措施,形成科学合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和机具配套方案,为小麦高产攻关提供保障。

  据项安琪局长介绍,以往小麦采取撒播的方式,每亩需要种子15-20公斤,而采取精密播种每亩用种不超过10公斤,安徽省目前小麦播种面积在3300万亩左右,仅此一项经济效益就十分可观。

  根据小麦长势,安徽省各级农机部门适时组织观摩活动,加强宣传,用看得见的实效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让“两精一深”技术深入人心。同时,制定适应小麦高产栽培要求的“两深一精”技术作业标准,以农机大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开展培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机作业质量。

  项安琪告诉记者,为了让“两精一深”农机化技术推广到位,在中央补贴30%的基础上,安徽省今年对大中拖配套的旋耕施肥播种机累加补贴10%,达到40%的补贴比例。目前,全省旋耕施肥播种机的保有量达到1373台,仅今年就增加了500多台。

  机插秧――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

  安徽是全国水稻优势产区,发展水稻产业既有生产优势和种植效益,也有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支持,但是,安徽省目前水稻单产水平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水稻总产的增加。机插秧作为安徽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环节和难点所在,又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围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我们大力推广机插秧,插秧机数量增长实现连续三年翻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项安琪高兴地告诉记者。据悉,2006年底安徽全省插秧机数量900台,2007年底为1900台,2008年底为3816台,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新增插秧机4316台,插秧机总量达到8132台,比上年底增长113%,其中,手扶式插秧机7263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869台。

  插秧机快速增长,机插秧面积随之不断扩大,从2006年的10万亩,到2007年的60万亩,再到2008年的126万亩,今年将有望突破240万亩,机插率超过7%。

  此外,今年安徽省建立了25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485个示范点,其中部级示范县10个。今年上半年示范县新增插秧机3458台,占全省插秧机总量的80%,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全局的发展。

  据项安琪介绍,购机补贴政策对农户购买插秧机倾斜是安徽省机插秧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今年在中央补贴30%的基础上,省里再安排20%财政补贴,对水稻栽植机械实行叠加补贴,总补贴率达到50%,且不受购买时间限制,不受购买台数限制,优先保障,专款专用,确保农民购机需求。机插秧技术推广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有的采取激励举措,在中央和省两级补贴基础上对购买插秧机者再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如滁州市拿出500万元,插秧机的补贴率达到了60%-70%,上半年全市新增插秧机1826台,插秧机保有量达到3349台,占全省插秧机的40%,其中天长市达到1500多台。

  机械化收获――玉米增产急需突破的“瓶颈”

  玉米生产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发展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2008年起,全省每年建立50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核心示范区”,连续实施5年。500万亩示范区的整体亩产水平达到450公斤以上,力争突破500公斤。

  “玉米晚收七八天,提高品质粒饱满;农民只要按此做,增产一成也不难。小麦晚播七八天,造墒播种保苗全;冬前好管育壮苗,节水节本能增产。”这是农业专家对“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总结的顺口溜,生动地说明了这项技术不需要增加生产成本,只需适当延迟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时间,就能起到玉米大幅度增产和小麦安全越冬以及节水作用的特点。在这种情形下,玉米机收的作用和价值愈发凸显出来。

  项安琪告诉记者,为了加快推进玉米机收,2008年省农机局专门安排550万元资金,对11个玉米生产重点县,开展玉米收获机械购置专项补贴。每县50万元,补贴玉米收获机械不少于30台,并在年底对推广玉米机收力度大的县,进行了表彰和奖励。今年,安徽省继续对玉米收获机加大补贴力度,同时,玉米主产区农机部门还积极做好适用机具的选型、推荐,为农民提供购机指导,引导和调动农民购机用机。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增加349台,增长34%,这些高效收获机将在即将来临的“三秋”生产中大显威力,保障“三秋”农机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3246-1.html

标签:农机 作业 现场会 机械 召开 武汉

上一篇:福建召开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下一篇:国家补贴决定拖拉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