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专业大户:现代农业生力军
2013-11-13   来源:赣南日报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明天的地谁来种?”围绕这一难题,国家作出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的决策,农业专业大户凭借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较高的综合效益,成为现代农业的一支生力军。那么,目前,农业专业大户生产经营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难题?该采取何种方式促进其发展壮大?日前,带着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走进会昌县进行调查。

  政策杠杆撬动专业大户成长

  会昌县站塘乡南坑村是一个边远的深山沟,近些年来却因“农机王”肖圣生而远近闻名,因为他创办了全县最大的农机合作社。肖圣生原是一个普通农民,看到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许多农田被撂荒,心里觉得十分可惜。2009年,国家的惠农政策遍地开花,一台2万元的拖拉机国家补贴3000元,一台15万元的收割机国家补贴5万元。好政策激发创业热情,很快他便和合伙人筹集12万元,购买了5台拖拉机、4台插秧机、1台小型收割机以及排灌等设备开始创业。县农业部门对这些农机大户的服务也积极跟进,开通农机补贴“绿色通道”,在技术培训、农机维修、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使得农机大户迅速成长,成为技术推广和带动农村发展的主力。

  有国家的好政策、县里的贴心服务和大力扶持“撑腰”,肖圣生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与其他大户成立合作社“组团发展”,服务效率大为提高。目前,合作社有农机大户60多户,拥有各类大中小型农机100多台,业务拓展到福建及我市的瑞金、寻乌、安远等地。每年合作社的农机收割水稻6000亩以上,产值突破100万元,每位社员的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肖圣生每年还承包500亩农田,加上农机作业的收入,年纯收入有一二十万元。

  为扶持培育农业专业大户,会昌县多措并举促进大户成长,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上水平。该县制定帮扶措施,提高农业科技入户覆盖率,安排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结对,专家组与县级示范户结对,技术专员与乡镇示范基地结对,实现全覆盖帮扶。该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引导发展优势产业,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扶持专业大户,并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给予倾斜。该县注重打造“三品一标”品牌产品,加强对外宣传推介。目前,全县已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350户,打造县级农业示范基地3个,乡镇示范基地25个,覆盖粮食、果业、烟叶、茶叶、生猪等传统产业。这些大户积累了资金、经验和销售渠道,发展潜力大,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助农增收的强大引擎。

  发展路上遇三大瓶颈

  一垄垄的茶树层层叠叠,墨绿的茶枝上绿意盎然。会昌县永隆乡依托地理气候条件特点,大力引导和扶持发展茶叶种植业,茶叶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种植茶叶2800多亩,种植品种主要有铁观音、毛尖茶、井头茶,茶叶已经成为该乡的特色产业和促农增收致富的主打产业。

  随着发展的深入,各个专业大户在做大做强产业上却遇到诸多困难。该乡寮背铁观音茶叶基地,为了提高生产制作工艺,做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兴建了加工厂房,投入数十万元购置先进的加工机械,但是由于缺乏技术人才,机器成为摆设,茶叶质量难以改进,而引进人才却成本高,难度也大,茶农显得无计可施。

  “永隆乡茶叶即将进入丰产期,亟须提高茶叶质量,打造茶叶优质品牌,扩宽销售渠道,茶叶产业才有出路,目前我们在技术、销路、融资等方面都遇到难题,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茶农打开市场销路,建议金融部门在农村产业小额贷款和小微企业融资上创新服务。”该乡茶叶协会负责人吴光有说。

  会昌县农粮局农业股股长李平分析道:“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土地流转难是专业大户发展壮大遇到的三大瓶颈。不少专业大户由于产业规模小,难以适应大市场的需求。产品技术含量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对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的很少。此外,由于农业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农户投入热情不高。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也打消了专业大户的发展积极性。”

  李平认为,由于农业收益较低,农业开发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有的农业专业大户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有的项目选择不准,产业趋同、品种单一;有的盲目追求规模,管理粗放;有的缺乏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发展产业有始无终。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也显得能力有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7307-1.html

标签:农机 生力军 大户 专业

上一篇:一年纯收入60万元
下一篇:农机下乡 实惠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