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示范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2012-07-19   来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的持续推进,农业经营格局正逐步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农业递进,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功能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方向拓展,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互促共荣,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从总体上看,我国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普遍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有一定的差距,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农业生产还没有摆脱耕作手段落后、主要依赖传统经验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阶段,但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特色民族文化,且人民群众勤劳朴实。对我国广大民族地区而言,都面临着如何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发挥资源禀赋、民族文化等优势,在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部,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海拔2280―4622米,夏秋相连,长冬无夏,冰冻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5.5℃,年降水量450―800毫米;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2.2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1%。2011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44.6元。

  大通作为青海省产业布局中重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区域,作为青海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特点,在青海乃至青藏高原都具有代表性。大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以资金技术为支撑的设施农业、以沼气种养为纽带的循环农业、以市场流通为导向的高效农业、以生产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创意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农业设施化、产业规模化、要素循环化、产品品牌化、销售市场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探索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开展大通特色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总结大通依托设施农业,创新机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对于大通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高原环境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与机制创新的途径,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农业技术综合运用以及产业带动能力,为西宁市、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学习借鉴样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民族地区树立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全面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借鉴意义。

  一、大通模式的实质内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县情民情,以设施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循环为纽带,以文化为特色,积极实践现代农业功能拓展、“接二连三”、“跨二进三”,形成了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特征明显,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素质提高,农村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通模式,集中体现了集约、循环、高效、休闲、创意等现代农业的多元化特征。

  (一)以资金技术为支撑的设施农业

  在青海高原缺地、缺温、缺氧、缺水、多灾的自然条件下,现代农业的出路之一在于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可以在获取相同农业产量的前提下显着减少所需耕地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可以拓宽不同季节农产品生产的品种,从而使当地的农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较高的产业,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大通围绕“做强大通、服务西宁”的总体思路,把现代化工厂生产的理念引入农业发展中,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快发展温棚产业带和园区建设,逐渐形成设施农业“百里长廊”的局面。2011年大通县日光节能温室总规模达2.2万栋,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2.1万亩,产量达10.5万吨;全县牲畜暖棚数量达3.76万栋156万平方米,年育肥出栏肉用畜38万头(只),肉类产量达3.14万吨。快速发展的设施农业,既是大通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也为大通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沼气种养为纽带的循环农业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保证,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是利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大通县大力发展以林业、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以户用沼气工程为重点,结合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大力推广以“养殖―沼气―种植”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村庄、庭院废弃物再生利用的良性循环。2011年末,大通县农村户用沼气数目达2.42万座,其中完成“一池三改”沼气池2.30万座;全县21个规模养殖场建成大中型沼气池,粪便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通过沼气与种植、养殖业的结合,有效解决了农村用能问题,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农业的发展,既有利于改善大通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大通现代农业产品的品质。

  (三)以市场流通为导向的高效农业

  高效农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生产经营的农业。通过市场的基础作用,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佳配置,达到最令人满意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必须实现从以生产为导向的农业向市场为导向的农业转变,从而尽快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与统一的大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随着大通设施农业的发展,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蔬菜等农产品的市场销售问题已成为影响大通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08年起,大通将蔬菜等农产品销售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宣传,发展订单蔬菜,培育大通“老爷山”蔬菜品牌。伴随着双新公路沿线万亩日光节能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带规模效益的日益突显,组织20余户营销专业户长年从事蔬菜营销工作。2009年招商兴建了占地68亩的海发农贸市场,并制定了大通蔬菜市场销售方案,补贴购置蔬菜配送车10辆,统一宣传标识。组建大通县同益蔬菜销售协会,印制具有大通特色的蔬菜包装箱;争取专项资金300万元建设大通蔬菜配送中心。在西宁市主要社区建立的100多家大通蔬菜直销店,大大拓宽了大通蔬菜的销售渠道。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营销组织、农民经纪人培养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市场引导农业的发展,既提高了大通农业的效益,提高了大通农业的知名度,也为大通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四)以生产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大通县委、县政府按照“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总体思路,将休闲农业作为大通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共建成凉州庄丰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向阳堡神农油桃果品休闲观光基地、黄西馨缘生态设施农业基地、凉州庄绿园新天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河州庄花海园艺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等12个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这些休闲农业基地,既为城里人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体验农业新科技,品尝和采摘新鲜果蔬,感受农业发展新气象以及休闲度假提供了场所,也为当地农民学习温室设施技术和新品种种养方法提供了课堂。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大通县发展休闲农业的最有效途径,发展休闲农业也使农业的多功能得到全面发挥。2011年休闲基地从业人数达675多人,全县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休闲农业的发展,让大通的农业更高效,让大通的农民更富裕,让大通的农村更繁荣。

  (五)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等相结合,以优化资源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在世界经济步入创意经济时代的今天,通过发展创意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一个持续健康的农村产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创新之路。大通县利用丰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注重将民族风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着力打造特色果蔬采摘节、老爷山花儿会、大通皮影、大通察汗河杜鹃花旅游节、大通县后子河清真餐饮城等一批以民族文化为特色的创意农业品牌;通过创意把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大通神龙油桃设施果品休闲观光园,通过在油桃上印“福、禄、寿、禧”等文字,采摘油桃价格达到50元/500g,比没有印字的油桃价格高出一倍多;大通皮影作为青海河湟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大通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皮影)之乡”。创意农业的发展,既弘扬了大通的文化艺术,又为大通现代农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

  大通模式演绎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农村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运作轨迹,体现了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多元化现代农业,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创新思路,创新了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依托设施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揭示了特定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二、大通模式的发展历程

  回顾大通以设施农业为特色,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多元化现代农业发展和特色新农村建设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发展设施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八五”以来,针对大通高寒多灾,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效益不高,生产不稳定的实际,以农户自筹和农业信贷资金为主发展设施农业,在桥头镇向阳堡、黄家寨、塔尔河州庄等地引进修建了以水泥立柱加竹竿的简易结构为主的第一代日光节能温室和耐腐蚀、耐高温、高湿,温室操作空间大,前屋面透光强、利于作物生长的第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截至2006年,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8015栋;建立养殖示范小区10个,培育养殖规模户14975户,贩运育肥户3713户,建成标准化养殖畜棚1.2万座。“十五”时期,全县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县,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两大历史任务,按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结合,以经济作物为主;大田种植和温室种植相结合,以温室种植为主”,“三增一稳”(增蔬菜、增马铃薯、增油菜、稳口粮小麦)的思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九五”末的49%增加到70%,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50%以上,油料总产量年均增长5.53%,蔬菜总产量年均增长16.79%,草食畜出栏率由“九五”末的51%提高到“十五”末的84%,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9%。截至“十五”末,大通县特色经济初步形成,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农业生产成效和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实现农业产值2.87亿元、畜牧业产值3.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13.58元,比“九五”末增加990.04元,增长了64.98%。

  (二)丰富发展内涵,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十一五”时期,大通农业发展按照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和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总体要求,以及将大通建设成为西宁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给基地的总目标,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设施农业发展迅速。2005年至2010年,大通县蔬菜站在综合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棚材料、统一拱架模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安排,推广以钢架加竹竿加新型材料后屋面结构的第三代日光节能温室,温室建设步入了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十一五”末,新建日光节能温室10500栋,总规模达到16990栋,生产面积达到1.8万亩,产量达到8.5万吨,产值达1.8亿元。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更趋优化。种植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30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带、10万亩优质马铃薯产业带、10万亩蔬菜产业带,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8.41万吨,油料产量5.02万吨,马铃薯产量2.57万吨,蔬菜产量达25.06万吨,实现种植业产值8.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32%。畜牧业生产形成了“三区一带”的发展格局,2010年奶牛存栏3.67万头,肉牛出栏10.57万头,生猪出栏29.76万头,肉类产量达3.07万吨,牛奶产量达4.02万吨,禽蛋产量达0.18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8.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55%。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全县31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7.9亿元,产品种类98个,年销售收入达4.6亿元,带动农户4万户,年户均增收1000元;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19家,资产总额达3.3亿元,年加工量11.7万吨,年销售收入2.1亿元,产值为2.85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5%;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229家,注册资产总额7968.95万元,入社农户0.45万户,主要农产品总产量达37.68万吨。“十一五”末,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6.95亿元,年均增长15.51%;实现农业增加值8.52亿元,年均增长14.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47元,年均增长15.65%。在这一阶段,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现代农业新的业态不断形成。

  (三)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

  大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园区化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大通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大通在“十二五”期间,一是将着力抓园区建设,形成以园区为引领的都市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主导产业引领园区、龙头企业带动园区、高效开发经营园区、规模生产壮大园区、科技培训支撑园区、科技研发提升园区”思路,建成1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个主导产业示范园区和20个特色农牧业种养基地;突出发展7―8家具有大通特色的休闲、观光、创意、体验农业基地。二是抓龙头企业,在项目建设和产业集群上寻求新转变。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值5亿元,主要农副产品加工率达55%,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三是抓农业旅游联姻发展,积极在促进“夏都生态园”旅游品牌上寻求新突破。引导和扶持设施蔬菜种植户发展农家乐,不断做大做强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打造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基地,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休闲、度假,努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1.63亿元,种植业产值达到10.87亿元,畜牧业产值达到10.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19元。四是抓规划先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新提升。按照“专业人员+基层干部+农村能人”的模式,三年内全面完成村级规划的编制完善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在确保“四类”困难群众住房全部得到改造的基础上,力争每年建成一批样板村、示范村;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主线,建设“一池三改”沼气池1.5万座,太阳灶1.5万台,生物质炉1万台,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大通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先导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区、生态涵养发展的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区,成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西宁市居民菜篮子供给保障基地、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旅游胜地和西宁市卫星城市,在加快建设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中实现新跨越。

  三、大通模式的形成条件

  大通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课题组认为,“大通模式”的形成有以下8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靠近西宁,区位优越。大通县城距省会西宁市35公里,是西宁市优质农牧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休闲旅游胜地、成长潜力巨大的卫星城。借助以西宁市区为主要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目前大通县各农牧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其中蔬菜和肉蛋奶产品的商品率均达到或超过85%。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牧民增收致富具有优越的市场条件。

  第二,立足县情,学习先进。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在探索以农业现代化等为抓手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产生了大量的先进典型。尽管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可简单照搬,但大通在深入分析县乡资源条件、找准问题症结基础上,从内地成功实践中借鉴适合本地具体实际的经验和做法,如山东寿光的设施农业、广西恭城的生态与观光农业等,走出了一条以设施农业为主要特色、乡镇因地制宜不拘一格、村落和农户有自主选择空间的发展道路。这是大通成功利用后发优势的具体体现。

  第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大通县域“四纵三横”公路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县城到省会西宁和曹家堡机场通过宁大铁路和宁大高速公路直达,联系邻县的县际公路网畅通快捷。县域内移动电话、互联网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0%。先后建成的12项商贸工程,使全县商贸网络逐步完善。旅游景点较齐全,服务设施较完善。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四,生态良好,持续力强。大通县森林覆盖率达38.1%,居青海之首,是全省重要水源涵养基地,西宁城市用水75%以上由大通供给。生态良好、水源清洁,是大通发展的显着优势,不仅已成为大通选择发展道路的重要导向,同时也可为大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后续力。

  第五,民族和谐,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大通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和宗教工作,积极倡导和不断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各宗教、各教派相互尊重,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这种人民安居乐业、城乡欣欣向荣、政教相安和谐的良好氛围,为大通各族人民建设更加美好家园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为大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第六,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大通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地表水系较发达、径流稳定,地下水藏量大;耕地、林地、草场面积大,土壤类型多样,经济植物资源丰富,仅中草药材就达170余种;目前初步探明矿种达31种,矿产地129处,概算矿产总储量30亿吨,潜在价值600亿元以上。除了自然资源,大通还拥有包括皮影、花儿、明长城遗址、新时期考古文化、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文化等丰富的人文资源。大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第七,沿边开放,市场广阔。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开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包括大通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产业调整、人才培养、科技辐射等方面将得到国家和内地更大力度的支持,大通和广大的西部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将更加紧密,与中亚、西亚之间的商贸往来将更加频繁。位于古代丝绸之路要冲上的大通,将在不断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大市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第八,班子团结,人民勤劳。大通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勤政为民,各级干部队伍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是大通建设发展极其重要的组织保障。而县内回、土、汉、藏、蒙古等各族人民克勤克俭、吃苦耐劳,大胆创业、厚德守法,则是大通进一步创业发展最可宝贵的民心民力。

  四、大通模式的基本经验

  经过多年的实践,大通模式已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经验。

  (一)科学发展是大通模式的灵魂

  近年来,大通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寻科学和谐发展之路,谋求科学和谐发展之策,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地处青藏高原的国家级贫困县,大通县委县政府不为定势所困,不为视野所限,不为艰难所惧,在危机中寻找出路,在挑战中抢抓机遇,紧紧把握实现大通转型跨越发展的主动权,强化为群众服务是最大的责任,让群众满意是最大政绩的思想,不断拉近领导与群众的距离、机关与基层的距离、决策与问题的距离;强化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的思想,做到“人人有激情,时时在状态”,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保证各项工作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把改善民生、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作为科学和谐发展的出发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全县各民族群众幸福指数为核心,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重点,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坚持处理好三大关系。第一,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并着力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包括促进和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第二,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发展当地森林资源和生态资源,依靠当地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第三,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培育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以文化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多民族和谐共居的美好家园。

  (二)机制创新是大通模式的核心

  大通县在发展中坚持机制创新。一是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土地流转,促进生产要素聚集,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和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积极探索土地入股、扶持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大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强化监督,逐步规范。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工作,把分散的闲置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实行规模化经营。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机制创新。始终坚持效益优先、彰显特色、科技先导、机制创新、示范带动的原则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已经把大通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特色明显、规模大、机制新、效益高、辐射带动强劲、环境优美、全省一流的综合示范区。三是推进项目带动机制创新。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通过投洽会、推介会等各种招商平台,推介重点农业招商项目,以优惠政策招强招大,培育发展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合作组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行跨区域联合与合作,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素质,加强管理,增强发展后劲。四是推进新农村投入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户自筹、政府补助、部门帮扶、企业资助、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机制,将农村住房建设项目和其他涉农项目集中投入,整村实施。

  (三)集成发展是大通模式的特色

  大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坚持集中发展、集聚发展、集成发展,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坚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地域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与设施农业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农业投入品的集中供应与检测,农产品的集中检测与销售。二是坚持设施农业与文化产业、休闲产业集聚发展,把现代农业园区、优质农产品资源、民族文化产业、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西宁和附近其他城市的消费者到大通旅游、休闲,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切身体验农作物生长和收获的环节,适时打造了休闲农业和农家乐的品牌。三是坚持集成优势资源,发展品牌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大打有机绿色牌,大幅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生态文明是大通模式的精髓

  大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战略层次上,大通将建设生态文明县纳入全县整体发展规划,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在政策层面上,大通强调生态保护,把保护森林、土地资源与发展休闲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措施重点上,大通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转变发展方式,开展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大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把大通发展成西宁和附近城市的蔬菜生产基地、优良的生活用水供应基地和旅游景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大通在发展蔬菜产业中,努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科技引领是大通模式的动力

  大通始终坚持科技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一是坚持科技创新。从大通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出发,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农业新技术项目,构建技术研发平台、示范区技术转移平台,探索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对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对现有技术注重集成创新。二是做好技术推广。加强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应用。围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畜禽良种繁育等重点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农业新品种选育推广等农业科技专项。三是强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加强劳动力技能培养,使其掌握生产技术,熟练农业机械使用,熟悉网络技术操作,不断实现网络、技术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率。四是注重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通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沃土工程,重点支持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

  (六)民族团结是大通模式的根本

  团结促发展,发展促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仅事关改革发展大局,而且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大通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作为执政理念,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让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把民族团结作为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常抓不懈,坚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二是把宗教工作作为民族团结的推手,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和团结宗教人士,充分发挥他们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同时,从财政和政策上对宗教设施和活动给予支持。三是把宗教事业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发展与寺院和宗教活动相关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观光活动,促进了当地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四是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传统的产品和产业,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和贫困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来,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提高他们发展经济的能力。目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社会动乱是各族人民之祸”在大通已成共识;大通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五、大通模式的主要成效

  大通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以设施农业为载体,农民收入增速明显加快、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在资金、技术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生产条件下,高投入、高回报的生产经营机制已经形成,设施农业亩均纯收入达到3000―8000元,是传统种植方式的3―10倍之多。设施农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1年,大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238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6844.6元,增长23.4%,比全省平均水平4608.4元高出2236.2元,增长速度比全国11.4%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2011年全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比是2:1,小于全国甚至发达地区的比例水平。大通县真正做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了农民素质显着提高

  以设施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明显提高。大通县为提高广大农户的农业知识、生产技能和经营理念,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和田间实训10余期,接受培训的农户每年约3万人次。目前,大通县已经建立了针对农户的专业培训中心,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各类培训设施设备齐全,并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在进行农民的培训过程,还充分发挥各类专门培训机构如县农广校等的作用,并经常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各类培训。在培训农民方面已经形成很好的运行机制,并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培训成效十分显着,农民素质显着提高。大通县通过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以及给予财政和技术支持等,注重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激励农民不仅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者,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更应向新型市民、现代产业工人或企业家转化。大通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培育新型农民的一个大舞台。

  (三)促进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以设施农业为载体,实现了从过去的一季生产,逐步向四季投资、四季生产、四季增收转变。一是土地产出率显着提高。一年一茬的裸地蔬菜,亩产量仅有2000斤左右,而在温室一年可种三到四茬,复种指数大大提高,亩产达到6000―8000斤以上。在有限的耕地上,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在设施农业中,水分不易流失,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光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前只是部分季节的光热资源得到利用,现在是一年四季的光热资源都得到利用。四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原来是一年种一茬,农村劳动力不能得到充分就业;现在是一年种三茬,即使在冬季,也一直在忙碌。五是农村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以设施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是资金相对密集的产业,吸纳了本来转移到城镇去的农村资金。

  (四)促进了农业科技迅速提升

  随着现代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优良品种、前沿技术、先进设备的引进也如期而至。大通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除大量引进优良品种外,在设施农业种植区内,先后推广应用了嫁接育苗、一氧化碳幕、遮阳网、防虫网、平衡配套施肥等新技术,并引入卷帘机、节水滴灌设备、小型喷粉器、二氧化碳发生器、植物补光灯以及其它农用机械设备,推动了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建成具有自主科技创新的大通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近7200栋,有效解决了大通深冬季节不能生产精细蔬菜的问题。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大通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最有效的平台。

  (五)促进了农村建设进程加快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为大通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大通按照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原则,大力实施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为主的“三集中”和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对规模小、居住散、环境差、发展制约因素多的小村庄采取多村合并的搬迁模式,对地处偏远山区,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落后的贫困片区进行整体搬迁,对依山傍水、有优越地理条件的旧村,进行农村住房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利用旅游、文化、民俗资源使其成为乡村旅游整村推进村,让农民彻底摆脱了过去恶劣的生存环境。同时,依据乡村不同的条件,因村制宜,大力扶持和发展不同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经济活力,奠定了物质基础,走上了“搬得出、住得稳、有产业、能致富”的发展之路。大通大力实施“三集中”和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努力推进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使偏远山区群众彻底摆脱了过去恶劣的生存环境,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六)促进了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其成效必然反映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上。特别是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的发展,为繁荣民族文化起到促进作用。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的过程中,大通县通过重点开发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歌舞文化,以大通皮影、农民画、剪纸、刺绣为代表的绘画和造型艺术,以大通彩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老爷山朝山会、赛马会、纳顿节、广惠寺观经会、城隍庙会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和以回族、土族、藏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以及四片瓦舞、回族宴席曲、安昭舞、社火、藏戏、秦腔、皮影戏、眉户、曲艺等民间、民俗表演艺术,既将地方特色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也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

  六、大通模式的重要启示

  大通依托设施农业,拓展农业功能,融合发展多元化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的发展道路,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更需要理念思路的先行

  理念决定方向,思路决定出路。谋划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发展,只有通过市场化理念决定农民生产什么,通过集约化理念决定农民怎样生产,通过共享化理念决定农民为谁生产,才有利于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通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指导改革与发展、引导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组织运行等具体工作;用先进文化转变农民思维定势及生活方式,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培养农民爱科学、用科技,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大通模式告诉我们,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理念是关键,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要用现代工厂化的理念谋划农业,要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要用先进科学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更需要装备设施的武装

  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产业现代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产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摆脱传统农产品的季节性束缚,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发展设施农业是用新的思维寻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能有效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民族地区发展设施农业是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发展路径。大通高寒多灾,农业基础脆弱,生产很不稳定,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一改农业生产的传统模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保障了大通及周边大城市的蔬菜供给问题。大通模式告诉我们,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要通过政策推动、宣传发动、典型带动,引导农民用先进技术装备武装农业,这是一条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出路。

  (三)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更需要农民群众的参与

  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系,政策推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农民个体素质提升与组织化规模化的关系,农民主体地位与农村管理的关系。新农村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福祉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现实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获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杜绝无效益或低效益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既是农民主体性的体现,又是农民参与性的体现。因此,要建立体现农民意愿的体制与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政府则主要发挥政策保障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大通模式告诉我们,尊重农民权益、培育农民观念、调动农民才智、引导农民参与,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根本保证。

  (四)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更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

  把广大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是关键。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更需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和组织作用,特别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政府的主导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大通县委县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三件事,值得借鉴。一是方向引导。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重点是把握方向,确定思路,科学规划,综合协调。二是动力支撑。由于农村总体基础薄弱,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三是制度保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规划布局、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民生工作等方面都有制度作保证。大通模式告诉我们,民族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具有其特殊性,政府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要加强组织引导,认真制定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长远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在规划布局中,要融合传统观念和科学理念,既讲现代化,又讲地方民族特色,确保规划的全局性、长远性、合理性和民族性。

  (五)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更需要对小农户的整合

  随着消费者对高价值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快速增长的高价值农产品市场为小农户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单个小农户既不能接收到全面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又不熟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运作方式,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仍然是一个难题;既不能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又无法独自承担由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引发的生产经营后果;同时,小规模的农户与相关企业、公司相比,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在价格博弈中缺乏话语权。将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的模式,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使其获得更多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大通模式告诉我们,把单个小农户整合起来面对市场,既可实现农业增效,又可实现农民增收。大通的实践还告诉我们,将小规模农户组织起来的途径有多种,一是利用农业合作组织将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二是利用农产品加工等企业作为龙头整合分散农户,三是利用超市等市场将小规模农户整合起来,都可以起到提供统一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作用。

  (六)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民族地区建设特色新农村的重要支撑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立足当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提升造血功能,才能实现永续发展。这就需要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和多功能化。还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品牌为载体,创新发展理念,整合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将高新科技、文化创意等要素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提升农业附加值,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并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业休闲、体验、教育、文化等功能的需求。大通模式告诉我们,依托设施农业,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不仅丰富了农业产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农业产业的提升与转型发展,而且实现了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和“接二连三”,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这一切正是以农业为基础和支撑才得以实现的。

  七、大通现代农业的目标定位和今后的发展重点

  (一)目标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在现有农业生产示范区(园、片、场)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建设好大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坚持“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发展以“三产联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通过第二产业来促进和改造第一产业,用第三产业来带动和帮助农业,引领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农业产业,使示范区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加速推进青海特色大通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和引领青海乃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二)今后的发展重点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突出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粮油高产技术普及化,组织实施粮油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建立粮油高产示范种植基地,积极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单产水平。着力发展设施园艺业,加快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园艺,推进高效蔬菜、花卉苗木、应时鲜果等园艺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设施畜牧业,围绕优质瘦肉型猪、肉牛羊、奶业、优质家禽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提升畜牧业集约化生产水平。

  2.一产二产联动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层次。要做好蔬菜、肉类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在桥新核心示范区,聚集一批知名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加强一二产业的联动发展,实现以工促农。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海发等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店、食品超市、连锁超市为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加大品牌整合力度,积极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

  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份额。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农业生产的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运用生物技术加大种植业、畜牧业、园艺和食用菌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努力推进良种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突出解决好设施农业节肥、节水、马铃薯耕作、饲草加工等技术问题;强化抗灾防灾、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和保鲜等技术研发和推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结构,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整合农业行政、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力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强化农民科技培训,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积极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

  4.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种子种苗生产基地、产业带动载体,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分散经营的农户有机整合,加快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平台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试点,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跨区域成立农产品产销合作组织。

  5.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节能减排,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到2015年,全县化学氮肥、化学农药使用量要分别减少8%和15%。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大力推广“畜―沼―菜”高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抓好退耕还林、沼气池、植树绿化等工程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抓好草原生态、饲草料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家畜生态畜牧业。

  6.一产三产互动发展,挖掘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设施农业、农业景观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社会、生态功能,拓宽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构建休闲农业,力争将花海园艺、绿园新天地、神龙油桃等6个基地打造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集种植、科展、培训、采摘、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到农村旅游、休闲、度假,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逐步把大通打造成青海重要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基地。

  八、推进大通及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特色新农村的建议

  应该说,大通为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好的模式,就大通而言,还有许多有利条件可以进一步发挥;就民族地区来看,还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进一步深化、发展大通模式应当努力的方向

  为使大通模式更加完善,还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通模式一个显着特点就是用现代工厂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农业与工业在经营方式方面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业通常是集中经营,而农业则是普遍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户经营。经营方式的不对称,通常使农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改善农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体上有三种途径: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努力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广泛开展“订单农业”。

  二是进一步利用金融对农业支持。需要在加大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金融、保险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农业。无论是依据历史状况还是按照国际惯例,我国对农业的投入都还有很大的上调空间。农业保险是推动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手段,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大有可为。

  三是进一步重视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而农民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使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要在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灵活的机制和方式,进行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四是进一步把握工商资本与农业结合。要处理好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的关系,关键是处理好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工商企业进人农业,虽解决了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但工商企业的现代工厂化生产方式如何与分散的小农生产对接仍是联合体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工商企业与农户之间需要中介组织作为桥梁和纽带。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与龙头企业对接的一个有效组织形式。鼓励农民自发成立的各种协会、研究会,注册成为法人团体。因为法人组织的行为接受法律约束,因而能维护和履行合约,减少联合体中的非经济纠纷。

  五是进一步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要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和杠杆原理来组织和指导结构调整,千万不能“一刀切”,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引导农民沿着正确的产业发展方向顺利前进。只有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科学转型升级,才能够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增收”。

  (二)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大通模式”是西部民族地区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的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成功典型。它既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也有民族地区的共性。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大背景着眼,只有妥善处理好如下6个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

  一要处理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与国家大力扶持的关系。基础设施匮乏、现代产业薄弱、县域财政困难、城镇现代文明辐射效能低,是西部民族地区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困境,是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很难单纯靠民族地区自身努力来解决。因此,需要国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东部发达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对口支援,同时也需要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继续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脚踏实地、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加快发展。

  二要处理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政策连续性的关系。西部民族地区县穷民贫,家底单薄,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既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又要防止盲动冒进、标新立异,错把推倒重来、反复折腾当创新之举。经过深入调查、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后形成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一定要做到换届不换套路,一届接一届干,“咬定青山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否则将劳民伤财、涣散人心。

  三要处理好典型带动、重点扶持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创新尝试的风险面前往往表现得审慎甚至保守,需要先进带头、典型开路、事实说服。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往往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人员素质较高的地方作为典型和示范,优先予以发动和扶持。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明智和有效的。但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共同致富,因此,在树立典型、扶持先进积累成功经验之后,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及时转移工作重心,通过建立和完善带动机制,统筹好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先进与后进之间的共同发展,不能满足于锦上添花,而应当在雪中送炭上多下功夫。

  四要处理好现代化、市场化发展与民族特色的关系。民族地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必须积极引导各族人民努力适应现代化、市场化的发展需要。但是,各地区、各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立足自身的现实条件,迈向市场也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只有扬长避短,用足现有的资源条件,才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选择。因此,要通过激发、调动、肯定、尊重基层民众的自主性、创造性,来充分发掘、有效利用地方优势资源、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民创造智慧。

  五要处理好一般教育培训与长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人才。但是,在区域发展差距多年无法缩小的情况下,一般学校教育产出的人才成果往往被“孔雀东南飞”和“麻雀东南飞”的推拉效应销蚀了。因此,在一时还无力“筑巢引凤”、根本扭转人才大量流失局面的情况下,广大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需要根据本地资源的开发、产业调整的方向,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东风,围绕办好、办精、办实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调整基础教育的内容、目标、手段,把人才培养、劳动力培训与地方实业振兴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确保大批能扎根、用得上、有潜力的乡土人才源源不断地投身到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大潮之中。

  六要处理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宗教事务的关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因此,应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同时,也要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并始终把开展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要尊重民族信教活动,加强宗教工作队伍建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工作积极性,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管理进程;要发挥好统一战线优势,理顺民族情绪,化解民族矛盾,做好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促进各民族以及民族内部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结束语

  大通的县级财政收入在全国并不算高,但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却不低。这是由于大通很好地平衡了强县与富民之间的关系,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基础,全方位、多渠道拓展现代农业功能,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的现代农业、整洁的村容村貌、文明的新型农民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大通模式充分证明经济发展是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依托设施农业、发展多元化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大通模式,思路清晰,理念科学,站位高远,为我国民族地区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拓展现代农业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强县与富民双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9891-1.html

标签:农机 走上 现代 引领 示范区

上一篇:重庆农机鉴定站通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分类评价现场考核
下一篇:北京开展“绿剑护农―农机打假”促农机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