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湖南机插秧率从全国倒数第一变成增幅第一
2013-05-02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颜珂)    

  编者按: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小麦、玉米主产区基本实现了种植机械化,但水稻的种植机械化率仅为31%。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瓶颈在哪里?应当如何破解?传统生产方式怎样变革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形势?请看记者从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湖南发回的报道。

  手工作业仍占大多数,机插率低成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最大“瓶颈”

  4月12日,浏阳市北盛镇环园村,种粮大户周学农的育秧大棚里出现了3月以来难得的“空闲”景象――秧盘整齐叠放着,大部分秧苗却不见了“踪迹”。

  周学农说:“昨天刚刚插完秧,现在剩下的一小部分都是给其他人代育的秧。”在周学农任理事长的百环农机专业合作社门前,几台高速插秧机静静停放。从4月2日到11日,不过10天时间,这几台插秧机已经完成了周学农承包的500亩稻田的早稻插秧工作。同去年相比,插秧时间大约早了一星期。

  这般轻松,周学农几乎难以想象。

  2008年5月,他刚刚承包了村里的300余亩水田,准备种植水稻。“插秧靠的都是人工,每天要雇40多个人帮忙。”第一年种的是一季稻,周学农略有小赚。第二年种双季稻,结果却有些“惨不忍睹”――因人工成本高、效率低,错过了农时,300多亩晚稻几乎颗粒无收。

  在水稻第一大省湖南,插秧沿袭“手工作业”传统的农户,仍占大多数。

  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并不讳言湖南在水稻种植机械化上的落后――2011年底,湖南省水稻机耕、机收水平分别超过90%、60%,但机插秧率仅为5%左右,距离30%的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小。机插率低,成为制约湖南水稻机械化程度的最大瓶颈。

  多重因素制约着湖南机插率的提高。湖南省2/3的土地为丘陵山地,其中坡度较大的梯田又占了较大一部分,制约着机械化的推广。其次,湖南为双季稻区,适应于单季稻区的配套育秧模式和机械作业行距在这里常常“水土不服”,农机设计尚有不成熟之处。还有观念上的原因。王罗方说,与抛秧或手插秧相比,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不同,但农民育秧时却很少想过育出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秧苗。

  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说,湖南、江西等双季稻主产省推广机插秧任务最艰巨、潜力也最大。现在插秧机技术比较成熟,目前难点在育秧,关键要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特别要推广集中育秧模式。现实的路径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培育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经营主体,发展育插秧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部提出了2015年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45%的目标,并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推广机插秧。仅在2012年,全国安排财政补贴资金11.2亿元,补贴农民购置了7.7万台插秧机,水稻机种率达到31%,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从“为人育秧”到“为机育秧”,机插与抛秧效率比为10∶1

  2012年,湖南机插率实现了“惊人一跃”――完成机插面积61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96%,增长率位列南方稻区第一。这其中的“秘诀”之一,便是湖南省农机局去年主攻的“为机育秧”。

  在浏阳市五塘种植合作社,一块写着“2013年早稻农事安排”的黑板十分打眼。理事长邹朝晖说,今年插秧进度提速,比去年早了一个多星期,主要靠的是机械化育秧。

  走进邹朝晖的育秧大棚,天窗、喷灌、遮阳罩等设施一应俱全。他说,有了大棚,秧苗不怕低温雨水,育秧不再靠天帮忙。

  “这里的秧苗跟人工插秧或者抛秧的秧苗有什么不同?”大棚内,同行的湖南省农机局监督管理处处长刘毅,向记者讲起了里面的“道道”――

  适合机插的秧苗,要求密度更高。插秧机作业时,秧爪抓取的是泥块,每个泥块面积大约在0.8到1平方厘米之间。密度高,才能保证秧爪抓取的每一块泥,都有一株秧苗。

  秧苗根系要连接紧密,才能连片放到插秧机上。这就要求育秧时控水、控温,促进秧苗根系生长,使之盘结。“收插秧、抛秧要求的秧苗,根系是不能盘在一起的。”刘毅说。

  “为机育秧”,意味着对传统技术路线进行调整――让秧苗适应机械,而不是机械来适应秧苗。为此,湖南省农机局专门编制了“为机育秧”技术规程,在全省推广。2012年,湖南省在60个机插秧示范县全部推行集中育秧,建起了37个工厂化育秧棚。

  邹朝晖早已从中尝到甜头。这位41岁的种粮大户,讲起了机插秧的好处。

  首先省的是人工。“现在请个劳动力,每天工钱要150元左右,熟练工一天最多插3亩多田,插秧密度还不能保证,每亩田最多插9000多兜秧苗。一台高速插秧机,一天可管40亩田,每亩秧苗大概2.2万兜。”

  提升产量。去年,邹朝晖做了一个小试验,机插的亩产量比其他方式起码高出了50公斤。

  刘毅告诉记者,机插与抛秧的效率比大约为10∶1,即一个劳动力抛秧一亩所用时间,一台插秧机可插秧10亩。根据农业部门统计的数据,机插的亩产较之于抛秧,平均高出30公斤左右。

  种粮大户、合作社成示范“火车头”,去年新增农机大户近万个

  在湖南省农机界,周怀和他的二一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名气不小。

  名气跟他的身份不无关系――工商管理硕士、海归,但更重要的还是实绩。2008年,周怀与搭档在长沙市望城区租下了5200亩耕地种水稻,一开始,就按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标准起步。最初因为经验不足,周怀走过弯路。但技术难题一旦攻破,规模化和机械化的效益便立马显现。2012年,二一公司纯利润达到200万元。

  水稻机械化种植,周怀在湖南开创了许多第一。比如大棚育秧,再比如现在已在湖南推广的“叠盘育秧技术”,也是二一公司首先摸索出来的。名气大了,前来取经者自然不少。二一公司的管理人员甚至被农机部门邀请,给大户讲课培训。

  相对于二一公司的“明星效应”,一些大户、合作社在机插秧方面的带动效应,则更为具体。看到机插秧的高效与高产,周边越来越多的农户向邹朝晖提出了代育秧和代插秧的点单服务。邹朝晖告诉记者,今年共育秧4.55万盘,除了供应自己种的500亩早稻外,还代人育插秧1000亩。

  不断增长的大户和农机合作社,正在成为带动机插秧的“火车头”和“主力军”。这也是湖南省的鼓励方向,一系列颇具含金量的鼓励政策,投向了“大户购机”。仅育秧大棚一项,邹朝晖就拿了90万的补贴。“秧盘市价大约6块,今年买了4万个秧盘,政府补贴一半,加起来省了十几万元。”

  购置插秧机,农户除了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还有湖南省各地的补贴。浏阳市农业局副局长邵桉告诉记者,今年,浏阳市就对购买25厘米行距的水稻插秧机,给予每台1.5万的补贴。据他透露,去年,仅北盛镇农机补贴总额就达到了199万。

  2012年,湖南全省新增农机大户近万个,新注册农机合作社200多个。湖南省农机局计划今年各县培植发展育插秧大户40至60个,全省扶持4000户以上。据初步统计,湖南省今年机插秧面积有望突破1000万亩,其中早稻面积达600万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8256-1.html

标签:农机 第一 变成 增幅 插秧 全国 湖南

上一篇:湖南插秧机保有量超300台县市区达23个
下一篇:新型农机成新疆团场增效职工增收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