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业部启动2011年巡视工作
2011-04-27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近年来,随着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各地农机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一些农业大省在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有些地区达到了农机化中高级阶段。与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相比,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为代表的大都市,他们的农业之路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农业在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农业生产不是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提供蔬菜、水果,并发挥生态和环保的作用。那么他们是如何选择适合本地区农机化发展的道路?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前不久在京参加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农机局长培训班的北京大兴区、上海松江区、广州番禺区农机部门的学员。

  北京大兴: 农机化挑起大兴青贮饲料产业

  大兴区地处北京南郊,耕地近30万亩,主要以西瓜、蔬菜和青贮玉米种植为主,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也是大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大兴区有许多养牛场,青贮饲料的需求量很大。2010年,北京市出台了《南城发展计划》,将大兴区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今年大兴投入1000万以上资金加快土地流转,计划将更多的土地流转到服务组织,促进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保证青贮饲料的质量。为此,大兴农机服务中心抓住发展青贮玉米饲料这一机遇,在北京市购机补贴政策基础上,大力引导和扶持本地区农机服务组织发展,配备多种先进玉米青贮机械,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大力发展玉米青贮机械化,拓宽服务内容,提供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服务。积极帮助合作社加强与养牛场联系,签订青贮饲料供应合同,从原有的“农户―养牛场”模式演变为“农户―服务组织―养牛场”模式。据大兴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健说,目前在大兴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农机服务组织,将土地流转给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化生产水平,保证供应量和供应时间,提高了青贮质量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这种“集中土地,独立经营”的模式很受当地农民喜欢。目前,大兴区农机合作组织种植规模达5万亩共有8家,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由2009年的9.2万亩增加到15万亩。

  大兴的特点围绕农机化快速发展形势,以政策优势为基础,以扶植农机服务组织和帮助土地流转的方式为特点发展青贮机械化生产,满足大兴都市农业发展需求。

  上海松江: 家庭农场推动都市农机化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经济高度发达,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而农业比重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转移出去。2009年,上海实现农业增加值113.82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83.13亿元,下降0.9%。其中,种植业产值146.8亿元,下降1.8%。农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放弃,在这种情况下农机部门如何发挥作用?当地农机部门提出,利用发展家庭农场的方式破解这一难题。所谓“家庭农场”,一般是由一户农民两个劳动力组成的家庭农场,规模控制在80至200亩规模。据上海松江区农机所所长陈勇介绍,“目前,在松江区共创办960户家庭农场,当地土地流转达到100%。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农业机械得到了很快的推广运用,还解决了郊区出现弃田的问题。”仅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是不够的,因家庭农场规模不大,无法让每户都拥有全套的农机,这样既不经济也不环保。如何帮助承包土地的农民尽快实现机械化生产是松江农机所面临的难题。上海松江区农机所依托中央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购机补贴提高到70%,针对合作社场库棚建设问题,农机所加大农机合作社三库一间建设力度,对每个农机合作社场库棚建设补贴10万元,并在镇村组织、协调下帮助落实农机作业服务协议等,全区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了32家农机合作社,目前,上海松江区16万亩水稻耕种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针对上海提出的农机化发展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农机的高效、低耗、优质、低污染和安全舒适。陈勇表示,今年松江区将对高新、节能、舒适的机具进行加大补贴,特别是对老旧机具的报废更新,争取让松江区的农机化发展实现高效、环保。

  广州番禺: 设施农业成为农机发展重点

  在都市农业的发展进程中,设施农业以高效、节省资源等诸多优势迅速崛起,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新宠”。设施农业成为农机部门新的工作重点。

  为了适应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都市农业,番禺区农机办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适应这一变化。番禺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随着农业产业调整,从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蔬菜、花卉、水果和水产为主的格局发展。

  据番禺区农机办副主任陈大标介绍,2009年番禺区开始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截至目前,番禹区共补贴自动喷灌设施1.9万亩、花卉蔬菜大棚设施1041亩、水产保温大棚8031亩,补贴购置农业机械1.8万台(套),实施财政补贴4172万元,引导农民投资8344万元。2010年,番禺区共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00万元,其中投入到设施农业装备购置补贴资金就达到1300多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花卉、蔬菜等作物的设施农业装备建设。番禹区农机办积极探索设施农业“以奖代补”补贴的办法,在全省率先实施由区财政对花卉蔬菜大棚、水产保温大棚和自动喷灌设施给予1/3的财政补贴,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为了做好设施农业建设,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番禺区农机部门牵头邀请种植、养殖和农业工程方面专家组成设施农业工作小组,共同研究设施农业,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成果是在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支撑下,番禺区农业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花卉大棚由隧道式大棚向构件连体大棚升级,水产保温大棚由杉木结构向钢架结构升级,喷灌设施由简易喷灌向水肥一体化的自动喷灌升级。除此之外,番禺区农机办的设施农业工作还涉及到了设施养殖。陈大标说,在采购水产养殖装备时,例如设施鱼塘需要购买增氧设备,饵料投放设备等,农机部门通过示范推广,对生产企业产品进行统一试验和选型,由工作小组一起讨论选出先进适用的产品。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6880-1.html

标签:农机 工作 启动 农业部

上一篇: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调研海产品加工生产现状
下一篇:黑龙江现代农机合作社成春耕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