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黑龙江佳木斯市:"远程流动讲堂"进农民种植大棚
2011-05-12   来源:互联网   

  五月的鼓乡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在安塞县沿河湾镇方塔村,农民王庭明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果园清理杂草、修剪树枝忙个不停,果园里的一个个圆形集雨窖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安塞县解决制约山地苹果发展“瓶颈”的真实写照。

  1999年,在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再造绿色山川的号召下,安塞农民在原来的坡耕地上种上了苹果树。村民王庭明是村里公认的“能人”,也是村里第一批开始种植苹果的果农。可看着果树一天天长大,王庭明却眉头紧锁。

  “我们这非常缺水,果树浇水、喷药、刷白都需要水,山上没有水,只能到沟底背水上来”王庭明回忆起两年前种果树的艰难颇有感受。据王庭明介绍,从沟底到果园有十来里山路,背一趟水就得花两个小时,背来的水只敢用于果树的喷药和刷白,根本谈不上浇树,遇上大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果树枯萎。

  两年后的今天,站在方塔村山坡上放眼望去,山山峁峁之上,水窖星罗棋布。谈起栽种苹果,王庭明的忧虑不再,喜笑颜开。“有了集雨窖,夏季苹果生长旺季能浇两次水,春季喷药和冬季刷白就不用到沟底背水了,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提高果子的水份。”王庭明说道。

  2009年,安塞县被确定为中央小型水利建设重点县,安塞县迎来小型水利建设的春天。两年来,安塞县就安排5490万元专项资金完成了山地果园节水灌溉4565亩,山地蔬菜大棚300棚的建设任务。安塞县因地制宜,按每亩山地果园建设两个7.5立方米的集雨窖,解决45棵果树用水,实施灌溉后,亩可增产果品300公斤,增收1200元。

  “去年我家的十亩苹果卖了5万多元,比前年多卖了一半还多。”王庭明高兴地说。目前,方塔村村民80%的收入都来自苹果,建成果园2500多亩,果园面积还在不断扩大。被村民尊称为“富民池”、“及时雨”的集雨窖成为山地苹果提质增效的关键,也成为退耕还林后新时代的“引擎”。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6572-1.html

标签:农机 农民 种植 大棚 流动 远程 黑龙江

上一篇:安徽古沛镇:大棚肉鸡养殖势头迅猛
下一篇:新疆阿图什:大棚种植试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