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2年全国小麦机收信息服务中心落户开封
2012-05-28   来源:科技日报   

  哈尔滨5月25日电(记者 刘斐 管建涛)“现在我们农场的农机已经实现了GPS全覆盖,能24小时不间断作业,播种时可以不用人工操控。”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副场长田旭江说。

  有着“天下第一场”之称的友谊农场坐落在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农场拥有160万亩耕地,今年有100万亩水稻、50万亩玉米、3万亩大豆和7万亩经济作物,已累计为中国生产粮豆2100万吨。

  据田旭江介绍,自去年秋季到今年四月份,友谊农场遭遇了严重旱情,部分地块土壤水分含量只有12%,“在这个水分的土壤里种子发不出芽”。4月末和5月初的连续降雨又让农田“由旱转涝”,还是不能播种。

  这样的大起大落使适宜播种期变短,然而“错过农时就是灾”。友谊农场要求5月5日前完成旱田播种,5月25日前完成水田插秧,这样才能促成作物的高产。考虑到天气因素,留给友谊农场的播种时间并不富裕。

  “应用GPS定位的现代化农机,可以白天黑夜不间断播种,1天播10万亩,在过去这是无法想象的。”田旭江说,友谊农场的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98%,高度机械化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田旭江表示,友谊农场依靠现代化农机,至今已全部完成了春季播种。除提高作业效率、抢农时外,现代化农机还能实现精量播种,提高作物产量。

  知名农机品牌约翰迪尔已成为友谊农场现代化农机的主要力量,吉林省长春市农科院今年公布的“吉林约翰迪尔玉米高产合作项目”报告显示,选用约翰迪尔播种机进行作业的玉米产量能提高5%,每公顷节约肥料成本300元。

  如今,友谊农场的水稻平均亩产已达600公斤,而玉米平均亩产750公斤。从2009年到2011年,友谊农场粮食产量连续3年实现递增1亿公斤,今年争取实现总产量10亿公斤。

  田旭江表示,像约翰迪尔这样的现代化农机为友谊农场的机械化运作以及迈入现代化农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大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已经在友谊农场得到了实现,约翰迪尔中国市场部副总经理杨小飞介绍,下一步的目标是精准农业系统,即操作全面智能、设备控制精准、作业全面优化、农业整合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富曾在两会期间表示,据研究发现,使用精准农业技术设备,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70%以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90%以上,可以减少种子的浪费50%以上,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28%,应该说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明显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30473-1.html

标签:农机 落户 开封 服务中心 信息 机收 年全国

上一篇:农机科学调度“抢”夏收
下一篇:安徽跨区机收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