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
2017-02-24   来源:经济日报   

马瑞强:种地的博士.jpg

  人物小传:

  马瑞强,1983年10月份生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他先后获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人才”“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创业青年”“感动内蒙古人物”,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担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他创立的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全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春节假期一过,马瑞强就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

  作为内蒙古分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乘机在云端穿行,到天津找投资,到石家庄谈股改,到呼和浩特寻合作。作为云种云养网络科技公司的股东,他要打理线上生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进村入户,忙着调研准备议案。

  还是一身书生气,但马瑞强学会了很多。“重返乡村,不啻一次脱胎换骨。”

  归园田居

  马瑞强第一次离开农村老家——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联丰三组,是在2001年秋。那年,他考上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系,算是跳出了农门。紧接着,他在中国农业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分在了北京一家央企。

  2011年4月份,微生物学博士马瑞强打好行装回到了家乡。母亲刚从番茄地里回家,反复确认了儿子准备离开城市回村种玉米后,差点背过气去。老父亲更是两个月没跟他说话。

  虽然读研究生期间,马瑞强在家乡成功种植了7亩水果玉米试验田,但回乡创业,没有多少人支持他这个“不靠谱”的念头。在乡亲们的观念里,考上大学再回来种地是件很丢脸的事。马瑞强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反而觉得旁人异样的眼光是一种激励。

  创业过程中,最让他头疼的是“与人沟通”。“试验田就种几亩地,可大规模种植要和农户打交道。”他说,“我们做专业技术出身的,以前都只和书本、科研仪器打交道,与人沟通的能力欠缺很多,想说服别人和我一起干很困难”。

  马瑞强走访了100多户农民,试图说服他们和自己一起种植水果玉米,可最终只“拉拢”来14户,其中还有7户是自家亲戚。他又说服父母,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开着面包车,跑遍附近18个村子推广水果玉米。为了让农户更有积极性,马瑞强自掏腰包,给他们发放补贴。最终,有406亩地种上了水果玉米。

  没有资金,没有人,对企业管理完全没有经验的马瑞强一切都要亲自参与。对于读了20年书的马瑞强来说,这些重体力活足以让他崩溃。第一年玉米收获时,租来的冷库距离种植基地将近60公里。因为工作量大,雇来的装卸工只干了3天就撂了挑子,剩下的玉米全由马瑞强和父亲、妹夫3个人一起搬运。每天晚上10点到深夜两点,他们要把500袋玉米从车上扛进冷库,早上5点多还要起床安排农民采摘。想起扛在肩上的100斤一袋的玉米,瘦小的马瑞强说,“当时真的有些悔意”。

  雪上加霜的是,冷库两次出现故障,加上其他损失,创业第一年,马瑞强赔了15万元。痛定思痛,马瑞强和投资人一起兴建冷库、开办水果玉米加工厂和一系列包装生产线。2012年他们在乌加河镇推广种植了两千多亩水果玉米。那时,他每天要发出十几车的水果玉米,配送到全国各地。

  妻子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带着小孩来内蒙古就业、就学,成了马瑞强这几年最得意的事儿。马瑞强一直用那句话自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03606-1.html

标签:农机 博士

上一篇:中国民企开拓中东欧农机市场
下一篇:美国农业部:2017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8800万英亩