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九华农机产业园有望打造成湖南省农机产业龙头
2012-12-10   来源:吉林日报(作者:张力军 潘锐)   

  又是连场的瑞雪,又是连续的丰年。进入11月份以来,一场又一场的降雪给吉林大地披挂上了银妆素裹,热闹喧嚣的田野重又归于宁静,忙碌了一年的种田“把式”们开始盘点各自的收成,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白山松水的每一寸土地。

  这是吉林农民书写的壮丽画卷,是吉林农业呈现的完美答卷――

  吉林省农委提供的情况表明: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预计达到740亿斤以上,比去年增产100多亿斤,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新世纪以来“九连增”!

  今年国家和省在原有的政策基础上,又新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玉米抗旱“坐水种”补助,为春季抗旱保春播提供了资金保障;下达吉林省的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由去年的377个增加到630个,补助资金达到10080万元,比去年增加2540万元,并在吉林省四平市开展整市整县推进试点,扩大了示范片的规模,提升了高产创建示范带动能力;省政府将5项重大技术补贴资金提高到1.3亿元,比去年增加5000万元;今年全省落实中央和省扶持粮食生产政策补贴资金达到101.32亿元,是历年来最多的。

  从备耕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就高度重视,相继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基层现场办公,指导工作。同时,省政府加强了对各地督导服务力度,成立6个指导服务组,分3个阶段深入到各地指导和督察备春耕生产。各市、县政府也都成立了指导服务组。通过督导和服务,有力推动了全省春耕生产的有序开展,实现了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在政策调动和市场价格拉动下,今年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十分高涨,全省实际投入春耕生产资金177.4亿元,比去年增加27.3亿元。投入底化肥530万吨,比上年增加15万吨。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8698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11万亩,比上年增加114.2万亩。其中,玉米5842万亩,比上年增加413万亩;水稻1218万亩,与上年持平。

  金秋十月,正是农忙时节。但前郭王府站镇现代农业示范区里,只有轰鸣的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往来田间,除了每台收割机上坐着两名操作人员外,大片的土地上不见农民人工收割的身影。

  “只见机械不见人,撒手农田赚大钱。”这正是吉林省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真实写照。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全程农机化作业水平达到65%,高出全国10.2个百分点。今年,全程农机化工程继续深入实施,争取落实中央和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亿元,机械深松作业面积750万亩,整地面积4500万亩,机械播种7236万亩,比上年提高15%。

  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犹如“三驾马车”,正引领着吉林农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渐入佳境。

  在吉林省中西部干旱地区,以玉米膜下滴灌为主的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给种粮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乾安县开通镇红旗村农民刘义文算过一笔账: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后,玉米每公顷保苗6.5万株,比传统播种增加2万株,由于水肥和温度条件明显改善,玉米成熟度好、品质高、含水量低,平均每公顷产量2.5万斤以上,比传统耕种增产1.2万斤,按每斤玉米0.8元计算,每公顷增收9600元。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吉林省突出围绕推进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在白城、松原、四平15个县集中建设1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吉林省干旱地区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改变了原有的耕作制度,使吉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今年吉林省深入开展了“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落实5项重大技术补贴1.3亿元,比去年增加5000万元。新增测土施肥300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覆盖。生物防螟3600万亩,农田灭鼠1740万亩,种子等离子处理700万亩,玉米地膜覆盖100万亩。落实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630个。玉米宽窄行、大垄双行、垅侧栽培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都有较大幅度增加。争取和落实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基础性科研、商业化育种、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100%。培训农民485万人次。实施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4.6万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

  回顾这一年吉林省的农业生产,其实并非“一路坦途”:先是前春严重干旱,后有玉米大斑病、二代粘虫和风灾的危害。然而正是在全省上下奋力抗灾下,在农业现代化的旗帜下,吉林省把粮食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再次赢得丰收。预计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927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96元。转移农村劳动力377.7万人,人均劳务收入2370元。

  从400亿斤到500亿斤、600亿斤,再到今年有望突破的700亿斤,吉林粮食总产仅仅经历了10年。回溯这10年“增产路”,其实正是吉林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的“纵深之路”。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等相关表述,无疑为吉林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再次拧紧了发条。

  吉林农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8996-1.html

标签:农机 产业 龙头 湖南省 造成 有望

上一篇:黑龙江省现代农机合作社实现“五转变”发展上台阶
下一篇:“新组织”里的“新型农民” 很多都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