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代表团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采访参观
2010-08-09   来源:西藏日报   

  1954年,当第一批拖拉机和农机技术人员进入西藏,一台台“铁牛”(农用拖拉机)逐渐代替了传统的耕牛,越来越多的农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具耕作在自治区广袤的土地上,世世代代靠耕牛劳作的人们,渐渐告别了古老的生产方式。

  农机化的装备水平提升

  “西藏在和平解放以前,由于长期受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发展十分缓慢,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使用藏犁耕地、人工撒播、牦牛踩场的生产模式。一些地方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烧荒肥田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农机化的发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自治区农牧厅农机处负责人占都介绍说。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自治区农机化的发展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的农村,播种、收割、打碾、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作业。“铁牛”以更高的效率代替了耕牛的劳作。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和内地各省市援藏力度的逐年加大,对自治区农牧区的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持续不断地增加,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得到了长期稳定的发展。富裕起来的广大农牧民群众纷纷购买和使用农机进行农牧业生产,农机化的装备水平迅速得到提升。

  自治区农机化迅猛发展

  这些年来,伴随着农机化装备的迅猛发展,自治区的农机管理、农机培训、农机修理、农机技术推广和农机供应等管理服务体系也全面建立起来。自治区的农机化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大批的农牧业新机械投入到农牧业生产中,大大改善了农牧业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当记者深入到农区实地了解农民在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后得到的实惠时,堆龙德庆县乃琼镇的农民多吉次仁深有体会地说:“有了机械化帮忙,我现在承包的500亩农田不愁忙不过来,500亩的青稞从前请人帮收割需20多天,现在3天就可完成。机械化作业速度就是快。” 一直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农民种粮非常辛苦,年轻的农民大多不愿一年四季围绕几亩土地转,纷纷选择了进城打工。

  近10多年来,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他们进城打工创造了条件。如今在农忙时节,进城务工的农民不需返乡抢收抢种,只需寄些钱回家就可以快速、高质量地把要做的农活给完成了。“过去没有机械,全部雇人作业,不仅作业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现在500亩农业生产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感觉到比较轻松。今年准备再买两台大中型拖拉机和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如果有可能的话准备再承包一些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多吉次仁说。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惠及农牧民

  自治区农牧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自2005年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鼓励农牧民使用“机耕、机播、机收”。自治区各级农牧部门积极利用政策优势,调动农牧民购机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农机具的拥有量和配套率。

  截至目前,自治区购置补贴机具累计达到7万台(部),补贴机具由“十五”末240台(部),增加到今年的18000台(部);实施补贴县、农场、社区累计达到221个,范围由“十五”末的1个县扩大到61个县、3个农场;补贴种类由“十五”末的4大类6个品种扩大到今年的11大类738个品种;受益农牧民群众累计达到7万余户、50余万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覆盖了西藏所有农牧业县和农场,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40091-1.html

标签:农机 科技园区 采访 参观 农业 国家级 国际 广播电台 代表团 中国

上一篇:浙江湖州:设施农业设备补贴申报工作启动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如何节水农业保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