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全区新增设施农业2430亩
2011-11-04   来源:人民日报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二塘新村农民陆开冲,种了55亩草莓、葡萄、甜瓜等,一年收入高达五六十万元。“我每天都能收到气象预报短信,这可帮了我的大忙。”他告诉记者。

  陆开冲的地里全部采用大棚种植,一个钢架大棚和上面的薄膜,价值超过1.5万元,再加上棚里种的瓜果,一个大棚的总价值就达到几万元。一次,慈溪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雪袭击。陆开冲收到气象局频频发过来的预警短信,引起了警惕,他请人帮忙,日夜不停地扒掉大棚上的雪。雪一连下了将近20个小时,大棚上扒下来的雪堆了有一人高。48岁的陆开冲说,“搞了20年的设施农业,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幸亏气象短信一再提醒,保住了大棚,不然损失就太大了。”

  慈溪市地处东海之滨,设施农业发达,目前全市设施大棚农作物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这里的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较多,气象为“三农”服务需求旺、任务重、责任大。

  “设施农业效益好,但一旦遭灾,损失也很大。”慈溪市气象局局长符国槐说,“比如,大棚最怕风,刮大风时整个棚可能会被吹掉。在大风来之前,就要提醒农户把大棚密闭好、加固好,24小时守护。”为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水平,慈溪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逐步构建起一个运转高效、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气象技术支撑体系。

  在宁波北部综合气象探测基地,记者看到,这里专门建有设施农业综合气象监测基地20亩,配备了3套大棚气象要素自动观测设备。大棚里的草莓长势喜人,旁边的自动观测设备,正把温度、湿度、气压等观测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到预报员手中。

  为了解大棚里的“小气候”,提高为农服务的针对性,慈溪市气象局从2006年就开始了这样的观测。经过三年多的资料积累和研究,成功研发了大棚内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模式。去年年初,他们向种植大户推出包括大棚内温度、湿度短期预报和相应农技措施的农用预报服务产品,实现了传统气象预报的“升级换代”。精准的农业气象预报指导农户趋利避害,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的气象环境进行农事操作,推动“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向“看天吃饭”、“用天吃饭”的现代农业转变。

  目前,慈溪全市有3200多个农业大户,他们每天都会收到免费的气象预报手机短信,遇到台风、暴雨、大雪等灾害性天气,气象预警短信更是会随时响起。每个农业大户一年收到的各类气象预警预报信息达700多条,费用全部由政府“埋单”。

  “给农民服务一定要做深做实做细,我们努力为农民提供‘面对面、五星级的’服务,从天气过程到来之前直到结束。即使出现了‘空报’――预报的天气没有来,也要有下文,如实告诉农民。”符国槐说,“预报不可能100%准确,只要预报员付出了100%的努力,有时报不准老百姓也会理解的。”

  坐在办公室里发布天气预报,在慈溪市气象局已成为历史。在不时收到预报短信的农业大户们看来,收到的气象预报是从“田间地头”发出来的,带有泥土气息,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有用。现在,慈溪市气象局还在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合作,继续深入开展大棚小气候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和预报水平,努力为农户提供更精准、及时的小气候预报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3337-1.html

标签:农机 农业 设施 新增

上一篇:我市设施农业保险全面启动
下一篇:富平:设施农业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