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制造政策年内出台 农机市场有章可循
2010-08-02   来源:四川在线   

  自6月以来,我省各地又进入挖姜季节。但是,在安县花镇柏杨村蔬菜基地,却看不到一点儿姜的影子。原来,当地农户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从去年开始,采用大棚瓜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在苦瓜地套种生姜,竟使生姜提前到5月份上市,而且,产量和价格都有大幅提高。“瓜姜”间作产量提升上市早在安县花镇柏杨村蔬菜基地,记者看到了一个个爬满青藤、缀着苦瓜的大棚,棚内空地间种的生姜早已收获完毕。作为大棚瓜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的示范户之一、村民刘玉文高兴地说:“12月下种,四五月份就开始采收了,去年,每亩收了1万斤生姜。今年天气不好,但也收了5000~8000斤。连续两年,每斤卖的都是3.5~4元。这比种露地姜提早几个月上市,价钱也高得多。”

  刘玉文还介绍,他原来利用露地净作生姜,每亩下七八百斤种子,“长的时间很长,紧倒挖不成”,从2月份播种,要到八九月份才能收获,亩产只有五六千斤。他采用大棚瓜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以后,每亩下2000斤种子,亩产最高达到了1万斤。

  “但是,刚示范的时候,农民都很担心。”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焕秀介绍,2008年6月,该校利用国家科技部地震灾后启动的灾后新农村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投入10多万元在花镇柏杨村启动了大棚瓜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示范。但是在找示范户时遇到了难题,有的农民怕收成不好,有的农民又自恃有种菜技术而对新技术不屑一顾。于是,他们开了很多次发动会,并承诺如果收获的时候达不到露地姜的产量就包赔,并且给出了每亩大棚补助1万元的优惠条件。最终,只有刘玉文、蒋聪贵、黄志辉等3个村民参与了示范,而且,他们几乎都没有什么种菜经验。不过,“去年,刚一开始挖嫩姜,他们就都笑了”。

  “1亩还要产15000斤苦瓜。”柏杨村支书刘玉华说,从今年开始,柏杨村采用大棚瓜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的菜地,已从当初的10亩扩大到了100亩,苦瓜架下间种的蔬菜也扩展到黄瓜、四季豆、芹菜、莴笋、冬瓜、空心菜等蔬菜品种。

  “其他老百姓的生姜才冒芽芽,我们的就可以卖了。错季才卖得了俏价钱!”示范户刘玉文总结他两年的示范经验说:“这种模式,生姜的产量能明显提升,黄瓜、四季豆、芹菜、莴笋、冬瓜、空心菜的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生姜至少提前3个月上市,价钱比晚3个月上市的高1倍,其他品种至少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高4~5倍。”

  多层增温间作蔬菜长得快

  大棚瓜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为何有此魔力呢?李焕秀揭开了谜底。

  “利用了作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合理间套立体种植。”她介绍,四川农业大学利用生姜作为阳性耐荫植物,不耐高温,不耐强光,在花荫状态下生长良好的特性,大胆首创出姜瓜立体高效种植的新型种植模式:即在大棚内种植生姜,两边种植碧秀苦瓜。

  该种植模式通过对“地膜+大棚”双层增温,乃至““地膜+小拱棚+大棚”三层增温,促进生姜发芽和幼苗生长。苦瓜嫁接苗4月栽种,待苦瓜甩蔓以后,顺着棚架往棚上爬,为生姜遮荫。遮荫一方面可减弱光照强度,避免强光直射,减轻强光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使姜叶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降低蒸腾速度,对促进姜苗旺盛生长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为姜苗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使得遮荫栽培姜田可比不遮荫姜田增产15~23%。同时,地膜和棚膜使地温和棚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增加,有利于生姜出苗和幼苗生长,提高生姜产量和嫩姜品质,提前上市,提高效益。

  苦瓜4月栽种,6月开始采收,一直采收到10月,每天每亩采收苦瓜100斤以上。

  李焕秀说,在苦瓜地间作黄瓜、四季豆、芹菜、莴笋、冬瓜、空心菜等蔬菜,也与苦瓜地间作生姜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增温,使这些蔬菜提前成熟上市。

  她认为,大棚瓜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选择品种很关键。生姜品种选择的是乐山市五通桥的“竹根姜”,该品种适宜鲜食、产量高、抗病性较强、品质上佳。苦瓜品种则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夏秋栽培、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新优品种“碧秀”嫁接苗。

  “尝到甜头以后,今年就有10多户农户跟着干了,哪怕没有了大棚补贴、前期成本比较高,他们都很积极。”李焕秀说,此模式需要配套钢架大棚,每亩包括薄膜、钢架的成本大概在1万元左右,钢架可使用10年,薄膜可使用3~5年,肥料和农药的成本为每亩1500~200元,姜种和苦瓜种总共6000多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193-1.html

标签:农机 市场 有章可循 出台 年内 制造 政策

上一篇:江苏农机安全反光标识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
下一篇:农业部门立足抗灾全力抓好晚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