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滨海新区联动智能温室大棚葡萄成熟 可供游人采摘
2011-07-20   来源:张掖日报   

  近日,通过半年的数据自动上传实验,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安装的两台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运行稳定,各种数据传输正常。有了这台仪器,绿洲现代农业实验示范区的科研人员不仅能及时掌握土壤养分的溶解、转移和吸收及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制定土壤施肥、防虫、灌水的最佳时机和用量计划,而且为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代表性、连续性、可比性提供了科学保证。这项技术只是该示范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的一个缩影。

  甘州区梁家墩镇是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的高效节水型标准化生产示范板块,涉及3个村,占地8000亩。经过一年建设,该镇在清凉寺村新建四代高效日光温室480亩、钢架拱棚117座230亩,配套了温室卷帘机、覆盖棉被、设施农业保险、节水滴灌等。清凉寺村九社农民孔吉明告诉记者:“新建的四代日光温室墙厚了,保温效果好了。配套了低压暗管、滴灌设备,每次只需10到15方水,共需约100方水,只有大水漫灌的三分之一左右。”据该镇党委书记安立国介绍,通过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带动,该镇引进蔬菜新品种23个,推广新技术12项,培育丰和绿叶、三清农友、红山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全镇今年新增高原夏菜面积5000亩,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3万亩,已成为全市蔬菜生产的第一大镇,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550元,达5985元,其中35%来自于蔬菜产业。

  该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试验示范,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今年,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将投资4.68亿元,完成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引进等四大类75项具体建设任务。 高效节水示范技术投资81万元,完成1600亩玉米制种高效节水滴灌示范、完成控制面积1500亩的末级渠系配套建设、300亩大田玉米膜下滴灌示范。设施农业示范完成投资1007万元,建成四代日光温室85座、钢架拱棚64座、配置温室卷帘机及保温设备285台套及微耕、植保等作业机械50台件。林业科技示范完成投资261万元,建成760亩甜叶菊示范园、100亩菊花新品种示范基地、200亩肉苁蓉沙生植物示范基地。引进针、阔叶乔木、花灌木等35个品种,建设园林绿化植物示范基地40亩。现代畜牧示范工程完成投资5201万元。
  宋自龙是甘州区党寨镇汪家堡村三社村民,他家的5亩多地被划入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由于采用大型机械整田、科学施肥、节水滴灌等技术,玉米制种长势超出了他的预期。他告诉记者“按我们平常的种法,庄稼肯定长不了那么好”。该村村民陈永满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将25亩承包地全部流转出去,去年外出务工,一年赚了2万多元。为了保障土地资源最优化配置,年初,示范区在党寨镇率先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为科研院所、生产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与广大农户提供了一个土地流转交易平台。至目前,示范区共流转土地3000亩。土地流转不仅为科研院所提供了试验场地,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生产加工基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为甘州农业的发展搭建了最佳平台。今年,该区坚持从地方性优质产品、区域性优势产业、战略性主导产业三个层次上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区落实各类农作物制种51.5万亩、小麦12万亩、大田玉米5万亩、马铃薯5万亩、高原夏菜15万亩、加工番茄2.05万亩,其它农作物4.55万亩;建成示范点25个,引进新品种210多个;有39家制种公司在区内落实基地,14乡镇个181 个村14万农户参与良种繁育,合同约定亩均产值2250至2520元,相比去年亩均增加400元,助农增收2亿多元。全区形成了川区乡镇发展制种、城郊乡镇发展设施农业、边远乡镇发展轻工原料的种植格局。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5047-1.html

标签:农机 成熟 采摘 葡萄 大棚 智能 滨海新区

上一篇:统筹规划分户建棚 百余大棚富了杜庄
下一篇:依靠品牌闯市场 尼勒克农民为大棚蔬菜上“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