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合作社的玉米又丰收了
2013-09-25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本报记者 简承渊

  “你看看这玉米,棒儿大,长得匀称,尖上的籽和中间的差不多一样大。”站在千亩玉米地头,黑龙江省肇东市太平乡东合村太和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毕振权随手扯下一穗玉米棒递给记者。

  9月,东北已经进入秋收季节,熟透的玉米露出了尖,黄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低温春涝对我们社没有太大影响,一是岗地,二是水利设施到位,三是发挥大农机的作用,缩短播种周期,平时春种正常需要一周时间,现在3天干完,所以打赢了播种期这个时间仗,为合作社丰收打下了基础。”毕振权猜到了记者想要问的问题。

  “今年4月25日开始大面积播种,27日完成,整个肇东市5月5日前全部完成。”肇东市农业局副局长尹才手里拿着刚刚摘下的玉米,抠了两粒放到嘴里,发出清脆的嘎嘣声。“你听这声音,就知道水分晾晒的差不多了,像这样的吨粮高产示范区肇东市差不多有70多个,总面积已达到30万亩。”

  2012年,太和玉米种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带地入社等方式进行土地整理,种植了8000多亩玉米。毕振权领着几位社员行走在玉米地里,“玉米抽穗的时候,我们半夜都到地里查看,甚至都能听到玉米生长的声音。”

  正说着,村民陈才和段福田正好路过玉米地,两家是带地入社,加起来有50多亩地。“看样子,今年收成不错,能多分点钱吧?”陈才看着毕振权。“放心,肯定能。”毕振权掷地有声地说,“今年社员收入肯定会增加,每亩600元保本没有问题,另外每亩分红能达到200元。”

  “地交给社里打理省事,到时间就给我们钱,比自己种赚的多。”段福田抬手拍了几下自己的驼背。

  在肇东市五里明镇东升村,党支部书记兼东升农业合作社理事长焦万生穿着一身新西服,皮鞋很干净。“合作社2009年开始进行规模经营,基本上年年产量都会增加。”焦万生站在地头人工搭建的高台上指着眼前3000亩玉米说,“通过科学种植,平均每亩地达到6000株玉米,穗多了,产量肯定要增加啊,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一旁的肇东市农技站站长暴海坤接过话题。“主要还是得益于规模经营,大型机器能够进入整地浅翻,早种机收;其次是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保证产量的提升。”暴海坤说,“前段时间权威部门测产预计每亩能达到2060斤,比往年每亩增加300斤。”

  记者了解到,肇东市抓住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的机遇,今年在春播园区实现了“两个升级”:一是经营主体升级。在种植业37个园区,全部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承担,实现规模经营;二是种植标准升级。园区地块全部起110公分大垄,全部实现大播种机、中耕、防控等全程生产和监管措施,整体种植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苗情长势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可以说丰收已成定局。”尹才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7503-1.html

标签:农机

上一篇:山东省三秋农机化生产全面展开
下一篇:河南打通农业命脉“最后一公里” 小农水托起大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