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苍山:大棚蔬菜春来早
2010-02-24   来源:青海新闻网   

  兴起在西宁市北的蔬菜基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发展设施农业纪实

  二月,在这个严寒还未退尽的时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各个蔬菜生产基地,呈现出一片沸腾景象,每天都有几十吨的各类时鲜蔬菜在黎明前运往西宁市的各个蔬菜市场。

  大通县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发展设施农业,进而实现“做强基地,富裕农民,服务西宁”的良好效应开始显现出来。

  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设施农业,蔬菜大棚成为农民家里的“摇钱树”

  在位于大通县黄家寨镇黄西村的大通县馨缘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占地328亩的产业园区内的110余座日光节能温室有序地排列着,一栋挨着一栋绵延出一幅壮观的景象。

  黄西村党支部书记,园区承包人杨福田带领记者来到一温棚内,室外寒气袭人,室内却温暖如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郁郁葱葱,辣椒、油菜、菜瓜等30多个品种的精细蔬菜显出良好的长势,尤其抢眼的是一个个吊在半空的小西瓜,已经趋于成熟,就待在节日期间上市了。

  杨福田介绍说,2008年,他承包了村里的328亩土地,建起了110多栋日光节能温室。温室当年建成当年见效,实现利润10余万元。去年,他再次扩大了温室规模,并从村里招了60余人,到园区从事蔬菜种植,每人每月可领到1200多元的工资,庄户人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

  同时,杨福田一脸喜色的告诉记者,随着春节的到来,他温室里的蔬菜卖“火”了,每天都从大棚里摘下3吨多的蔬菜由两辆汽车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宁市场。

  多年来,大通县紧紧围绕“把大通建成西宁市重要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给基地”的思路,重点打造了双新公路沿线千亩日光节能温室产业带,以每年1000栋以上的规模递增,通过8年的滚动发展,全县蔬菜生产面积达到8万多亩,年产蔬菜达21.6万吨。

  万栋温室成为设施农业的顶梁柱,蔬菜产业带铺就农民转型的新路子

  大通县农牧局副局长赵常胜介绍说,自2008年开始,大通县为做大做强双新公路沿线千亩日光节能温室蔬菜产业带,进一步优化了种植结构,在争取省、市设施农业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重点扶持日光节能温室建设,形成了设施蔬菜产业带,即双新公路沿线日光节能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带;长宁、黄家寨及县城临近花卉、新型果品产业带;城关、东峡食用菌产销一体化产业带。

  去年,大通县又在双新公路沿线千亩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初具规模的基础上,筹措资金5780多万元,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600栋,重点实施了黄西村富民生态设施农业、凉州庄村丰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塔尔湾村同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下旧庄佳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随着7个设施农业园区已建成投入生产,通过园区建设共实现土地流转2041亩,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及蔬菜生活技术用工3600余人,每年可实现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土地租赁收入150余万元。

  新庄镇台其庄村党支部书记祁生福说,他们村的村民几乎家家有大棚,靠着种菜,村民们富了起来,许多人家盖了房、买了车。还有许多村民在种了几年菜之后,搞起了蔬菜贩运,当上了蔬菜生意的经纪人。大家都忙着抓住机会在蔬菜上挣钱,村民们没有一个能闲得住的。

  “栽树引凤”龙头带路,大通设施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大通县设施农业在顺风扬帆,取得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思路,让设施农业的发展再次“提速”。

  大通以《设施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的新招,为该县设施农业取得新突破注入了活力。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引进大通丰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通同创现代农业示范园、大通县油桃设施果品示范园和大通佳兴现代农业示范园4家设施农业企业,总投资达5420万元,其中,企业投资3608万元,建起每亩投资6万元的高标准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554栋。在享受设施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前提下,鼓励专业合作社兴建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大通县黄家寨镇富民高效生态设施农业示范园、长宁镇康家城郊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园和大通汇源蔬菜果品科技示范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达1242万元,其中,合作社自筹资金629万多元,建设每亩投资6万元的高标准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140栋。

  与此同时,大通县又及时出台了《大通县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采取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方式,推动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截至去年底,全县共成立康家合力、塔尔湾强农等6家土地流转合作社,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1698亩,流转让出土地的农户数达5833户,占承包农户数的7.5%。为设施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铺平了道路。(作者:韩易桦萧柳)

  评论:让城乡在相亲相融中奏出和谐的旋律

  在大通设施农业的满园春色中,我们再次领略到西宁释放出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带动示范作用。近年来,大通、湟源、湟中都在西宁的快速辐射发展中一路迅跑。

  大通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时机,另辟蹊径,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扬长避短,将高效生态的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大通的经典之处在于:面向西宁,服务西宁,从大通实际出发,从西宁需求出发,相亲相融,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迎接城市辐射中不断加快发展。

  在今天,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城市带动乡村,乡村支持城市,城乡发展双赢。

  在过去,菲薄的土地仅够维持温饱,而今发展设施农业,让土地的效益不断增值,这是大通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结果。与此同时,也收获了“服务西宁、富裕农民”的丰硕果实。更体现着大通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过程中,抓住了接受城市辐射和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结合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是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实现跨跃发展的客观要求。

  城市怎么带农村?简言之,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让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

  农村怎样服务城市?就是要让广大农村的绿色农畜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城市、服务城市,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之时,使得城乡统筹更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有了城市良好的辐射效应,广大的农民就会不断解放思想,在更新观念中,强化市场意识,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在潜移默化中置身于城乡一体化的天地。城市在与农村的相亲相融中,也将从农村获得充满活力的发展之源,进而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共同发展的纽带和桥梁,使城乡在相亲相融中奏出和谐的旋律。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2081-1.html

标签:农机 蔬菜 大棚 苍山

上一篇:山东省胶州市大力发展IC卡节水灌溉
下一篇:浙江象山县黄避岙乡大棚春茶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