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青岛胶州农民大棚里过年有滋有味
2010-02-21   来源:江西省农机局   

  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江西省水稻生产实现连续六年增产,正处于最佳发展机遇期,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随之得到明显提高,广大农村对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水稻机插是制约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是突破水稻机插的重要环节。2010年,江西省农业厅决定在全省开展“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对夯实农业基础、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和实现“三个千方百计”、“三个努力确保”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实施意见精神为指导,以实施科技兴粮为主战略,以创新农技推广方式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坚持以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为主抓手、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和服务对象、以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专家指导为技术依托,结合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技术推广服务效率和粮食生产效益,全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目标任务。2009年,全省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3277台,机插秧面积达230万亩,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4.6%。从2010年起,经过3年努力,全省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达到20%;到“十二五”末,机插水平达到30%,基础条件较好市县力争达到40%,同时,力争在全省重点发展10个机插水平突破50%的县(市、区),为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扎实基础。在双季稻机插中,要加快对早、中稻育插秧的推进,稳步推进二晚机械化育插秧。具体目标为:

  ――2010年全省水稻插秧机保有量突破6000台,计划水稻机插秧面积达400万亩,水稻机插秧水平提高3.4%,全省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8%;

  ――2011年全省水稻插秧机保有量突破1万台,计划水稻机插秧面积达650万亩,水稻机插秧水平提高5%,全省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13%;

  ――2012年全省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达到1.6万台,计划水稻机插秧面积达1000万亩,水稻机插秧水平提高7%,全省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20%。

  二、加强领导,落实好责任制

  1、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

  江西省省农业厅成立以党委书记、厅长毛惠忠为组长,副厅长张忠平、巡视员彭济民为副组长的“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领导小组,省农机局局长王绍萍、省粮油局局长刘宝林、厅计财处处长刘建堂、厅科教处处长张跃远、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周培建、省种子局局长吴国昌、省植保局局长舒畅、省土肥站站长周志成、省农垦办副主任陈志宏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机局,王绍萍兼任办公室主任,郭晓巩、刘国昕、曹开蔚为办公室副主任,具体协调指导创建活动有关工作。

  成立“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技术专家组,聘请省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叶厚专为组长、首席专家,省农机局郭晓巩、省农业工程研究所周韧金为副组长,省农技推广总站曹开蔚、省植保局钟玲、省种子局盛根龙、省土肥站邹绍文、省农垦办曹平贵为技术专家组成员,负责全省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各市、县(区)农业(农机)局要根据“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设立相应工作机构,落实技术专家和工作人员,及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上报省农业厅。

  2、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一)部门责任。省农机局负责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选型工作,落实好水稻插秧机手培训和机具使用、维修服务指导;省粮油局、省农机局、省农技推广总站牵头做好农机、农艺部门工作配合和高产示范区建设项目推进工作,落实好水稻机插面积;省农技推广总站负责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艺技术集成示范和栽培技术指导;省植保局负责机械化育插秧病虫害的防治指导;省种子局负责根据示范点需求筛选供应适合我省双季机插的优良水稻品种;省土肥站负责省级机插示范县的测土配方及指导机插大田科学施肥指导;省农垦办负责场区内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指导;厅科教处、厅计财处负责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科研与示范进行立项和推广示范经费安排下达、监督检查等工作,并组织年度检查和验收;省农机鉴定站负责协助省农机局对省水稻机插示范方案的编制和机插育秧物化成果――专用营养剂的转化。

  (二)分级责任。2010年,省农业厅重点抓好20个水稻机插示范县(场),并开展指导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技术服务,每个示范县(场)早中稻机插面积一般不少于2万亩、晚稻机插面积不少于1万亩;各设区市至少也要确定2个以上机插示范县,每个示范县早中稻机插示范面积不少于1.5万亩、晚稻机插面积不少于1万亩;各县(市、区)至少要确定2个以上机插示范乡镇,每个示范乡镇早中稻机插面积不少于1万亩、晚稻机插面积不少于0.5万亩。全省粮食主产县机插水平达到10%以上,其他县机插水平达到6%以上,确保全省平均机插水平达到8%。2011―2012年,全省将巩固示范成果、扩大示范区域、增加示范面积,保质保量完成技术推广任务。年度确定的机插示范县(场)、乡的地点、农户、面积请各设区市农业局于当年3月1日前报厅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技术指导。江西省省厅统一制定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操作规程和编印服务手册,农机、农技、种子、植保、土肥等专家为农民提供好技术咨询指导服务。

  三、保障措施

  1、强化行政推动,加大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省农业厅将对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和插秧机实施累加补贴,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用于工厂化育秧设施设备补助,适当考虑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经费。各级农业(农机)部门要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和资金支持,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纳入“新增百亿斤优质商品粮工程”、“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等农业项目中,作为今年和“十二五”的重点工作,并纳入相关市、县(区)、乡镇政府绩效及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考核指标体系。

  2、健全技术推广体系,提供“一五一”挂牌服务。农业部和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由农机和农技推广部门进一步健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大对机械化育秧技术试验示范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机插专用育秧制剂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在开展助农兴粮“一五一”挂牌服务活动中,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机部门要分别对1000亩、500亩和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采取一对一结对挂牌服务,重点做好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服务,加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力度,为农民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

  3、加大培训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继续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培训力度,省一级重点抓好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市一级重点抓好对技术骨干的培训,县一级结合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重点抓好对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手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培训,形成成熟的本土化育插秧技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并通过召开机插现场演示会,设立试验对比田、示范田、样板田等形式,以实实在在的典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不断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服务活动引向深入。

  4、加强机制创新,推进市场运作。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必须创新服务模式,走政府引导、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各地要积极探索有效推广模式,建立经营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插专业户)为周边农户提供育秧、机插等作业服务,拓展服务范围,扩大服务对象,增加作业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有效地提高机具的利用率和水稻机插经营效益。同时,积极推广订单机插秧作业模式,提高跨区作业的组织水平,加强插秧机维修和配件供应能力建设,以进一步开拓和发展作业市场,增强机插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后劲。

  5、实施奖励措施,推动深入发展。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总结表彰会,交流经验,总结工作,对机插推进效果好的市、县(区)和乡镇、场以及在育插秧技术科研、推广、宣传、培训、维修、服务等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推动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深入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2144-1.html

标签:农机 有滋有味 棚里 农民 青岛

上一篇:大棚里头过大年
下一篇:保障蔬菜供应塞外河套今年将新建设施农业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