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山西省保护性耕地从18亩到1300万亩 作成国际样本
2013-02-17   来源:山西省农机局    

  截至去年底,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达1300万亩,而20年前从澳大利亚引进技术之初面积仅为18亩。曾经的“舶来品”被赋予“山西特色”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去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山西省合办保护性耕作国际研讨会,诸多海外专家学者评价,山西保护性耕作堪称农业技术本土化的样本。

  1992年,山西省农机部门与中国农业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率先在临汾市尧都区的18亩旱地上进行试验研究,首开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先河,也拉开了保护性耕作中国化的序幕。20年的持续推广,全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已达1300万亩。据农机部门测算,去年这一技术为全省增粮6.5亿公斤,节本增效17.5亿元,而且年减少土壤流失量2900多万吨。山西省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十分可观。

  省农机局局长王立伟介绍,先进农业技术只有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优势。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成功的关键在于技术本土化。技术引进后,山西省共建立起7个长期稳定的试验基地,积累一手数据上万组,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和机具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免耕、少耕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理论。在此基础上,山西省不断实践完善,融入了浓厚的地域特色。目前,山西省创新和确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共四种。一是在小麦一年一熟区,实施秸秆覆盖、深松、免少耕播种技术;二是在玉米一年一熟区,实施秸秆覆盖、地表处理、免少耕播种技术;三是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实施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四是在杂粮一年一熟轮作区,要实施留茬固土、免少耕播种技术。同时,根据地域特点还研发和筛选出与大、中、小各类拖拉机配套的免少耕播种、深松和地表处理等系列化机械,而且多种机具填补国内空白。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研发和推广,已经是全国的领头羊。

  201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山西举办保护性耕作国际研讨会。会议期间,包括技术发源地澳大利亚在内的多国农业专家这样评价,山西的保护性耕作成功实现技术本土化,堪称农技推广的国际样本。链接

  保护性耕作相对于传统农业是一场革命。技术上,以机械化作物秸秆覆盖和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它具有保水、保土、保肥、节本、增产、增收的显着效果,是一项可持续的耕作技术,符合发展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据监测,保护性耕作田每亩平均降低生产成本25元,增产12%,增收130元;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均增加0.06个百分点;土壤蓄水能力提高13%;地表径流量减少51.2%。(记者 段伟华)(来源:中国政府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8580-1.html

标签:农机 国际 样本 作成 耕地 山西省

上一篇:四川省拟建300个万亩亿元示范区
下一篇:天津市农业机械水平达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