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安徽省用129万台农机战“三秋”
2012-10-16   来源:伊犁日报   

  “菜篮子”在编大

  设施农业作为一项高效农业,在州直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到目前的成片成规模扩张,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如今温室蔬菜总面积近10万亩,拱棚蔬菜面积1.88万亩,温室大棚蔬菜产量达35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45.11%,其中温室蔬菜供给率由10年前的30%提高到现在的85%。其规模和产量已从过去大农业体系中拾遗补缺的副业地位跃升到重点发展的高效产业;种植模式也从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发展到连户连片成区、成基地。种植品种由比较单一常规性品种发展到目前的蔬菜、温室水果、花卉、食用菌等100多个品种;种植模式由单一的春提早向秋延晚和冬季生产发展,实现了由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转变。同时,微耕机、自动卷帘机、高效取暖设备等设施农业的装备渐趋完善;种植水平逐年提高,来自设施农业的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在全疆都占有一定份额,是疆内重要的设施农业基地之一。

在伊宁市喀尔墩乡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农业技术人员在指导菜农进行蔬菜病虫害防治。

  设施农业发展快,主要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2008年以来,为了把设施农业调优做大,各县市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从资金扶持、建棚用地、协调贷款、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政府也拨出大量的资金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仅州财政每年就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加上各县市、乡镇场的投入,每年就有上亿元金额。这些投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让发展缓慢的伊犁设施农业出现跨越式发展,设施农业也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有些设施农业集中的乡镇,其收入占到全部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如伊宁市喀尔墩乡户均达到两座大棚,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收入绝大部分来自设施农业。2010年,州直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达191元。

  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州直相继建成了一大批连片成规模的温室蔬菜基地和示范园区。如伊宁市的塔什库勒克乡和喀尔墩乡;特克斯县的托斯曼牧场;伊宁县的莫洛托乎提于孜乡、胡地亚于孜乡无公害蔬菜基地,青年农场种植的绿色蔬菜示范园;霍城县清水河镇设施农业核心示范园。这些成片成规模的设施农业基地,已建成上万座温室大棚,每座大棚平均收益在6000余元,经营好的收入2万多元。这些基地不仅成为伊犁河谷反季节蔬菜的主产地,而且成为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示范区。

  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但是,在州直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求数量不讲质量的问题。有些县市或乡镇为完成建棚任务,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盲目铺摊子,放松了对建棚质量的把关。特别是去年冬季因雨雪大,导致一些地方温室大棚保温效果差,个别地方因墙体厚度不够、结构强度不高而坍塌。一些老旧棚维修不到位,种植效益不显着,被种植户放弃,导致一些地方温室大棚空置造成浪费。喀尔墩乡蔬菜协会的米克然木称,前几年上级下达的建棚任务较重,为完成任务,放松了建棚质量,量上去了,效益却没有预期的好。今年对老旧棚改造后,着重在效益上下工夫,把质量和效益放到第一位。

  针对这一情况,州农业部门今年没有再下达建棚任务,而是把老旧棚改造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重点,把效益和质量放到了首位。州农业局局长沙帕尔别克在州设施农业现场会上说,政府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不会变,因为伊犁河谷地少人多,设施农业属高效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特别明显。近几年设施农业在发展中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是发展中出现的矛盾,经过总结经验,今后几年要把质量和效益作为调整的重点,趋利避害,着力抓好老旧温室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设施的功效。州农业局设施农业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除特克斯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外,其他7个县市的8个设施农业基地被纳入或部分属于老旧温室改造项目,占整个改造项目的67%,涉及的老旧温室改造数量在1800座以上,州本级1000万元设施农业专项资金也主要投向老旧温室大棚的技术改造。

  州设施农业办公室负责人徐家臣称,从今年春季开始,我们把主要精力和投入资金放到老旧棚的技术改造上,各地设施农业基地和园区已着手对老旧棚的墙面进行加厚、加高,对框架加固,对灌溉水系和取暖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当配套设施完善后,才能发挥现有温室大棚的作用。

  在设施农业基地采访时,菜农的关注点则是菜价。9月9日,记者来到伊宁市达达木图乡设施农业基地。登高放眼望去,连片的大棚尽收眼底,因许多棚还没有覆盖保温膜,显得有些空荡。在大棚墙角吸烟的菜农杨献林谈起种温室蔬菜的经历喜忧参半。他说:“搞温室蔬菜确实比种常规农作物挣钱,就是特费工夫,遇到菜价好的年景,收入比大田农作物高好多倍。2008年和2009年,菜价特别好,黄瓜每公斤批发价到5元还供不上,一座棚一季黄瓜就能卖到2万元。第二年,我一下子承包了4座棚,倒着茬种些黄瓜、西葫芦、芹菜。2010年菜价就不行了,价格低,不合算了。今年从开春到现在菜价不错,到晚秋或冬季不会降下来,现在要抓紧时间整修一下大棚,为冬季生产做好准备。至于说种菜的人有无积极性,关键看菜价,挣不到钱就没有积极性。今年菜价好,有些种大棚的人又回来了,现在空棚不多了,听说大部分都已经承包出去。”

  在伊宁市喀尔墩乡设施农业基地,记者看到一些农民正在整修一些老旧温室。正在农田摘辣椒的农民秦福中告诉记者:“今年乡里出台了很优惠的条件让农民承包经营,并组织人员对老旧棚进行了维修,有些承包户看到今年菜价好,也来承包。我们农民讲究实际,只要能挣钱、收入高,积极性自然会提高,现在种大棚担心的是价格。”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比较效益是调动菜农积极性的关键,对市场菜价的预测、市场供需的准确把握,是发展设施农业极为重要的一环,盲目追求数量扩张,一旦遇到市场风险容易造成菜贱伤农的后果。

  “强筋”还需“壮骨”

  设施农业不同于其他种植业,对育苗、温度控制、施肥、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都有较高的要求,属于精耕细作的活,加之设施农业在州直多数地方还属于新生事物,相对大田生产,多数农民还缺乏生产技术。设施农业的规模扩大与生产技术不相适应,技术、经营人员跟不上发展规模,欲速则不达。

特克斯县呼吉尔特万亩外向型设施农业基地的种植户在收西芹。

  菜农杨献林对记者说:“没有几年的摸索,掌握不了一定的种植技术,是种不好温室蔬菜的。它不同于大田农作物,种温室蔬菜是费心又劳累的细活,种惯了大田的人种不了。我们这里一些人为什么不愿种,关键是下不了工夫、吃不了苦,又不肯学技术,怎么能种好?”

  从菜农们的反映看,种植技术是做好设施农业极为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各乡镇场在力促设施农业发展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温室大棚的建设上,对建成以后种什么、怎么种认识不到位,没有很好的组织动员,特别是对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技术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州设施农业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当前各县市真正有水平、从事蔬菜研究的专业人才极少,有的县就挑不出几个骨干技术人员,甚至有些技术人员还不如有经验的农民。许多蔬菜、果品新品种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引进的,而是农民自发引进试种成功的,有些是投资商引进的。有些技术人员因机制、待遇等原因,不愿意天天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要培养一批懂技术、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就要改变技术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必须从激励机制上着手改革,通过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把技术人员的收益与推广技术成果和农民受益程度挂钩,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民对设施农业缺少热情,与温室大棚的产权不明晰有直接关系。前些年在设施农业快速扩张中,许多温室大棚是基层乡镇或村委会通过融资手段修建的,在经营上采取向农民承包的方式。这种形式容易造成农民只管种,对温室大棚维修、技术改造缺少积极性,不愿在设施上多投资、多操心,这对设施农业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为改变这一状况,今年州农业部门已着手制定相关产权转移的政策。沙帕尔别克介绍说,在温室大棚确权方面,要借鉴塔城市和吉木萨尔县的成功经验,在明晰产权中逐步实施温室产权证制度,对温室产权属农民自己的,要核发产权证,对温室产权属政府的,要将产权拍卖给农民经营。产权归属农民后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其实,产业做大并不意味着竞争力强。州直设施农业尽管规模不小,但把该产业做强,还需多研究市场,重视流通环节,引导菜农、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协会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个产业做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9345-1.html

标签:农机 三秋 万台 安徽省

上一篇:河北秋粮全部收获完毕
下一篇:以玉米和水稻机械化收获为重点 吉林全省秋季农机化生产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