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现“树抱石”奇观
2011-02-24   来源:农民日报   

  时下,正是小麦返青季节。2月15日,笔者跟随山东省农机办抗旱保苗检查指导小组来到诸城市贾悦镇孟家屯村保护性耕作麦田里。脚下一望无际的“懒汉麦”泛着青绿,尽管地表有些干燥,但用手抠抠松软的地表下面四五公分就是湿土层。

  “你看,仅一沟之隔的邻村的小麦,地表干裂,麦苗发黄,叶片还有些枯萎,快旱得不行了,而俺村的630多亩‘懒汉麦’全部采用了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新技术,旱情明显轻微……”该村党支部书记赵佃福指着眼前的麦苗欣慰地说。

  “都是一样种地,为何你们村小麦没被旱着,咋就长得那么好?”笔者有些疑惑。

  “种地就要相信科学,好的技术就要积极应用。俺村的600多亩小麦已经是连续四年实施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的,去年通过国家的农机补贴,又购进了两台大型震动深松机,将全部的地块都进行了一次土地深松,对小麦抗旱保墒很有利。”赵佃福说。

  据了解,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核心是对农田实行免耕或少耕,将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表,然后用免耕播种机免耕播种,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等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自去年9月中旬以来,该市有效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102.7毫米,偏少95.4%,有66.7万亩小麦受到旱情影响,其中重旱面积达22.3万亩。

  当问起他,免耕播种对小麦生长和抵御旱涝灾害有什么作用时,该市农机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台沐云如数家珍:“免耕播种的小麦之所以抗旱效果好,是因为作物秸秆还田腐烂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起到了保墒作用,减少了土壤的水分蒸发,提高了地温,土壤持水能力增加15%以上,而且利于种子发芽出苗,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发育生长,在气候、种子、化肥、生长期相同的情况下,每亩地块粮食增产10-20%。免耕播种机在播种时旋耕带镇压,杜绝了水分的毛细损失,起到了蓄水保墒和防风固土作用,所以凡进行免耕播种的小麦现在看来,没有受到旱情的明显影响。”

  随行的诸城市农机部门领导介绍,两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保护性耕作示范县项目,积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土壤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去年“三秋”,全市实施小麦免耕播种21万亩,通过对这部分小麦苗情、墒情跟踪监测分析,基本没有枯黄死苗现象,耐旱性较强,土壤湿度明显好于常规播种地块。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7658-1.html

标签:农机 展览

上一篇:有人赔钱有人赚同样忙一冬"温室效益"大不同
下一篇:北京:温室大棚里玫瑰香飘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