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天津市东丽区发展蔬菜产业 技术送到大棚里
2011-09-16   来源:《衢州日报》   

  近年来,衢州柯城区根据省政府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农业“两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有效整合资源,扎实推进“两区”建设。目前,柯城区启动了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四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八个精品园区的建设,累计投入2.98亿元,建成设施大棚60.6万平方米,微滴灌和肥水一体化设施面积5137亩,建成蓄水池1.1万立方米。综合区内的苦(竹岗)-(子口)公路沿线,现有的“三低”橘园,通过土地整理已被设施农业建设所取代。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沟溪、石梁、航埠等乡镇,发现一批现代农业园区正在建成。  

建全市最大的连栋大棚

  一个连栋钢架大棚,面积约有100亩,这件新鲜事就发生在石梁镇。在石梁镇柘川村的一片低产橘园里,如今已搭建好一栋大型钢架大棚,大棚内的葡萄长势良好,一株株葡萄藤已经上架,明年就能挂果。“我们这栋钢架大棚总面积是6.5万平方米,这些搭建好的大棚是飞鸟型双膜保温的大棚,现在正在搭建的,则是上面要安装阳光板的钢架大棚。”浙江早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雪泉相告,到这个月底整栋钢架大棚就要建好了,总投入达800万元,是目前全市面积最大的连栋大棚。第二期还将搭建两栋大棚,总面积达300亩。

  去年11月,浙江早甜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到柘川村流转了103亩低产橘园,开始投资建一个现代农业园区。“我们是在1118日开始搭建大棚的,钢材自行采购,厚度和质量均较好。”蒋雪泉说,今年3月他们在已搭建好的大棚里种下70亩葡萄,从今年916日开始又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再种下32亩草莓。葡萄采用双膜保温、滴灌施肥的设施栽培模式,是自动调控的智能温室。“温控设备计划在今年11月份安装,如果按我们规划的总面积300亩计算,仅此设备需280万元。”他说,到时候种葡萄的温度、湿度、病虫害检测全部由电脑控制,可大大降低用工成本。而他们种出的葡萄只求精品,一亩地产量控制在750公斤,对接高端市场,到明年615日就可上市,每公斤卖40元以上。

  此外,等到32亩草莓采摘后还将改种上新品种,再种20亩台湾火龙果、12亩无花果。

  退橘改种果蔬效益高

  钢架大棚内栽种的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正陆续上市,山坡上的葡萄、红心猕猴桃、石榴等水果长势良好,我们在沟溪乡五十都现代农业园里看到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以前这里是一片废弃的橘园,2009年,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种上马铃薯、茄子等蔬菜。”投资兴建五十都现代农业园的五十都村村民徐志辉相告。当年由于没有搭建大棚,常规的露天蔬菜经济效益一般。去年5月,在区政府支持下,徐志辉决定走现代农业之路,他一下子流转1000多亩土地,搭建钢架大棚2.775万平方米,大力发展蔬菜瓜果种植。去年,他种蔬菜毛收入达70多万元。

  为了建好现代农业园区,在由他牵头成立的柯城区永辉果蔬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徐志辉还成立了衢州果汇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他不仅在园区投资建成一个五十都生态农庄,还在荒山上种下400亩红心猕猴桃、150亩水蜜桃、120亩葡萄、50亩蓝莓等瓜果。“我现在的总投入已达1000万元,经过两年经营,现代化农业园区已初显成效。”徐志辉说,目前,他正雇人搭建一个3.6万平方米的连栋钢架大棚,估计到10月初能搭好,届时将种上葡萄。目前,他一亩地的大棚蔬菜有1万元纯收入,到了明年,园区的经济效益更高,山上的红心猕猴桃、葡萄等水果能投产了,仅仅是红心猕猴桃一公斤要卖80元钱,效益相当可观。

  循环农业有“钱”途

  一幢90米长的蘑菇房里,几名农民正在用毛竹搭建种菇的架子,另一幢牛舍里是一头头肥壮的肉牛;牛舍外,三四名农民正在用铲车翻着种菇的培养料。“这种培养料是用牛粪和稻草经过发酵一个月形成的,现在每隔一个星期要翻一次料。”98日,衢州市丰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志云相告,到914日,这些种菇的培养料就要上架了,上架后要杀菌一周,再开始种蘑菇。出菇时间是在10月份,今年他用牛粪种菇,估计毛利可达100万元。

  姚志云是航埠镇姚家村支书,为了带头奔富路,他到邻近的何双蓬村承包了200多亩荒山和田地,做起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文章。他先在山上搭建了牛舍,养下一批肉牛。“我养肉牛的目的是为了种蘑菇,一年出栏七八十头,由于一头肉牛要养一年半时间,在养肉牛上只是保本经营。”姚志云说,为了养好肉牛多出粪肥,他还在山上种下70多亩玉米,用玉米秆喂牛。去年,他利用牛粪种蘑菇收入20多万元。

  今年,他牛舍里存栏40多头肉牛,每头有400公斤重。这个月底他还计划再购进30头小肉牛。提高废渣利用率,今年姚志云还种下10亩有机稻,“这有机稻,不治虫,是用蘑菇的菌渣肥田的。”这么一来,通过“秸秆―牛―菇―有机稻”的循环生产,姚志云的肉牛养殖基地已成为全区有名的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示范点。他不仅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带了个好头,还带动当地百姓增收。如今,他种玉米、养肉牛、种菇、种有机稻每天要雇用十七八个村民在基地里干活,一天需支付工资1200元左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4095-1.html

标签:农机 技术 送到 棚里 产业 蔬菜 发展 天津市

上一篇:黑龙江省桦川县丰年村水稻育秧大棚综合利用农户增收
下一篇:重庆丰都:大棚种香丝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