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一六三团组织学生走进大棚基地了解农业知识
2010-07-27   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在黔西县太来彝族苗族乡芭蕉村采访,正好碰上村民叶胜群在西瓜大棚地里整枝搭蔓。看着一个个嫩绿的果实悄然挂满枝头,叶胜群心里乐开了花:“没有扶贫开发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2008年,生计困难的叶胜群家在扶贫项目支持下,撑起了6个蔬菜大棚。如今,蔬菜年收入超过3万元,不仅还清了建房贷款,还添置了数台农耕机,日子开始红火起来。

叶胜群是近年太来乡实现脱贫3912人之一。至2009年底,农民人均收入从1520元增至2870元,增长88.8%。用4年的时间超前完成了2006年至2010年五年扶贫开发规划的目标任务。

太来乡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2006年,被确定为省委书记石宗源的扶贫开发联系点。近几年,该乡按照石书记“路要好、山要绿、有水喝、人要富”的总体要求和“出精神、出经验”的指示精神,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生态建设,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扶贫开发。

近年,太来乡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兴修公路,全乡13个村已有5个村通油路,3个村通水泥路。全乡水利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建成了5万余立方米的小水窖和近1万立方米的小水池,解决了2.58万人的安全饮水和2000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建成110千伏变电站,实现户户通电和村村通移动通讯网络。一条条延伸的道路,一口口新建的水池……为贫困农民编织致富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太来乡地处三县交界的深山区、石山区。在推进扶贫开发中,该乡注重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大力种植樱桃、花椒等经果林,并通过湿润灌溉系统工程科学治理石漠化,取得良好成效。2006年以来,全乡完成退耕还林9700多亩,荒山造林8500多亩,实施天然保护林1700亩,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26.3%提高到现在的31.5%

太来乡大力推进开发式扶贫,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规模实施以蔬菜、脱毒马铃薯、草地生态畜牧业等特色种养为重点的农民增收工程。扶贫实践中,在农民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扶贫工作中心组、脱贫致富协作组,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扶贫的内在活力。并探索出以“示范+协会+合作社”为主体的运作模式,成立了方田村果康协会发展经果林,芭蕉村脱毒马铃薯合作社发展种植业等。能人示范带动,协会服务指导,降低了农户投资风险。返乡农民曾加霖在箐口村建立的65亩大蒜基地和100亩辣椒基地,带动致富效果明显。

在创新机制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太来乡立足实际,积极倡导“勤劳、互助、进取、奉献”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农民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并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目前,全乡农业适用技术普及率达95%以上,良种良法推广率达98%以上。

近年,全乡通过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共改造茅草危房1772户,建成沼气池2350口。全面实现“两基”攻坚目标,4647名农村困难群众享受低保,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建成农家书屋10个。2005年至2009年,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从8.12‰下降到7‰。

乡信用社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乡发放给农户的小额信贷为300万元,2009年为700万元,今年至531就达到1100多万元。信用社负责人杨大坤说,小额信贷快速增长,说明当地农民还贷能力越来越强,农村经济越来越活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251-1.html

标签:农机 了解 农业 知识 基地 大棚 学生 走进 团组织

上一篇:八十三团大棚蔬菜受益大满足职工菜篮子
下一篇:滨城龙达集团建设能温室发展高效设施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