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江西农业厅领导深入基层督导春耕生产
2011-03-25   来源:《农民日报》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新疆设施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和保障区域农产品淡季供应的主要渠道。2010年,全区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114万亩,生产反季节农产品254万吨,总产值71.32亿元,亩均效益7162元,农民人均单项纯收入480元。
  在新疆自治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背景下,自治区确定了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设施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全区总面积达到150万亩,设施农产品年产总量达到500万吨,亩均产值达到1万元,农民人均设施农业纯收入超过1000元的发展目标。全区农业系统要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投身于设施农业的科学跨越。
  落实“菜篮子”行政领导负责制,实行设施农业“一把手”工程。要把“菜篮子”保障体系建设与设施农业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安排,认真编修“十二五”设施农业发展规划。要把设施农业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新农村建设考评体系,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设施农业倾斜,切实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与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有机结合,抓出实效。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设施农业效益。要始终坚持“好中求快”的设施农业发展思路,实现科学、良性、健康发展。一是正确处理规模发展与巩固提高的关系,大力实施设施农业“技改工程”,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二是突出区域特点,优化全区设施结构配置,南疆、东疆及北疆逆温带山区重点发展冬季生产型日光温室。三是立足区内市场,主攻周边市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哈密、巴州、和田等地建设保障区内供应基地,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喀什、阿克苏、阿勒泰、克州等地建设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市场的反季节出口蔬菜基地,吐鲁番、哈密等地建设面向内地市场的反季节瓜果生产基地。四是瞄准目标市场,明确主打品种,丰富种植品种,实现设施农产品均衡搭配、平稳供应。五是狠抓设施农业园区化建设,完善园区种植、养殖、保鲜、加工、包装等功能区配套,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
  破解设施农业冬季生产难题,切实保障民生需求。要把发展设施农业冬季生产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展示高效性、保障市场供应的一项重大举措,抓出实效。一是冬季光照条件好的地方要加快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本土化研究推广,做好配套管理和技术措施研发。二是抓好冬季生产型温室的建设质量。三是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冬季生产模式。四是制定完善的防灾应急预案。
  开展质量效益“双增”行动,着力提高设施产业整体水平。要加快推进农技推广服务工作重点转向设施农业,通过设施增效、节水增效、技术增效和品种增效,全面提升设施农业整体生产水平和产出效益。一是建立健全区、地、县、乡四级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探索行之有效的技术服务模式。二是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突出针对性、实训性、实效性,广泛开展设施农业技术轮训活动。三是着力培养一批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大户,以“传、帮、带”促使周围农民转型。四是继续加大新优品种和高新技术与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梳理和集成不同设施结构、不同品种的重大栽培技术措施。五是大力组织开展设施农业集中育苗。六是强化设施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设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7284-1.html

标签:农机 春耕 生产 基层 深入 农业厅 领导 江西

上一篇:山东部署2011年农机技术推广信息宣传工作
下一篇:黑龙江省农机化“大手笔”谋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