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大中型拖拉机生产企业维修服务能力评价结果出炉
2012-02-15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国农业已经处于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发展的新阶段。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定向定性,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系统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措施,必将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文件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文件强调,要坚持“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基本方向;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基本要求。文件还集中推出了“一个衔接两个覆盖”(即实现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覆盖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同时强调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回良玉副总理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解决“一二三”的问题(即当前要特别重视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好农业科技和生产发展“两张皮”的问题,解决好农业科技资源协同不够、科研院所改革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三不够”的问题),切中了农业科技工作要害,也是今后我们推进农机化科技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和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的规模化应用靠农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直接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应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科技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也带来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新需求和发挥农机化作用的新空间。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转变。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这样紧迫。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过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农业机械化要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进一步发挥重要载体作用,要在培育新型农民中进一步发挥重要纽带作用,要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中进一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要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中进一步发挥重要推力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回良玉副总理讲话精神,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加强“两个融合”,即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三率三化”,即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突出“四个着力”,即着力推广“三型”技术、着力培育三个主体、着力建设三支队伍,着力完善三个机制。一要围绕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着力加快“三型”农机化装备技术研发推广。立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和现代农业需求,大力研发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装备技术在田间作业、健康养殖、储藏保鲜、加工储运方面取得新进展。二要围绕提高农机化技术应用水平,着力抓好三个主体建设。提高农机化技术到位率,关键要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重点要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农机服务组织、示范基地等三个技术转化应用主体建设。三要围绕提高农机化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着力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重点打造农机化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四要围绕增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及服务活力,着力推进三个机制建设。要完善联合协作机制,推进农机科研、农机企业、农机推广、农机鉴定、安全监理、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等单位和相关专家联合协作。要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确定支持推广农机产品目录范围、补贴标准等措施,对符合农机化发展方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重点扶持。要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改革农机化科技类项目立项评价机制。

  围绕实施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2012年重点开展农机化科技促进年行动,对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做出部署。

  (一)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会同科教司、种植业司等司局研究提出重点作物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指导意见,分别召开棉花、油菜、马铃薯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座谈会,在已制定玉米、甘蔗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分区域组织专家开展水稻、油菜、棉花等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部署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活动。组织好54个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强对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单位的指导,及时总结示范成果和经验。

  (二)加快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针对农机化应用基础研究、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的突出问题,积极争取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对农机化科技的立项支持,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为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农机科研院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岗位专家等与全国农机化示范县、示范合作社开展“结对”活动,以示范县、示范合作社为基地,强化新技术、农机具在示范县和合作社的推广应用。组织全国500名左右的农机专家团队,定点联系农业生产大县,形成与农机化推广系统有效对接,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大力推广农机化重点技术。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提出2012年农机化18项主推技术。重点抓好:一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力争2012年推广面积突破1亿亩,免耕播种、秸秆还田面积分别比上年新增3000万亩和4000万亩,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开展喷滴灌农业装备选型鉴定工作,完善不同作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扩大喷滴灌农业装备补贴种类和范围,力争2012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增面积2000万亩以上。三是“两深一精”技术。加快推广普及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技术,新增深松面积2000万亩、化肥深施1500万亩、精量播种2000万亩,努力提高小麦、玉米、水稻生产的科技含量。四是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重点推进棉花、甘蔗、茶叶、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机械化,在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明显进展。

  (四)继续推进农机化人才建设。实施农机化科技大培训行动,做好春耕、三秋、三夏重点农时季节农机化技术专项培训。多渠道增加农机化技术教育培训投入,实施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挖掘农机化推广系统的潜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发挥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主体作用,大规模开展农机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特别是农机手的培训。充分调动农机生产企业积极性,开展“政企联动”培训等活动。注重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作用,现场开展农民培训活动。2012年,全系统争取完成培训农机化技术人员80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机操作、维修等人员450万人次,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00万人次以上。把农机从业人员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1445-1.html

标签:农机 评价 结果 出炉 能力 生产 企业 大中型

上一篇:广东省农业厅调研农机化工作
下一篇:国家设定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